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奧斯維辛》暢銷七十年、感動世界的經典之作。過去七十年間,關於集中營的上韆份資料和圖書陸續得以問世,這些書中,沒有一本曾詳細記述過火花場內每天都早發生的事情。原因很簡單通往火化場的大門,就是通往死亡的大門。而尼茲利醫生見證並得以幸存,差不多是個奇跡。拖過他獨特的視角 ,我們還得以見證一個計劃要延續韆年、瘋狂而自大的帝國,是如何慢慢走嚮解體的。尼茲利醫生所展示的畫麵跨越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從抵達集中營後所做的“遴選”,到1944—1945年初的係統性滅絕行動,最後再到1945年鼕標誌納粹從此走嚮分崩離析的噩夢版的大遷徙。本書的價值及其重要意義在於它能夠以第一手資料嚮我們錶明那個“人間地獄”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同時告訴所有讀瞭這本書的人,命運會殘酷地蹂躪我們,考驗我們脆弱不堪的人性,讓我們痛苦地做齣攸關生死的抉擇,但絕望之際便是希望之時。
##去瞭奧斯維辛纔特意看瞭這本書。。這些人對任何可能設法擺脫與他們相同命運的人都會心生怨恨,因為他們自己缺乏足夠的勇氣去冒險采取行動。而門格勒不過是個嚴守於醫學規則從而為自己的殘忍找到一點點慰藉的劊子手。
評分##第十二派遣隊反抗的史詩vs第十三派遣隊臨死時,那位宗教人物發齣的哀嚎:我們應該接受,順從去死,因為這就是上帝的安排。#201970
評分尼茲利醫生描述瞭集中營六種殺人方式:1.毒氣室,“不到5分鍾時間,所有人就都會死掉”;2.氯仿注射,心髒衰竭而猝死;3.後腦勺槍決,6毫米的子彈,直接射入脊髓,隻進不齣;4.露天焚屍場,先被槍決,無論死活,再被火燒;5.磷彈炸;6.火焰噴射器。其實還有一種間接殺人的方式:飢餓,非人勞役,食品與藥物短缺,等等,即使是最健康的人,隻需3-4個星期,也會從此倒地不起。以上。奧斯維辛。
評分##那雙眼睛好像在看我。
評分##很壓抑,因為可以代入我們的大屠殺。群眾是所有政治和戰爭的犧牲品啊。
評分##不管是在奧斯維辛還是在現代社會,人活著都是一場大逃亡。看書過程幾度不適,不推薦閱讀。
評分##傻逼一樣的序言
評分##這本書的特色在於,作者寫瞭火化場相關的內容,而關於火化場的內容少之又少,因為進去瞭就必定會死。在閱讀時我也有兩個疑問,一是為什麼有大批的猶太人選擇自動去死,為什麼隻有一支特遣隊選擇反抗?答案在序言裏談到,大概就是人的一種慣性所影響的吧,這種慣性從他們一開始不願遷移、一開始就選擇被帶上特定帽子就有瞭。二是作者幫助納粹醫生做種族實驗是否值得譴責呢?就如序言說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沒有瞭,但隻要那種置道德於不顧、單純追求職業技能和知識自豪感的態度仍然存在,我們就免不瞭再遭被傷害的命運,因為這種態度的核心是對生命可恥的無視。”很顯然,門格勒醫生就是這種無視生命的醫生,為瞭證明自己的僞科學,在許多特異猶太人身上做瞭更加慘絕人道的實驗。作者卻沒得選,他為瞭生存隻能這麼做。倘若我們置身於他的處境,又會如何?
評分##很多故事,我們都或多或少地聽過營中的殘忍絕望,一切惡劣的詞語堆砌齣來的似乎都在閱讀當中漸漸麻木,也許世界上會不斷地發生這樣的事情,人類無法改變,那麼就讓現在以謙卑慘痛的心來不斷記住他們,這世界上總有一批作傢隻靠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無需修飾無需費盡心機婉轉陳詞隻是口述,便足以尊重立於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