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去愛,要麼孤獨

要麼去愛,要麼孤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法國] 阿蘭·巴迪歐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阿蘭·巴迪歐
—我的哲學與電影 (2010)
—要麼去愛,要麼孤獨(2003)
—寓言的辯證法(2003)
貝爾納·斯蒂格勒
—蒂蕾茜亞或時間的戰爭(2004)
—電影的時間(2001)
—意識猶如電影(2001)
雅剋·朗西埃
—電影的距離(2004)
—友愛的影像(1976)
吉爾·德勒茲
—腦即銀幕(1989)
—什麼是創造?(1987)
雅剋·德裏達
—電影及其幽靈(1998)
—論空間藝術(1990)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
—一部至尊電影的理念(1995)
—電影誘惑的兩種變形(1980)
—作為場麵調度的無意識(1977)
讓·鮑德裏亞
—影像的惡魔(1987)
保羅·維利裏奧
—視覺而非詞語(1998)
居伊·德波
—關於盜用電影的注釋(1990)
—我提前拒絕任何後續的放映(1987)
—對於一樁可能訴訟的反駁依據(1974)
—關於《景觀社會》(1974)
—在電影中反對電影(1958)
羅蘭·巴特
—薩德-帕索裏尼(1976)
—電影中的創傷單元(1960)
—電影裏的羅馬人(1957)
—窮人與無産階級(1957)
—一個善良的工人(1957)
—嘉寶的臉(1957)
—強勢與瀟灑(1957)
—凡爾賽宮及其金錢賬戶(1955)
—論變形寬銀幕(1954)
—評《罪惡天使》(1943)
讓-保羅·薩特
—駁斥關於《伊萬的童年》的批評(1960)
—評《公民凱恩》(1945)
莫裏斯·梅洛-龐蒂
—電影與新心理學(1945)
文章信息
大都會電影文獻翻譯小組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從各種文獻中精選齣法國哲學傢的電影文獻25篇,包括米歇爾·福柯、羅蘭·巴特、莫裏斯·梅洛龐蒂、讓·鮑德裏亞、埃德加·莫蘭、吉爾·德勒茲、雅剋·德裏達、讓-弗朗索瓦·利奧塔、雅剋·朗西埃、阿蘭·巴迪歐、喬治·迪迪於貝爾曼、貝爾納·斯蒂格勒等,這些文章、短評、訪談是二十世紀後期興起的電影哲學的重要文獻。

用戶評價

評分

##“嘉寶的臉是一種理念、赫本的臉是一種事件。”

評分

##[十點讀書]聽過,愛能化解孤獨。

評分

##斯蒂格勒-德裏達

評分

##全部看完之後再迴味,還是覺得德裏達那兩篇收貨最大。有一些未曾想過的觀點打開瞭一種新世界。

評分

##非常“厚重”的一本書,需要常常停下來仔細咀嚼和思考,涉及的理論範疇非常廣,如果有比較好的哲學/電影/心理學基礎會讀得更順暢

評分

##全部看完之後再迴味,還是覺得德裏達那兩篇收貨最大。有一些未曾想過的觀點打開瞭一種新世界。

評分

##“嘉寶的臉是一種理念、赫本的臉是一種事件。”

評分

##我們稱之為美的東西是即刻激發欲望但又不可接近的,它存在於彼岸。

評分

##補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