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
定價:29.80元
作者:劉建位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6-01
ISBN:978711116469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沃倫·巴菲特在39年裏,從100美元開始,通過投資成為資産達429億美元的世界第二富豪,在美國《財富》雜誌1999年底評齣的“20世紀80大投資大師”中名列榜首,被喻為“當代的投資者”。
每一位股票投資人,要想取得較好的長期投資業績,好的辦法是學習華爾街股神巴菲特簡單懂卻非常有效的股票投資策略。
本書作者在係統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論述的基礎上,按照投資操作中選股、估值、市場、買價、組閤、持有6個基本步驟,將巴菲特投資策略逐一總結為6個基本原則,並且根據巴菲特40多年的投資經驗,結閤有關投票投資的研究成果歸納和分析這些基本原則在實際應用中的操作技術細節,使本書成為一本巴菲特為投資者講述如何進行長期投資的生動活潑的詳細教程,是投資者在短期內係統學習巴菲特投票投資策略的*選擇。
目錄
作者介紹
劉建立,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碩士,上海社會科學院産業經濟學博士,現任職於南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負責及參與過許多項目,在公司競爭優勢分析、價值評估、資本運作等方麵有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經驗。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在於它所傳遞的“安全邊際”的理念。劉建位老師對這一概念的解讀,讓我對風險有瞭全新的認識。過去,我常常將風險等同於波動性,以為價格漲跌幅度大的就是高風險。但書中指齣,真正的風險在於“永久性損失本金的可能性”,而安全邊際正是規避這種風險的有效手段。它就像在購買商品時,給予自己一個充裕的議價空間,從而降低犯錯的概率。作者結閤巴菲特的投資實踐,詳細闡述瞭如何估算一傢公司的內在價值,並在此基礎上尋找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進行投資。這種審慎的態度,以及對“買入被低估的優秀公司”的堅持,讓我對風險管理有瞭更係統、更深入的理解。讀完這部分,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的投資行為,意識到在追求高迴報的同時,忽視瞭對本金的保護,這正是許多散戶容易陷入的誤區。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懷揣著對“股神”巴菲特投資哲學的無限好奇。書中字裏行間流淌著的,絕非是那種急功近利的“一夜暴富”秘籍,而是對價值投資理念的深刻剖析和落地實踐。作者劉建位老師以其多年研究的功底,將巴菲特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投資原則,抽絲剝繭般地呈現在我們麵前。我尤其被其中關於“護城河”的講解所吸引,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更像是一種戰略思維的體現。書中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如何識彆一傢公司是否擁有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以及這種優勢如何轉化為股東的長期迴報。這部分內容讓我對傳統意義上的“好公司”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僅僅關注錶麵的財務數據,而是開始審視其內在的、難以被模仿的優勢。同時,作者對巴菲特在不同經濟周期下投資決策的解讀,也為我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提供瞭寶貴的參照。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盲目追逐熱點的散戶,而是對投資有瞭更清晰的認知和更理性的判斷。
評分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注重實踐的操作性。劉建位老師在解析巴菲特投資理念的同時,也提供瞭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論。例如,書中對於“雪球”理論的闡述,讓我看到瞭復利的力量,以及如何通過長期持有優秀的公司,讓財富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作者結閤曆史數據和案例,嚮我們展示瞭時間在價值投資中的重要作用。這讓我認識到,投資並非是一場短跑衝刺,而是一場馬拉鬆,需要耐心和毅力。同時,書中對於“保持理性,不被情緒左右”的強調,也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嚮。很多時候,市場的短期波動容易引發投資者的恐慌或貪婪,導緻做齣非理性的決策。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教會我如何在市場噪音中保持清醒,堅守自己的投資原則。
評分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常常會被市場上紛繁復雜的投資信息所睏擾,這本書如同一股清流,讓我迴歸到瞭投資的本質。劉建位老師在書中對於“獨立思考”的反復強調,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他鼓勵讀者不要盲目跟風,而是要建立自己的獨立判斷體係,去分析和理解公司本身。書中關於“逆嚮投資”的探討,也讓我耳目一新。它不是一種刻意為之的投機,而是在彆人恐懼時貪婪,在彆人貪婪時恐懼的一種基於深度研究的策略。這種與市場主流情緒的反嚮操作,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他本人在研究和投資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使得這本書更具人情味和實用性。它讓我明白,成為一名優秀的投資者,不僅需要掌握知識,更需要培養一種獨立思考、審慎決策的投資人格。
評分閱讀《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簡單”與“深刻”往往是並行的。劉建位老師並沒有堆砌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平實的語言,講述著投資的本質。書中對於“能力圈”的闡述,對我而言是一次思維的洗禮。我一直以為投資就是要懂很多行業,涉獵很多領域,但書中卻告訴我們,專注是多麼重要。找到自己真正理解、能夠洞察其未來發展方嚮的行業和公司,然後深耕其中,這纔是通往成功的捷徑。這種“少即是多”的理念,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作者通過大量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現瞭巴菲特是如何在自己的能力圈內,發現並把握住那些被市場低估的優質資産。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我仿佛親身參與瞭巴菲特的投資決策過程,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藏於最樸素的道理之中,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心去發現和踐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