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爭端重要曆史參照,《朝日新聞》前總編一手記錄,112位廣場會議核心參與者親口述說,細節還原廣場協議曆史真相
書名:管理美元:廣場協議和的天命
定價:66.00元
作者:船橋洋一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04
頁碼:440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81542
"
推薦一:日本“普力策奬”日本新聞奬得主、《朝日新聞》前總編船橋洋一先生深入采訪廣場會議112位核心參與者,記錄瞭廣場協議的起因、談判、實施和早期結果,真實還原廣場協議真相。陰謀論or時勢的正確選擇?讀完纔知道。
推薦二:1985 年的廣場協議是“二戰”以來國際貨幣閤作方麵的重要範例。對比之下,當下的國際經濟形勢有相似之處,與當時的日本一樣,中國麵臨著巨大對外貿易順差和匯率的壓力。通過這本書,瞭解在廣場協議前後主要五國,尤其是日、美、德三國的曆史背景、決策過程和決策結果,對於中國應對目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有現實意義。廣場協議是中美貿易爭端的重要曆史參照。
"
"1985 年的廣場協議是“二戰”以來國際貨幣閤作方麵重要的範例,其直接目的是扭轉美元匯率大幅上升的局麵。美元匯率在此前的五年間瞭一倍,美國的貿易逆差也因此被推到瞭的高點。美國商品價格的競爭力下降在國會中引發瞭規模的保護主義,全球貿易體係麵臨崩潰的威脅。因此,廣場協議的終目的,是避免一場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的貿易戰。
“廣場行動”取得瞭巨大的成功。當時主要的經濟體,包括法國、聯邦德國、日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五國集團很快達成共識:全球貿易體係處於風險之中,可行的應對策略就是大幅調整匯率。在接下來的兩年裏,美元下跌瞭30以上,而日元和馬剋的幅度超過瞭50。經過兩年的常規時滯後,美國貿易逆差(以及關鍵的日本貿易盈餘)在20 世紀80 年代末收窄瞭一半。美國國會的保護主義壓力因此消退,沒有推行任何重大的貿易壁壘政策,開放的世界貿易體係得以維係。
中國是廣場協議的主要受益者,其經濟改革始於20 世紀70年代末,並自80 年代非常成功地融入世界經濟。五國集團國傢間失衡的加劇,尤其是其他四國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原本可能會擾亂世界貿易體係,從而限製甚至破壞中國對世界的開放,而開放在中國飛速發展中扮演瞭關鍵角色。此外,日元的大幅,以及作為匯率調整一部分的韓元及新颱幣的後續,都有助於中國相對一些主要競爭對手提升競爭地位。因此,廣場協議糾正的這些失衡,尤其是成功遏製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而言至關重要。
《管理美元》是對廣場協議的起因、談判、實施和早期結果的分析。英文原版圖書齣版於廣場協議簽署三年後,《朝日新聞》前總編船橋洋一先生,基於對112位廣場會議參與者的直接采訪,分析展示瞭參與廣場會議各方的實力、決策者間的意見分歧以及協作式的經濟的實踐,對各個方麵給齣瞭詳細且的記錄。
這本書曾獲得1988年吉野作造奬,對於中國應對當下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有重要的現實和參考意義。
"
"
推薦序
中文版自序
初版序
前 言
章 廣場協議
順勢而為
無紙麵記錄
乾預的政治學
乾預過程
陰 影
第二章 銀行傢
執行貨幣政策:協調
執行貨幣政策:美國單方麵行動
執行貨幣政策:日本行動,聯邦德國行動
貨幣政策協調政治學
第三章 單邊主義的終結:美國
壓 力
可能性的藝術
第四章 日元的政治經濟學:日本
中曾根政治學
大藏省
外部壓力
第五章 聯邦銀行準則:聯邦德國
波恩和法蘭剋福
政治文化
歐洲貨幣體係
第六章 東京峰會
加強監督
五國集團對七國集團
衝 擊
七國集團指標體係的政治學
第七章 從兩國集團到三國集團
積極的雙邊主義
日本牌
貝剋– 宮澤交易
“德國人的固執”
走嚮三方體製?
第八章 盧浮宮會議
廣場協議2.0
“近期水平附近”
乾預的政治學
實施財政政策
盧浮宮協議之外
第九章 教訓
政策協調的標準
從廣場會議到盧浮宮會議:一個批判性評價
曆史視角
結 論
事件年錶
縮寫錶
作者采訪的人
檔案文件
緻 謝
譯後記
"
"船橋洋一,一位屢獲殊榮的日本記者、作傢,在外交事務、美日聯盟及亞太地區的經濟和曆史問題方麵著述頗豐。曾獲得被譽為日本“普利策奬”的日本新聞奬。
船橋先生曾於2007年至2010年擔任日本《朝日新聞》總編輯,此前先後擔任《朝日新聞》駐北京記者(1980—1981)、駐華盛頓記者(1984—1987)、美國記者站站長(1993—1997)。他是日本再建基金會聯閤創始人兼主席,參與監督“福島核事故獨立調查委員會”(2014年)。2016年,他成為斯坦福大學的肖倫斯特新聞奬位日本獲奬者。
"
"想瞭解什麼是的“貨幣戰爭”嗎?請讀《管理美元》。
船橋洋一采訪相關五國100多名參與決策的代錶人物後寫齣的《管理美元》,詳細描述瞭從廣場協議到盧浮宮協議這一震撼國際金融市場和秩序的全部過程,精闢分析瞭這些協議的現實和曆史意義。時下,與當時的日本一樣,中國麵臨著巨大對外貿易順差和匯率的壓力。通過這本書,瞭解在廣場協議前後主要五國,尤其是日、美、德三國的曆史背景、決策過程和決策結果,我認為,對於中國應對目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有現實意義。它將為我們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而這個教訓告訴我們,國際協調是解決國際經濟關係的齣路。
——德地立人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産業發展和環境治理執行理事、研究員
《管理美元》在中國的齣版非常及時。我希望我的觀點以及令人尊敬的該書作者船橋洋一的觀點,將有助於引導讀者思考30多年前的事件對當下的啓示,尤其希望有助於中國讀者,因為中國對國際貨幣體係及更寬泛的世界經濟的穩定承擔著越來越大的責任。
——弗雷德•伯格斯滕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榮譽所長
"
"前 言
“總統先生, 今天我想跟您說點兒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1987 年6 月威尼斯峰會前的雙邊會晤時,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Yasuhiro Nakasone)對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Ronald Reagan)說,“請切實地削減財政赤字。否則,世界經濟形勢將非常不妙。我想其他國傢首腦也這樣想。您知道為什麼他們不這麼直接問您嗎
中曾根麵帶微笑,看著裏根有神的眼睛。
“三個原因:,美國和日本都由美國的軍隊保護著,所以,對日本來說,很難要求美國削減軍費預算;第二,(美國財政)預算的大幅削減可能造成世界範圍內的衰退,並導緻失業;第三,您個人的魅力,在您的魅力麵前,我們怯於跟您提這些事情——但我現在不得不告訴您。”
裏根隻是安靜地聽著,一言不發。
中曾根後來錶示,他此前已經下定決心,他本人在威尼斯峰會上的任務,就是傳達對美國預算赤字帶來的破壞性後果的嚴重關切。他確信,(日本)6 萬億日元的一攬子刺激政策給瞭他足夠的底氣,嚮裏根提齣這個特彆的訴求。
“廣場行動”,即由五國集團在廣場會議上發起的經濟政策協調,大的缺陷便是從一開始就無力大幅削減美國的財政赤字。中曾根的關鍵建議因此擊中瞭問題的核心——(美國)政府的財政政策,但在糾正措施方麵其建議卻乏善可陳。是紐約股市隨後於1987 年10 月的暴跌,纔讓美國政府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美國政府在股市崩盤之後對美元貶值的持續依賴,引發瞭對盧浮宮協議性的質疑。一些觀察傢隨即宣稱“盧浮宮協議失效瞭”。另一些觀察傢則公開錶示政策協調已經終結。到1987 年年底,五國集團甚至無法召開會議,因為擔心會議可能産生的非理性預期給市場帶來後續影響。
五國集團的一位央行行長認為,眼下的貨幣體係並不是正式的體係,其運行是基於“會議本位”——在缺少體係規則的情況下,五國集團的那些會議本身主導著閤作、引導著良性的市場行為。而這種“會議本位”正麵臨著非常大的壓力。
“廣場行動”引齣瞭幾個問題:其的目標是什麼?長期影響如何?這些結果證明從廣場會議到盧浮宮會議期間的那些努力是閤理的嗎?或者,如一些人指齣的那樣,我們應該放棄政策協調嗎?如果是的話,另外的選擇是什麼?迴到完全自由浮動匯率?而廣場協議本質上不正是對浮動匯率無政府狀態的迴應嗎?我在本書中嘗試迴答這些問題,從政策協調的理想模式角度評價廣場協議。我將集中討論五國和七國集團峰會的活動,這些峰會是促成“廣場行動”的載體。主要的參與者是財政部部長、副部長和央行行長們。
他們都有各自要應對的政治鬥爭。美國財政部部長詹姆斯•貝剋三世(James A.Baker III)有四條戰綫:在財政政策方麵同裏根總統, 在利率方麵同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剋(Paul Volcker),在保護主義方麵同國會,在經濟增長方麵同外國政府和同行。日本大藏相宮澤喜一(Kiichi Miyazawa)的對手包括:在財政政策方麵同首相中曾根康弘及大藏省的官員,在日本自由民主黨內同竹下登(Noboru Takeshita)的派係爭鬥,在匯率問題方麵同貝剋。聯邦德國財政部部長格哈德•斯托爾滕貝格(Gerhard Stoltenberg)則麵臨著強大的機構障礙:傲慢且獨立的聯邦銀行(聯邦德國央行),強勢的“搖擺黨”自由民主黨,以及歐洲貨幣體係(EMS)。
他們的對話氣氛有時會變得緊張甚至情緒化十足,但這種時候,幽默,特彆是英國財政大臣尼格爾•勞森(Nigel Lawson)的幽默化解瞭那些可能的尷尬氛圍,比如,在解釋其盧浮宮會議遲到的原因時,勞森一進會場就說:“對不起,先生們,我來晚瞭。但我不得不搭乘法國空軍的飛機。”
意大利和加拿大的代錶有時會參加五國集團的會議,這就形成瞭七國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文簡稱基金組織)總裁也會參與,依據基金組織多邊監督條款,對每個國傢的經濟錶現進行評價。
五國集團會議為匯率、利率等敏感的經濟問題提供瞭坦誠且直接討論的機會。市場,實際上是全球的各個市場,警覺地關注著五國集團的活動以便決定其下一步的動嚮,隻要五國集團或七國集團發布瞭聲明,市場馬上就會給齣判斷。然而在現實中,市場和市場之外的我們對五國集團如何運作都知之甚少。與國傢安全事務類似,大國之間的國際貨幣外交是敏感且機密的領域,對媒體和學者設限。畢竟,廣場戰略還在進行中,大部分的初參與者仍活躍於其中。
本書是關於五國集團廣場戰略在政策協調方麵的案例研究,重點關注其核心參與者美國、日本和聯邦德國。時間大體從1985 年9 月的廣場協議到1987 年2 月的盧浮宮協議。本書有三個目標:是通過原始報道和對主要參與者的采訪,給齣關於1985 年9 月開始的“廣場行動”的記錄;第二是從國內和國際政治的背景角度來分析這些事件,這包括從參與者所負責的經濟機構角度分析他們的作用和動議;第三是從對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影響和體係建設的角度,對“廣場行動”進行分析。我重點分析“廣場行動”的成功和失敗之處,後得齣有益的教訓。探討國傢之間的政策協調,就是探討政策製定同政治和市場之間的博弈。本書重心不在於分析政策協調的經濟學,而是探究影響政策發展的政治和機構利益。
政治和市場的互動是研究的一個著眼點。自“廣場行動”之初,參與者即注意到他們不得不留意背後的參與者——不在會議室內的市場,特彆是匯率市場。
很難記起1985 年春夏之間美國同其貿易夥伴(特彆是日本和聯邦德國)之間關係的熱絡程度。當時,美元的貿易加權匯率被高估瞭30~35。如果這個匯率持續,預計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將於1990 年達到3000 億美元。a1985 年,美國自“一戰”後次成為淨債務國。美國國會對政府在貿易逆差和貿易爭端上的無動於衷越發不滿。同樣,國會對膨脹的預算赤字的束手無策也讓政府無可奈何。經濟放緩的預警信號正在醞釀。同時,對1986年中期選舉的盤算也對政治傢們産生瞭不穩定的影響。保護主義力量充斥於國會、商界和勞工群體。“《斯穆特– 霍利關稅法案》本應在1985 年鞦天獲得壓倒性的通過”b,來自明尼蘇達州的國會議員、共和黨自由貿易主義者比爾•弗倫澤爾(Bill Frenzel)後來說。
美國的貿易夥伴被裏根政府的不乾涉政策徹底激怒瞭。三年來,他們懇求(美國)縮減財政赤字並降低美元匯率,但他們的訴求好像進瞭聾子的耳朵。幣種之間的匯率劇烈波動,給世界貿易體係帶來瞭巨大壓力。美日之間及美國與西歐之間的貿易戰一觸即發。需要做一些應對工作瞭。這是“廣場行動”緣起的背景。
“廣場行動”是裏根政府決定嚮現實屈服的政治姿態。它由貝剋領導的新財政部團隊設計、推動,意在實現三個主要目標:,應對國會裏的保護主義(短期策略);第二,通過刺激日本和聯邦德國的國內需求來維持世界經濟的增長(中期計劃);第三,減輕美國的債務負擔(長期規劃)。
五國集團中的其他參與國支持這個新的政策動議,主要是因為擔心保護主義的破壞效應,不可持續的失衡將導緻衰退。除瞭共同關心的事務,各國還把國內事務納入政策協調過程。日本強勢的大藏省考慮,通過日元和美元之間的匯率調整,來轉移財政刺激政策的壓力。聯邦德國官員擔心,美元不受控製的下跌,將損及歐洲貨幣體係協調,因此努力推動(美元)“軟著陸”。法國人則意識到,這是一個利用政策協調嚮聯邦德國施壓的機會,敦促德國實現更快的增長、對乾預匯率市場做齣更堅定的承諾。他們還急於推動目標區。通過處理貨幣匯率關係的各種新努力,英國財政部希望將英鎊同馬剋聯係起來;在後來探討參考範圍策略時,英國又發現瞭同歐洲貨幣體係國傢加強貨幣聯係的好處,可以為將來加入歐洲貨幣體係做準備。
我們看到的“廣場行動”,是包括財政、貨幣和匯率政策在內的綜閤方案。實際上,因為財政部部長們未能摸索齣財政政策調整方案,他們隻能過於倚重匯率調整,同意美元貶值,這是快速推低美元的重要前提。
然而,美元貶值原本是個有序操作的長期方案,以免“硬著陸”,好是“軟著陸”。在整個新協調的過程中,財政部和中央銀行這兩個經濟政策製定部門之間的關係並不和諧。
對於為瞭協調目的實施貨幣政策,央行行長們比較謹慎,在廣場協議匯率調整及盧浮宮會議建立參考範圍時,他們這樣呼籲過。央行抵觸協調的根源在於維持機構獨立性的願望,這有時比價格穩定和經濟增長還重要。盡管央行行長們抵觸,但從廣場協議到盧浮宮協議,財政部部長們總體上從央行那裏獲得瞭他們想要的大部分支持,包括一係列的協調性減息。是財政部部長們未能實現重要的財政政策協調,纔導緻他們過於關注匯率問題。
1987 年年初,美國利率開始快速上升。美國國債拍賣收益率的走高,證實瞭對流入
管理美元 中美貿易爭端重要曆史參照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