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奥斯维辛》畅销七十年、感动世界的经典之作。过去七十年间,关于集中营的上千份资料和图书陆续得以问世,这些书中,没有一本曾详细记述过火花场内每天都早发生的事情。原因很简单通往火化场的大门,就是通往死亡的大门。而尼兹利医生见证并得以幸存,差不多是个奇迹。拖过他独特的视角 ,我们还得以见证一个计划要延续千年、疯狂而自大的帝国,是如何慢慢走向解体的。尼兹利医生所展示的画面跨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抵达集中营后所做的“遴选”,到1944—1945年初的系统性灭绝行动,最后再到1945年冬标志纳粹从此走向分崩离析的噩梦版的大迁徙。本书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以第一手资料向我们表明那个“人间地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同时告诉所有读了这本书的人,命运会残酷地蹂躏我们,考验我们脆弱不堪的人性,让我们痛苦地做出攸关生死的抉择,但绝望之际便是希望之时。
##补标 2019年八月
评分##唯一一本看完了做噩梦的书唉
评分尼兹利医生描述了集中营六种杀人方式:1.毒气室,“不到5分钟时间,所有人就都会死掉”;2.氯仿注射,心脏衰竭而猝死;3.后脑勺枪决,6毫米的子弹,直接射入脊髓,只进不出;4.露天焚尸场,先被枪决,无论死活,再被火烧;5.磷弹炸;6.火焰喷射器。其实还有一种间接杀人的方式:饥饿,非人劳役,食品与药物短缺,等等,即使是最健康的人,只需3-4个星期,也会从此倒地不起。以上。奥斯维辛。
评分##第十二派遣队反抗的史诗vs第十三派遣队临死时,那位宗教人物发出的哀嚎:我们应该接受,顺从去死,因为这就是上帝的安排。#201970
评分##不管是在奥斯维辛还是在现代社会,人活着都是一场大逃亡。看书过程几度不适,不推荐阅读。
评分##作者是近距离接触门格勒的奥斯维辛幸存者
评分##第十二派遣队反抗的史诗vs第十三派遣队临死时,那位宗教人物发出的哀嚎:我们应该接受,顺从去死,因为这就是上帝的安排。#201970
评分##第十二派遣队反抗的史诗vs第十三派遣队临死时,那位宗教人物发出的哀嚎:我们应该接受,顺从去死,因为这就是上帝的安排。#201970
评分##傻逼一样的序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