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进行考察,旅程中大型狩猎观光活动与官方会晤交替进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本书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游记,其中不乏对非洲风土人情的描述,但更为重要的是,丘吉尔在其中穿插了他对于非洲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看法,指出挖掘东非发展潜力的最佳方式是发展铁路系统。此外,本书也为读者了解当时英国与非洲殖民地的关系打开了一个窗口。此次出版保留了1908年英国首版的3幅地图及59幅照片,争取最大程度地为读者还原出丘吉尔所描述的那个神奇的非洲世界。
##丘吉尔带有殖民主义的立场审视非洲,他自己就如同英法合修乌干达铁路,是一条所谓文明、秩序和权威的细线,傲慢地将“这个原始而混沌的地区”穿引起来。年轻的丘吉尔确有透过表象直击本质的领袖特质,第三章《东非高原》中一个种植园主说,土著本性懒散,他们不愿工作,丘吉尔闻言接连自问,反思无欲求的简单生活和有工作的前进世界,哪一个更具合理性。而另一方面,他虽为自己“文明人对野蛮人的安排”而羞愧,但仍然认为无意识的生存是自甘堕落的深渊,维护和平之类的高级问题就应该“由白人解决”,因为白人“谨慎而有预见性”。此外,文中大段篇幅记录猎狮猎象场面,兴奋而生猛,那种特写描摹之“精彩”,将征服者的贪婪欲望尽数展现。
评分##比较吸引眼球的是狩猎部分,但是这样的无意义狩猎,为的只是炫耀,有意思吗?以现代道德的审视,毫无趣味,残酷无比。
评分##最后还是蛮有见地的,btw 狩猎的成就感我无法接受、无法理解……难道个人的快乐非得建立在别人(其他动物)的痛苦之上?
评分##翻译不流畅,遣词造句(翻译方面)太过生硬。
评分##征服
评分##丘吉尔1907年蒙巴萨进埃及出,一趟公费考察之行,兼顾观光打猎,对两湖之间的乌干达一见倾心,力主修铁路搞发展,但也时时流露出殖民者心态,文笔不差,可见未来可期。
评分殖民地巡礼
评分##毫无疑问,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可以说是一本极度政治不正确的书。 内容大体可以分成两部分,游记部分和思考部分,以游记部分来看,就是一个文笔还可以的贵族非洲定制旅游,除此之外乏善可陈,以思考部分来看,除了大英帝国中心主义的自信,自负,乃至傲慢以外,也并没有太多的升华。 乐趣在于时代的对比,上述两方面都有。丘吉尔的独特身份意味着更多解读可能性,他所记录的独特旅游方式在如今当然是完全不可能,在原始里徒步,在原野里猎犀,在土著部落里接受即蛮荒又现代的欢迎,在英属非洲的领地里随时畅想日不落帝国的未来,对于他来说,昂扬向上的殖民主义时代充斥的大部分是激情和广阔,字里行间投射出来的也是对旧时代的不屑一顾。 再想想现在,真有趣。
评分##《我的非洲之旅》是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作为英国殖民地副大臣前往东非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撰写的一部游记。 除了对非洲风土人情的描述,丘吉尔在书中还穿插了他对于非洲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看法。虽然夹杂着作者强烈的帝国主义情怀,以及对非洲土著的傲慢与偏见,但是本书依然最大程度地为读者还原出了丘吉尔所描述的那个神奇的非洲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