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158024257601 中国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158024257601 中国计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设计
  • 防火规范
  • GB50016-2014
  • 国家标准
  • 建筑工程
  • 消防安全
  • 规范标准
  • 中国计划
  • 建筑规范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57601
商品编码:2741553836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规范号: GB 50016-2014书号:9158024257601书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03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内容介绍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厂房 2 仓库3 民用建筑 4 甲乙丙累液体储罐 5 可燃、助燃砌体储罐区 6 可燃材料堆场 7 城市交通隧道,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2015-05-01实施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厂房和仓库
4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5 民用建筑
6 建筑构造
7 灭火救援设施
8 消防设施的设置
9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0 电气
11 木结构建筑
12 城市交通隧道
附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深度解析与工程实践 本书籍聚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全面解读、条文释义及其在现代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与挑战。 本书并非对该标准的简单重述,而是旨在成为广大建筑、消防、结构、机电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案头必备参考书和深入学习指南。 第一部分:规范体系的构建与时代背景 1.1 消防安全法规体系的演进 本部分首先追溯了中国建筑防火规范的历史沿革,从建国初期的摸索阶段,到改革开放后吸收国际经验的阶段,直至形成以《消防法》为基础,以GB 50016-2014为核心技术标准的现代化防火规范体系。我们将详细阐述GB 50016-2014相较于其前版本的重大修订点,特别是其在风险导向、技术先进性、与国际标准接轨方面的突破。 1.2 风险导向的哲学基础 GB 50016-2014的核心理念在于“风险预防与控制”。本章深入探讨了规范制定背后的基本风险理论,包括火灾荷载评估、人员疏散潜能分析以及结构耐火极限的确定原则。我们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说明如何从源头上控制火灾危险性,而非仅仅依赖灭火系统。 1.3 规范与其他标准的协同关系 建筑设计防火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与其他标准协同工作。本书详细梳理了GB 50016-2014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并入本标准)以及各类电气防火、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之间的接口和衔接点,避免设计冲突。 第二部分:核心技术条款的逐条精讲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对GB 50016-2014的各个主要章节进行了深度剖析,重点阐述了条文背后的科学原理、常见误区及不同类型建筑的特殊要求。 2.1 建筑分类与场地设计 建筑的严格界定: 深入解析高层、超高层、甲、乙、丙、丁类建筑的划分标准及其对设计的影响。重点分析“层高”与“防火分区”的耦合关系。 场地防火间距: 不仅罗列规范要求的间距数值,更结合《建筑消防安全技术指南》中的模型,解释了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之间、建筑与储罐、重要设施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是如何通过传热计算推导出来的。讨论狭窄街巷、相邻建筑合建情况下的特殊处理。 2.2 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 分区面积与高度的制约: 详细解析防火分区面积的确定,特别关注于开口、连通性对分区有效性的影响。针对不同使用性质(如人员密集场所、工业厂房)的防火分区面积修正系数进行详细计算演示。 疏散设计精要: 深入探讨安全出口数量、疏散走道净宽度、楼梯间形式(封闭式、防烟/加压)的选择标准。通过人流疏散模拟软件(如Exodus)的理论模型,解释疏散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强调“最短时间到达安全区”的设计目标。 2.3 建筑结构与材料的耐火性能 构件的耐火极限: 详解墙体、楼板、梁、柱等关键承重和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指标(R、E、I的含义)。分析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结构防火涂层对耐火性能的实际贡献。 防火封堵与构造措施: 探讨楼板、墙体贯穿处的防火封堵构造,以及防火卷帘、防火门的选择、安装与联动要求,强调其在防火分区完整性维护中的关键作用。 2.4 装修、保温与内装饰防火 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定: 结合国家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A、B1、B2、B3)的测试方法,详细指导设计师如何在不同部位选用合适的装饰材料,避免“二次火灾”的风险。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挑战: 重点剖析近年来高层建筑外墙火灾的教训,详述保温材料的极限层高限制、水平防火带的设置要求及检测标准。 第三部分:系统设计与联动控制 本章超越了主体结构,深入探讨了主动消防系统的技术要求及其与建筑的集成。 3.1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探测器的选型与布局: 依据不同空间高度、环境温湿度、火灾初烟特性(阴燃、明燃)确定点式、线式、紫外红外等探测器的最佳选型策略。 联动逻辑设计: 阐述火灾报警后,系统应自动执行的动作序列,包括防排烟系统启动、防火门/卷帘关闭、消防电梯迫降、广播疏散等关键步骤的逻辑图解与时序分析。 3.2 防烟与排烟系统 加压送风与机械排烟: 详细讲解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量计算、余压值控制。对比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系统的优劣,并针对地下空间、中庭等特殊部位的排烟设计提供具体指导。 排烟量的确定: 结合火灾热释放速率(Q)与排烟口有效面积,推导典型空间(如大空间、走道)的最小排烟量计算公式。 3.3 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 水系统压力与流量: 结合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和最不利点压力校核,确保系统末端出水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干式、预作用系统的应用场景: 针对有冰冻风险或对水损敏感的场所,提供这两种特殊喷水系统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规范。 第四部分:工程实践中的常见疑难与对策 4.1 历史建筑改造与既有建筑的提升 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如何平衡保护历史风貌与满足现代防火标准之间的矛盾。介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评估既有结构耐火性能中的应用。 4.2 复杂功能综合体的防火策略 针对集商业、办公、酒店、交通枢纽于一体的超大型综合体,如何进行“整体风险评估”,划分“功能防火区”,并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无缝切换与控制。 4.3 规范的解释权与争议处理 收录并分析了近年来住建部和消防救援局在执行过程中发布的重点解读文件,为工程师在面对地方执行标准差异时提供权威参考。 附录: GB 50016-2014条文对照表与设计计算示例(包括防火分区面积修正、疏散净宽校验、系统联动时序图)。 常用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速查表。 本书旨在通过严谨的逻辑、丰富的图表和详实的案例,帮助读者从“合规设计”升级到“本质安全设计”,确保每一座建筑都能在火灾发生时,为生命安全筑起最坚固的防线。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第一次拿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版)》的时候,我对其厚度和庞杂的条文感到一丝畏惧。我是一名刚刚进入建筑行业的学生,对防火设计领域的了解还比较浅薄。然而,在老师的引导和课堂的讲解下,我逐渐发现这本书并非高不可攀。它以非常系统和专业的方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建筑防火体系。书中从最基础的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到复杂的消防系统配置,再到应急疏散的详细规划,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防火分区和疏散楼梯的章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科学地设置,对于保障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我理解防火设计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让我明白每一个规范条文都凝聚着无数次的实践经验和对生命安全的承诺。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消防工程师,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这部规范的颁布和实施,可以说是中国建筑防火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进步。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的消防实践经验,并与国际先进的防火理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标准。书中对火灾危险性分类、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烟排烟、消防给水、火灾报警与灭火系统等关键要素的规定,都经过了大量的科学论证和工程实践检验,其严谨性和可操作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规范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对一些特殊建筑类型,如大型公共建筑、地下建筑、工业建筑等在防火设计上的要求,更加突出了对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的保护力度。每一次执行新项目,都会仔细比对规范要求,确保设计方案在防火安全方面万无一失。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建筑行业的“圣经”,翻开它,就像走进了一个严谨而有序的防火世界。我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建筑设计师,一开始面对这样厚重的一本书,着实感到压力山大,但随着深入阅读,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将抽象的防火规范条文解释得清晰明了。书中关于建筑分类、疏散通道、消防设施设置的规定,都充满了科学的考量和对生命安全的极致追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章节,那些复杂的计算和细致的要求,无不体现了国家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常常在设计过程中反复查阅,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指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是一套严谨的思维方式,它教会我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如何将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任何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在建筑设计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前辈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建筑技术和理念总是在不断发展,消防规范的更新换代更是紧随时代步伐。《GB50016-2014》这部规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程度,里面很多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到位。比如,关于不同使用性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以及疏散出口的数量和宽度要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设置上的逻辑性,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到具体的构件要求,层层递进,使得整个防火设计思路清晰可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设计挑战,这时候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最权威的指导和最可靠的依据。它不仅指导我们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思考”,如何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隐患。

评分

作为一名热爱生活、关注公共安全的普通市民,我虽然不是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但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存在,感到由衷的安心。我知道,在我们每天居住、工作、学习的建筑背后,有着这样一本严谨的法规在默默守护着我们。它规定了建筑物的“骨骼”和“血脉”如何能抵御火焰的侵袭,如何能为我们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我经常会想象,当我们在商场购物、在电影院观影,或者在办公室加班时,那些宽敞明亮的疏散通道,那些触手可及的消防栓,以及建筑本身所具备的防火能力,都是这本书赋予的生命保障。它不像新闻报道那样直观,但它的意义却更为深远,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为我们的城市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屏障,让我们的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更加有保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