博尔赫斯大传

博尔赫斯大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埃德温•威廉森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
第一部 剑与匕首(1899—1921)
第一章 家与国
第二章 母亲和父亲
第三章 童年(1899—1914)
第四章 日内瓦(1914—1919)
第五章 西班牙(1919—1921)
第二部恋爱中的诗人(1921—1934)
第六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1921—1923)
第七章 第二次欧洲之行(1923—1924)
第八章 在先锋派当中的冒险经历(1925)
第九章 阿莱夫(1926)
第十章 拒绝(1926—1927)
第十一章 复仇和失败(1927—1930)
第十二章 小说实验(1930—1932)
第十三章 对手(1933—1934)
第三部 地狱(1934—1944)
第十四章 失败(1934—1935)
第十五章 孤立(1936—1937)
第十六章 父亲的去世(1938—1939)
第十七章 学习但丁(1939—1940)
第十八章 小径分叉的花园(1940—1944)
第四部 地狱天堂篇(1944—1969)
第十九章 “新比阿特丽斯”(1944—1946)
第二十章 耻辱和痛苦(1946—1947)
第二十一章 虚假的希望(1947—1950)
第二十二章 博尔赫斯反对庇隆(1950—1955)
第二十三章 解放革命(1955—1959)
第二十四章 母亲的统治(1958—1963)
第二十五章 解构活动(1963—1967)
第二十六章 结婚(1967—1968)
第五部 失而复得的爱情篇(1969—1986)
第二十七章 冰岛(1969—1971)
第二十八章 在日落和日出之间(1971—1975)
第二十九章 冰岛的新曙光(1975—1976)
第三十章 蓝虎(1976—1979)
第三十一章 日本音乐(1979—1981)
第三十二章 解构自己的民族(1980—1983)
第三十三章 编织梦想(1984—1985)
第三十四章 创造一个结局(1985—1986)
后记
致谢
注释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国内第一本博尔赫斯全传,颠覆你对他的固有印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哈罗德•布鲁姆推荐

•家与国,剑与笔,爱与悔,一代大师令人心碎的矛盾一生

•读博尔赫斯作品,必先读《博尔赫斯大传》

——————

本书是完全涵盖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整个一生和全部作品的第一部传记。作者深入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展示了博尔赫斯作为人的一面:他对阿根廷的眷恋,他政治主张的演变,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欲望和执念,而正是这一切,塑造了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部权威传记,终于揭开了博尔赫斯身上的诸多谜团。作者对博尔赫斯的描绘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彻底颠覆这位当代大师已经在世人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

20世纪的西班牙语文学中,除了博尔赫斯,还有谁能写出如迷宫那般复杂的作品?而他的人生,正如他的作品一样。这部精彩的传记将博尔赫斯置于阿根廷历史及其全部作品的背景下,编织出这位文学大师的一生。对于他,人们熟知的身份是叙述形式的反叛者和保守政治的攻击者,但本书指出,尽管写作风格极端而智性,博尔赫斯生活在平常人的遗憾之中,并带着这些遗憾离开人世。

博尔赫斯的父母属于阿根廷的反对派,他的祖父辈是这个国家颇受尊敬的将军。在作者的笔下,青年时期的博尔赫斯软弱避世,无法抵御外在的欺侮,也无法解决内心的矛盾。剑经常出现在他布满鲜血的家族史里,最终,博尔赫斯以笔作剑,以此来保护自己。晚年,他搜罗自己所有早期著作,予以焚毁。

本书在事实和观点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镇定地创造出这部并未矫饰的作品。在本书作者的心理分析之下,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尔赫斯都异常迷人。这部书就像一出戏剧,描绘出一个异人令人心碎的一生。

——————

名家推荐:

一部研究扎实、引人入胜的传记,作者是我们时代最优秀的拉美文学批评家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异常生动而新颖……为读者理解这位阿根廷大师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哈罗德•布鲁姆

一部真正第一流的传记。

——克里斯托弗•希金斯

媒体推荐:

博尔赫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班牙语作家,本书是了解他写作生涯和漫长一生的最佳指南。

——《洛杉矶时报》

煌煌巨作……对博尔赫斯生平、作品和所处时代的描述多姿多彩,读之令人兴奋。

——《金融时报》

用户评价

评分

精神分裂型翻译+渣校对,四星打给原版。

评分

##没人比得上博尔赫斯带给我的震撼。。 本想通过此书了解他,但小女不才,对政治实在不通,粗浅看过,也做了不少笔记,希望过几年重新翻阅,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评分

##2017.10.31借于国图 12.01归还;没看完(捂脸

评分

精神分裂型翻译+渣校对,四星打给原版。

评分

##翻译不统一和错误很多,但不影响使我们看到博尔赫斯作为人的一面。打破了笼罩着他的诸多神话

评分

##翻译有瑕疵,但有助于理解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妙。不但是作家的传记,也是19、20世纪阿根廷现代化进程的写照。19世纪末的阿根廷掀起一股买地热,逐渐形成庄园主寡头政治,对劳动力需求加大,土地热带来了移民热,而且薪资水平高。不禁让人想到《都柏林人》里《伊芙琳》的女主公和身为水手的男友弗兰克商量私奔时,目的地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看来也是时代的潮流。

评分

##什么破编辑,太不认真了,怕不是盗版都比这错字少。两位译者之一大概时不时抽会儿筋,说话都不利索了。

评分

##他在金黄、阴影和空虚的缅想中消散了,除了已经失去的天堂,不会再有别的天堂

评分

##很有深度的一本书,看到了博尔赫斯不为人知的一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