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動車組噪聲控製技術
定價:89.00元
作者:李明高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1577904
字數:
頁碼:18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較為詳盡的介紹瞭動車組的結構和技術特點、動車組相關的噪聲概念、管理流程以及部件隔聲仿真與實驗室測試的基本方法、基於TWINS模型的輪軌噪聲仿真、車體的氣動噪聲仿真與模型風洞試驗驗證、綫路運行車內外噪聲評估一整套流程等。全書共分七章,內容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可作為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資料。本書可供軌道交通(鐵路)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使用教材。
目錄
前言
章 動車組技術特點1
1.1 高速動車組/軌道結構1
1.1.1 高速動車組組成1
1.1.2 軌道組成3
1.2 高速動車組聲源機理5
1.2.1 聲源構成5
1.2.2 聲源分布8
第2章 噪聲基本概念10
2.1 聲學常用術語及聲傳播特性10
2.1.1 聲壓級、聲強級、聲功率級10
2.1.2 氣流聲源分類12
2.1.3 聲波的衰減15
2.2 噪聲對人的影響及噪聲控製的一般原則17
2.2.1 噪聲的主觀評價17
2.2.2 噪聲的危害21
2.2.3 噪聲控製的一般原則22
第3章 動車組噪聲相關標準24
3.1 衛生環境噪聲標準24
3.2 高速動車組噪聲標準26
3.2.1 車內噪聲標準26
3.2.2 車外噪聲標準28
3.2.3 相鄰速度級噪聲差值28
3.2.4 靜置噪聲標準29
3.3 噪聲限值分析30
3.3.1 車內噪聲分析31
3.3.2 車外噪聲分析31
第4章 動車組噪聲控製管理流程35
4.1 噪聲控製管理的目的及意義35
4.2 噪聲控製管理的主要工作35
4.3 階段管理36
4.3.1 概念設計階段36
4.3.2 方案設計階段37
4.3.3 詳細設計階段38
4.3.4 樣車試製階段39
4.3.5 樣車試驗階段39
4.4 相關材料模闆39
第5章 動車組噪聲控製方法43
5.1 動車組低噪聲設計43
5.1.1 聲學總體指標的製定43
5.1.2 聲學指標優化44
5.1.3 內裝詳細設計45
5.2 列車關鍵部位噪聲優化46
5.2.1 動車空調係統的噪聲控製46
5.2.2 空調係統通風管道的消聲措施51
5.2.3 空調係統設備的振動控製52
5.2.4 風擋結構降噪設計63
5.2.5 受電弓氣動噪聲控製86
5.2.6 主斷器動作衝擊噪聲控製104
5.3 車內外噪聲預報107
5.3.1 基於試驗的隔聲量仿真模型修正108
5.3.2 輪軌噪聲計算研究121
5.3.3 氣動噪聲仿真計算實例130
5.3.4 車內外噪聲仿真預報137
第6章 動車組部件聲學性能測試151
6.1 隔聲技術151
6.1.1 隔聲原理151
6.1.2 隔聲測試方法152
6.2 吸聲技術154
6.2.1 吸聲評價方法155
6.2.2 吸聲材料參數特性155
6.2.3 吸聲係數測試方法158
6.3 設備聲功率測試方法159
6.3.1 混響室測試聲功率159
6.3.2 半消聲室測試聲功率161
第7章 動車組噪聲測試驗證163
7.1 基於試驗模型的氣動噪聲測試163
7.1.1 模型車及測試環境概述163
7.1.2 遠場噪聲及聲源識彆基本理論163
7.1.3 遠場測量數據結果分析167
7.2 車內外標準測點的頻譜特性分析169
7.2.1 車外噪聲聲源識彆169
7.2.2 車內噪聲頻譜特性分析179
參考文獻184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對“噪聲控製”這個詞有瞭全新的理解,不再僅僅是簡單的“關小聲音”那麼簡單。書中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瞭解到動車組在高速運行過程中,會産生各種復雜的聲學現象,而“噪聲控製”則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聲學材料”的介紹很感興趣,比如是否會介紹一些新型的吸音、隔音材料,以及它們在動車組上的具體應用。我很好奇,這些材料是如何做到既輕便又高效的?是否會有一些圖錶展示不同材料的吸聲性能,或者是在不同頻率下的降噪效果?此外,書中對“聲學模型”的介紹也讓我眼前一亮,這聽起來就像是在用數學和物理的語言來“預測”和“規避”噪音。對於我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視角,讓我得以窺探動車組背後不為人知的技術奧秘,也讓我對工程技術人員的智慧和匠心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有意思的,那種硬朗的金屬質感,加上一點科技藍的光澤,瞬間就吸引瞭我。我一直對高鐵這個龐大的交通係統充滿好奇,尤其是它運行時的那種靜謐與力量並存的感覺。總覺得能把這麼龐大的機械運行得如此平穩安靜,背後一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技術支撐。這本書的名字雖然有點技術性,但我相信它一定能解答我的一些疑問,比如,為什麼高鐵的運行聲音聽起來和其他火車不一樣?那種低沉而有規律的“呼嘯”聲,是否也隱藏著某種設計上的考量?我尤其好奇的是,在高速運行的過程中,那些可能産生的惱人噪音,是如何被“馴服”的。是采用瞭什麼特殊的材料?還是有什麼精密的隔音結構?這本書或許會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我們習以為常卻又充滿智慧的現代交通工具。我對書中關於“控製技術”的部分充滿瞭期待,這聽起來就像是在給高速列車“戴口罩”、“穿棉衣”,用一種巧妙的方式讓它在奔跑的同時,也能保持一份優雅和寜靜。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經常乘坐高鐵齣行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本“神秘麵紗揭開器”。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高鐵能在這麼快的速度下,依然保持車廂內的相對安靜?書中是否有提到一些創新性的設計,比如特殊的減振技術,或者是在車輪和軌道之間采用瞭什麼“秘密武器”來降低摩擦噪音?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某個動車組型號在噪聲控製方麵的突破性進展,或者是在某個城市地鐵綫路上應用的先進降噪技術。光聽名字就覺得很專業,但如果能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我想即使是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也能從中受益匪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啓發思考,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欣賞現代交通工具的智慧結晶。
評分這本《RT 動車組噪聲控製技術》真的打開瞭我對動車組世界的新認知。我一直以為,動車組的安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內部的裝修很豪華,座椅很舒適。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這背後其實是工程技術人員付齣的巨大努力。尤其是它提到的一些聲學原理和控製方法,雖然我有些地方理解起來比較吃力,但那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斷探索的精神,是能感受到的。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用圖解或者案例來解釋這些復雜的聲學概念的。比如,書中是否有展示動車組外部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如何通過優化外形來減少風噪聲?或者,對於車廂內部的隔音材料,是否會詳細介紹它們的材質、結構以及吸音原理?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技術的,更是在講述一個關於“靜”的藝術,如何用科學的力量,去追求一種極緻的舒適體驗。
評分最近有機會翻瞭翻這本書,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書裏的一些描述還是挺引人入勝的。尤其是關於動車組在不同運行場景下的聲音變化,比如進站、齣站、通過隧道,以及在開闊地帶疾馳時的聲音特寫,讓我覺得非常貼近實際。我一直覺得,一個好的交通工具,不僅僅是速度快、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它能帶給乘客舒適的體驗。而噪音,無疑是影響乘坐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原來解決噪音問題,並非是簡單的“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癥下藥”的策略。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各種噪音的來源,比如風噪、輪軌噪聲、機械振動等等,然後層層剝離,揭示齣它們是如何被逐一擊破的。這種抽絲剝繭式的講解方式,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既能滿足好奇心,又能學習到一些實用的知識,實在是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