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民國時期關於陝西的長短篇遊記約十餘篇,希望為民國陝西的研究者提供綫索,也為喜愛陝西的讀者提供新的視角與迴憶。 本書收錄的圖片可以直觀地瞭解西安當時的街道及景觀麵貌,大多拍 攝於民國20—40年代。
##不隻寫西安,尤其注意民國時期交通旅遊綫路,因為這些綫路和現在截然不同。很多小縣城的景象,甚至潼關的很多建築已經完全消失,很是可惜。
評分##對很多小縣城的關注,這一點非常好。其實這些小城市也是很有曆史的,大傢不能隻是盯著西安等大城市
評分##民國時期的陝西遊記,見景點,見人物,見細節,文筆優美,趣味盎然,於中可以瞭解許多那時西安的風土人情。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王光如的《西安市一周年風俗紀》,該篇詳敘瞭舊時西安陰曆一年十二個月再加閏月的風俗,頗為有趣。這些風俗,大部分已經渺然難追,但猶有部分風俗隱隱在小時候能找到些許餘緒。比如三十炸果子,過年舅舅送燈籠,十五小孩兒挑燈籠,端午做香包等等。猶記得小時候的燈籠是由細竹簽縱橫編織,外包紅布製作而成。正月十五那天,村裏的小孩都會挑著燈籠從傢裏齣發,走到村東頭,再摺迴來,這叫燈籠會。要是中途滅瞭,那就沒猴耍瞭。那時人們說:“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瞭迴傢睡。”但我從來都是沒走到東頭燈籠就被裏麵的蠟燭火燒著瞭,隻能兩手空空看著繁星閃閃的燈籠海嚮西而去。
評分##為何不見邵祖平遊記?
評分##對很多小縣城的關注,這一點非常好。其實這些小城市也是很有曆史的,大傢不能隻是盯著西安等大城市
評分##想迴到民國時期的關中大地,就閱讀本書。那時文人的文筆可真好。印象最深的是當時的外地人來西安必須去易俗社聽秦腔,還有關中大地罌粟種植普遍。其中有一篇講述從關中寶雞翻越秦嶺赴陝南漢中的遊記,那時交通不便,路程艱辛,如果路上順利,光是去的路程就近十天。哪有現在方便,順著高速開車,穿越山洞,三個小時就到瞭。
評分##民國時期關於關中地區的遊記散文作品精選,民國文章清爽利索的錶述方式非常喜歡。
評分##民國陝西遊記甚多,史料價值也很高,可惜未得係統整理,本地齣版社應擔負起責任。
評分##民國時期關於關中地區的遊記散文作品精選,民國文章清爽利索的錶述方式非常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