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规范号: GB 50016-2014书号:9158024257601书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03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内容介绍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厂房 2 仓库3 民用建筑 4 甲乙丙累液体储罐 5 可燃、助燃砌体储罐区 6 可燃材料堆场 7 城市交通隧道,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2015-05-01实施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厂房和仓库
4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5 民用建筑
6 建筑构造
7 灭火救援设施
8 消防设施的设置
9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0 电气
11 木结构建筑
12 城市交通隧道
附录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在建筑设计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前辈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建筑技术和理念总是在不断发展,消防规范的更新换代更是紧随时代步伐。《GB50016-2014》这部规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程度,里面很多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到位。比如,关于不同使用性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以及疏散出口的数量和宽度要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设置上的逻辑性,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到具体的构件要求,层层递进,使得整个防火设计思路清晰可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设计挑战,这时候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最权威的指导和最可靠的依据。它不仅指导我们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思考”,如何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隐患。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消防工程师,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这部规范的颁布和实施,可以说是中国建筑防火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进步。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的消防实践经验,并与国际先进的防火理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标准。书中对火灾危险性分类、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烟排烟、消防给水、火灾报警与灭火系统等关键要素的规定,都经过了大量的科学论证和工程实践检验,其严谨性和可操作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规范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对一些特殊建筑类型,如大型公共建筑、地下建筑、工业建筑等在防火设计上的要求,更加突出了对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的保护力度。每一次执行新项目,都会仔细比对规范要求,确保设计方案在防火安全方面万无一失。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建筑行业的“圣经”,翻开它,就像走进了一个严谨而有序的防火世界。我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建筑设计师,一开始面对这样厚重的一本书,着实感到压力山大,但随着深入阅读,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将抽象的防火规范条文解释得清晰明了。书中关于建筑分类、疏散通道、消防设施设置的规定,都充满了科学的考量和对生命安全的极致追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章节,那些复杂的计算和细致的要求,无不体现了国家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常常在设计过程中反复查阅,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指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是一套严谨的思维方式,它教会我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如何将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任何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生活、关注公共安全的普通市民,我虽然不是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但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存在,感到由衷的安心。我知道,在我们每天居住、工作、学习的建筑背后,有着这样一本严谨的法规在默默守护着我们。它规定了建筑物的“骨骼”和“血脉”如何能抵御火焰的侵袭,如何能为我们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我经常会想象,当我们在商场购物、在电影院观影,或者在办公室加班时,那些宽敞明亮的疏散通道,那些触手可及的消防栓,以及建筑本身所具备的防火能力,都是这本书赋予的生命保障。它不像新闻报道那样直观,但它的意义却更为深远,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为我们的城市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屏障,让我们的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更加有保障。
评分坦白说,第一次拿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版)》的时候,我对其厚度和庞杂的条文感到一丝畏惧。我是一名刚刚进入建筑行业的学生,对防火设计领域的了解还比较浅薄。然而,在老师的引导和课堂的讲解下,我逐渐发现这本书并非高不可攀。它以非常系统和专业的方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建筑防火体系。书中从最基础的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到复杂的消防系统配置,再到应急疏散的详细规划,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防火分区和疏散楼梯的章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科学地设置,对于保障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我理解防火设计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让我明白每一个规范条文都凝聚着无数次的实践经验和对生命安全的承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