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心理学十六讲 |
| 作者: | (英)T.洛夫迪,(英)J.A.格林 著;刘文玲 译 著 |
| 定价: | 38元 |
| ISBN号: | 9787510460418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7-01-01 | 版次:1 | 页数:281 |
| 印刷时间:2017-01-01 | 印次:1 | 字数:170千字 |
| 目录 | |
| 第1讲 导论 第2讲 几点重要结论 第3讲 婴儿期 第4讲 语言 第5讲 目的 第6讲 目的(续) 第7讲 情感 第8讲 情感(续) 第9讲 认知 第10讲 知觉 第11讲 表象 第12讲 概念 第13讲 浮想联翩 第14讲 记忆 第15讲 思维与想象 第16讲 自我与个性 |
| 内容简介 | |
| T.洛夫迪、J.A.格林编著、刘文玲编译的《心理学十六讲》是一本完整并且详尽介绍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有哪些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学、人的心理过程是如何慢慢发展的有趣读物。本书科学地从婴儿时期开始,讲述了一个人的成长如何受到身边环境和人物的影响,细致分析了心理成熟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如何形成现在的性格和个性。从而启发人们改善环境和自我,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 作者简介 | |
| T.洛夫迪,英国心理学家,谢菲尔德大学心理学教授,著有《英国心理学史研究》、《心理活动论》等。 J.A.格林,英国教育学家,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教授,著有《裴斯特洛齐的教育学研究》。 |
————————————————————————————————————————————————————————————————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原来是这样!”。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很多我们不自觉的反应,在书里都被一一解读。就像是忽然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之前我从未察觉的内心世界。例如,书里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原则,我一直以为很难做到,但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演示,让我看到了其中的可能性。我开始尝试用“我感到…”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直接指责或抱怨。神奇的是,对方的回应也变得更加积极和友善。这本书不仅帮助我理解了别人,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自己。它让我看到了自己潜意识里的恐惧和渴望,也看到了那些限制我前进的信念。这种深刻的自我洞察,让我觉得仿佛卸下了很多包袱,整个人都变得轻松和自由了。我不再因为自己的某些行为而感到困惑或自责,而是能以一种更慈悲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是个比较理性的人,不太相信那些“心灵鸡汤”类的东西,总觉得有点虚无缥缈。但《心理学十六讲》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用非常严谨的科学方法,但又以极其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心理现象。比如,书中关于“情绪的科学”那一部分,我简直看呆了。我一直以为情绪是不可控的,但作者却为我们剖析了情绪产生的机制,并且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来管理和调适自己的情绪。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认知重评”技巧,效果立竿见影!以前那些让我焦虑不安的事情,现在我能以一种更超然的态度去面对。它让我明白,我们并不是被动的情绪的奴隶,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这本书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它帮助我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生活安排的人,而是能主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评分我真的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生活有困惑、想提升自我认知的朋友们。它就像一本生活指南,却又远超一般的指南。我之前总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有些笨拙,不太会处理复杂的情绪,也常常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感到沮丧。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对方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沟通方式的偏差,或者是对他人动机的误判。书中关于“积极倾听”和“共情”的章节,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并且开始在实际生活中尝试。效果惊人!我发现,当我真正放下评判,去倾听对方内心真实的声音时,很多曾经的矛盾和隔阂都烟消云散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对“自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并没有鼓励我去改变我的性格,而是教我如何去接纳,去看到自己内在的优点和潜能。那些曾经被我视为“缺点”的东西,在作者的引导下,竟然也变成了独特的魅力。这种“看见”和“接纳”的过程,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力量。我不再害怕犯错,也不再纠结于过去的不足,而是更加自信地拥抱生活,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人类心理活动充满好奇,但又觉得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直到我遇到《心理学十六讲》,感觉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宝藏。书里的内容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把我带入了一个又一个心理现象的“现场”。比如,书中关于依恋理论的讲解,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和家人、朋友之间会有那样一些微妙而固定的互动模式,那些曾经让我困惑不解的情感连接,仿佛被一层薄雾揭开,变得清晰可见。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关于“知道”,更是关于“做到”。读完关于认知偏差的部分,我开始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决策过程,那些惯常的思维陷阱,我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绕开了不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没有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像一位博学的智者,娓娓道来,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启发。它让我开始真正地“看见”自己,也“理解”他人,这种内心的转变,比任何物质上的收获都要珍贵。
评分我必须说,《心理学十六讲》是我近期读过最令人振奋的一本书。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而是能够真正影响你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大作”。书中的内容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基础的心理学概念,到更深层次的人性探讨,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成长的思维模式”的讨论,它让我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了前进的勇气。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挑战和困难。我开始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去尝试我以前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且,这本书还教我如何去建立更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我不再害怕与人发生冲突,而是学会了如何以一种更成熟和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分歧。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一直在鼓励我,支持我,让我相信自己拥有无限的潜力,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