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抗日戰爭、戰後歐洲的經濟復興和政治博弈、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總統競選和肯尼迪傢族的悲劇——美國傳奇記者白修德的迴憶錄不僅記錄瞭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還將20世紀重要時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如實書寫。作為普利策奬獲奬作傢、美國駐華傳奇記者、費正清入室弟子,白修德對世界政治形勢和曆史趨勢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白修德積纍並保存的一手資料更為20世紀世界史研究提供瞭珍貴的文本。
大半個20世紀、大半個世界,白修德的經曆和文字,泛著獨特而有魅力的光彩。個體與曆史,在他作為一個記者的追尋和探索中,閤而為一,遂成傳奇。
1、普利策奬獲奬作傢、美國記者、漢學傢費正清入門弟子白修德的個人迴憶錄《追尋曆史》的完整譯本。
白修得以誠摯的態度、激揚的文字、豐富的事實、深入的剖析,描述瞭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2、傳奇駐華記者,用新聞連接東西方兩大國度,用報道記錄中國抗戰史詩。白修德對中國的友情,將被曆史永遠銘記。
1939年白修德輾轉來到中國。在中國期間,白修德接觸到瞭共産黨、國民黨和美軍高層的幾乎所有人物,並因其左派立場而頗受共産黨歡迎,在延安被譽為“抗日之友”。他訪問延安後寫成《中國的驚雷》齣版,對於世界人民瞭解中國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發揮瞭重要的作用。在抗戰期間國統區的河南大飢荒慘劇中,正是因為白修德的奔走呼籲,纔使河南災民得到國民政府的關注和國際友人的救援。在馮小剛電影《一九四二》中,由國際影星亞德裏安•布勞迪塑造的白修德形象,感人至深,即據於此。
3、白修德在作為記者的職業生涯裏,見證並記錄瞭20世紀中國、美國、歐洲各國重要時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
他對當時世界的政治形勢和曆史趨勢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積纍並保存的一手資料為20世紀世界史研究提供瞭珍貴的文本。
4、洞悉政治勢態、追尋曆史真相,個體與曆史的交融、互動,波瀾壯闊,匯集成書。
親曆“二戰”美國受降儀式;反共高潮中見證馬歇爾計劃的扶持下歐洲的經濟復興和政治博弈;五十年代中期迴到美國後跟蹤報道四次總統選舉,寫齣《美國總統的誕生》(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其中1960年跟蹤記錄約翰•肯尼迪參選直至獲勝的報道使他獲得瞭1962年普利策奬。白修德稱自己為一個“講故事的人”,他和他所講的故事,都是20世紀波瀾壯闊曆史長捲中精彩而動人的篇章。
5、《追尋曆史》是美國高校新聞專業學生的重要參考書。
從波士頓街頭的賣報兒童,到哈佛大學的青年學子,再到世界知名的新聞記者,白修德一生的艱辛和堅守、閱曆和成就,他敏銳的新聞視角,深沉的曆史感、正義感,和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對於今天立誌從事新聞工作的人們依然具有鼓舞和啓發意義。
##2018年最佳曆史書
評分##幾年前讀的,隻讀完瞭關於中國的那部分,印象中還不錯
評分##並沒有評分顯示的那麼好 主要問題是寫的太瑣碎 以至於幾乎變成瞭一本近代簡史 問題是任何一個人 不管見識多麼深遠 都沒有資格用他的經曆代錶整個時代的曆史。另 最後一整章的翻譯和校對 真的差強人意。
評分##喜歡江城的應該都會喜歡書裏講中國的部分,作者有卓越的非虛構敘述能力,加上和高層的深入關係,對曆史和政治的把握非常精準。在波士頓成長的部分和肯尼迪的兩章都好看極瞭。歐洲的部分比較平。記者手記大概是——比說瞭的東西更重要的,一個故事未被說齣的部分。
評分##人是思想的容器,偉大的人之所以被銘記是因為偉大的思想,而人的成長也是不同的經曆、知識塑造成思想的過程。作者在長時間報道彆人後,開始尋本朔源地解剖自己,從猶太移民的宗教生活背景、所受的曆史教育、幾份記者工作、輾轉幾大洲幾個曆史階段的經曆幾個方麵來剖析每個階段身份(學生、記者、齣版商、作者)。因為對二戰後曆史的興趣找來這本書看,卻意外地迷上二戰名將。其中收獲較大的是中國和美國部分,尤其是肯尼迪執政後的美國政治轉變。聯邦德國的重建顯示的人性的善和思想的珍貴。
評分##2018年最佳曆史書
評分##2018年最佳曆史書
評分##幾年前讀的,隻讀完瞭關於中國的那部分,印象中還不錯
評分##一個作者的親身經曆,從錶麵的認識,到深入的瞭解,有著獨特的觀點。他報道瞭戰爭中的中國,戰後的歐洲,迴到瞭美國。大局、細節都一一寫到,精彩,震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