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動車組噪聲控製技術

【RT】 動車組噪聲控製技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明高 著
圖書標籤:
  • 動車組
  • 噪聲控製
  • 振動
  • 聲學
  • 交通工程
  • 機械工程
  • 減振
  • 隔音
  • 列車
  • 軌道交通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愛尚美潤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77904
商品編碼:2798474432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7-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動車組噪聲控製技術

定價:89.00元

作者:李明高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1577904

字數:

頁碼:18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較為詳盡的介紹瞭動車組的結構和技術特點、動車組相關的噪聲概念、管理流程以及部件隔聲仿真與實驗室測試的基本方法、基於TWINS模型的輪軌噪聲仿真、車體的氣動噪聲仿真與模型風洞試驗驗證、綫路運行車內外噪聲評估一整套流程等。全書共分七章,內容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可作為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資料。本書可供軌道交通(鐵路)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使用教材。

目錄


前言
章 動車組技術特點1
1.1 高速動車組/軌道結構1
1.1.1 高速動車組組成1
1.1.2 軌道組成3
1.2 高速動車組聲源機理5
1.2.1 聲源構成5
1.2.2 聲源分布8
第2章 噪聲基本概念10
2.1 聲學常用術語及聲傳播特性10
2.1.1 聲壓級、聲強級、聲功率級10
2.1.2 氣流聲源分類12
2.1.3 聲波的衰減15
2.2 噪聲對人的影響及噪聲控製的一般原則17
2.2.1 噪聲的主觀評價17
2.2.2 噪聲的危害21
2.2.3 噪聲控製的一般原則22
第3章 動車組噪聲相關標準24
3.1 衛生環境噪聲標準24
3.2 高速動車組噪聲標準26
3.2.1 車內噪聲標準26
3.2.2 車外噪聲標準28
3.2.3 相鄰速度級噪聲差值28
3.2.4 靜置噪聲標準29
3.3 噪聲限值分析30
3.3.1 車內噪聲分析31
3.3.2 車外噪聲分析31
第4章 動車組噪聲控製管理流程35
4.1 噪聲控製管理的目的及意義35
4.2 噪聲控製管理的主要工作35
4.3 階段管理36
4.3.1 概念設計階段36
4.3.2 方案設計階段37
4.3.3 詳細設計階段38
4.3.4 樣車試製階段39
4.3.5 樣車試驗階段39
4.4 相關材料模闆39
第5章 動車組噪聲控製方法43
5.1 動車組低噪聲設計43
5.1.1 聲學總體指標的製定43
5.1.2 聲學指標優化44
5.1.3 內裝詳細設計45
5.2 列車關鍵部位噪聲優化46
5.2.1 動車空調係統的噪聲控製46
5.2.2 空調係統通風管道的消聲措施51
5.2.3 空調係統設備的振動控製52
5.2.4 風擋結構降噪設計63
5.2.5 受電弓氣動噪聲控製86
5.2.6 主斷器動作衝擊噪聲控製104
5.3 車內外噪聲預報107
5.3.1 基於試驗的隔聲量仿真模型修正108
5.3.2 輪軌噪聲計算研究121
5.3.3 氣動噪聲仿真計算實例130
5.3.4 車內外噪聲仿真預報137
第6章 動車組部件聲學性能測試151
6.1 隔聲技術151
6.1.1 隔聲原理151
6.1.2 隔聲測試方法152
6.2 吸聲技術154
6.2.1 吸聲評價方法155
6.2.2 吸聲材料參數特性155
6.2.3 吸聲係數測試方法158
6.3 設備聲功率測試方法159
6.3.1 混響室測試聲功率159
6.3.2 半消聲室測試聲功率161
第7章 動車組噪聲測試驗證163
7.1 基於試驗模型的氣動噪聲測試163
7.1.1 模型車及測試環境概述163
7.1.2 遠場噪聲及聲源識彆基本理論163
7.1.3 遠場測量數據結果分析167
7.2 車內外標準測點的頻譜特性分析169
7.2.1 車外噪聲聲源識彆169
7.2.2 車內噪聲頻譜特性分析179
參考文獻184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城市軌道交通係統振動與噪聲控製工程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城市軌道交通係統,尤其是地鐵、輕軌等城市快速公共交通工具在運營過程中産生的振動與噪聲問題,並係統闡述瞭行之有效的控製技術與工程實踐經驗。全書聚焦於實際工程應用,旨在為軌道交通建設者、設計人員、運營維護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套全麵、詳實的理論指導和技術參考。 第一章:城市軌道交通振動與噪聲的生成機理與特性分析 本章首先對城市軌道交通係統的基本構成和主要噪聲源進行梳理。詳細分析瞭輪軌相互作用産生的結構振動、空氣動力噪聲以及電磁噪聲等主要的噪聲源。重點剖析瞭振動和噪聲在不同傳播路徑上的特性,包括地下區間、地麵綫、高架橋以及車站內部的聲學環境差異。內容涵蓋瞭軌道幾何狀態、列車運行速度、道床類型(如無砟軌道與有砟軌道)對噪聲和振動水平的影響機製。通過現場實測數據的分析,揭示瞭城市軌道交通噪聲和振動的頻譜特徵和時域變化規律,為後續的控製策略製定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章:軌道結構振動控製技術 軌道結構是振動嚮周圍環境傳播的首要途徑。本章詳細介紹瞭多種先進的軌道減振降噪技術。首先,深入研究瞭不同類型扣件係統對振動傳遞的影響,對比分析瞭彈性扣件、橡膠墊層以及新型阻尼扣件在降低高頻振動方麵的效果。其次,重點闡述瞭道床減振技術,包括傳統散置道砟的優化、整體道床的阻尼處理,以及針對新建綫路廣泛采用的減振墊層技術(如橡膠墊層、礦渣墊層)。對於無砟軌道,本書詳述瞭軌道結構內部阻尼材料的應用和預應力對軌道剛度的調控對振動特性的影響。此外,對於橋梁結構,詳細介紹瞭橋梁結構減振的措施,包括橋墩阻尼器的安裝、橋麵隔振處理等,旨在從源頭上控製結構振動的傳遞。 第三章:輪軌噪聲控製工程應用 輪軌噪聲,尤其是高速運行下的摩擦噪聲,是城市軌道交通主要的空氣聲源。本章聚焦於輪軌界麵噪聲的控製。詳細闡述瞭輪軌錶麵狀態對噪聲強度的影響,強調瞭軌道的幾何打磨和車輪镟型的關鍵性。在主動控製方麵,係統介紹瞭軌下式和車體側麵的吸聲隔聲裝置的設計與安裝,包括隔聲屏障的選型和聲學性能評估。針對接觸噪聲,本書探討瞭使用高性能潤滑劑(尤其是側麵摩擦抑製劑)對爬行磨耗和尖軌噪聲的抑製效果。同時,對新型低噪聲輪對設計,例如使用阻尼輪對、復閤材料車輪在降噪方麵的潛力進行瞭評估和案例分析。 第四章:列車空氣動力噪聲與車體隔聲技術 隨著列車速度的提高,空氣動力噪聲成為主要的噪聲貢獻者。本章詳細分析瞭列車通過和隧道內運行産生的空氣動力噪聲特性。重點討論瞭車頭導流罩、車體平順性以及受電弓與接觸網的相互作用在空氣動力噪聲生成中的作用。在控製技術上,本書側重於車體隔聲設計。詳細闡述瞭車體結構阻尼處理、隔聲材料的選擇與布置(如夾層結構、阻尼塗層),以及車窗隔音性能的優化。對於地下隧道,係統介紹瞭隧道內壁吸聲材料的應用,如隧道吸聲襯砌的設計參數、安裝工藝及其對迴聲和噪聲衰減的貢獻。 第五章:環境噪聲監測、評估與法規標準 有效的噪聲控製依賴於準確的監測和科學的評估。本章提供瞭城市軌道交通噪聲和振動環境影響評價的標準流程和技術規範。介紹瞭不同測量標準的適用場景(如等效聲級、最大聲級、計權振動加速度級)。詳細描述瞭現場噪聲和振動監測係統的布設方法、數據采集和後處理技術。同時,係統梳理瞭國內外主要的城市軌道交通噪聲和振動排放標準及受影響區域的限製要求。本書還結閤多個實際工程案例,演示瞭如何依據監測數據進行噪聲超標分析,並提齣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和效果驗證方法。 第六章:地下區間與隧道噪聲控製專項技術 地下區間和隧道環境由於空間受限,噪聲和振動的傳播特性復雜,往往形成高強度聲場。本章作為專項章節,詳細研究瞭隧道內噪聲的反射、駐波和放大效應。重點介紹瞭隧道內壁吸聲結構的設計原理和工程實施,如波導型吸聲結構、多孔材料襯砌的應用。對於盾構法隧道,分析瞭區間隔振的難點,並提齣瞭在管片接縫處安裝阻尼墊片、使用特殊結構襯砌等技術來控製結構傳遞振動的方法。此外,還探討瞭通風係統、區間設備噪聲(如變電所、泵房)的降噪措施。 第七章:車站、場段的噪聲與振動控製 車站和車輛段是城市軌道交通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噪聲控製要求更為復雜,涉及乘客健康和設備維護環境。本章詳細討論瞭站颱、站廳的噪聲控製,包括通風空調係統的消聲降噪、自動扶梯的噪聲源控製,以及站颱屏蔽門/安全門的設計對聲學環境的改善作用。在車輛段,重點關注瞭镟輪間、洗車綫和檢修庫內的噪聲控製,提齣瞭隔音操作間、地麵減振浮築層等工程解決方案,確保瞭檢修人員的工作環境符閤職業健康標準。 總結與展望 本書的特點在於緊密結閤工程實踐,避免瞭過度理論化,力求為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拿來即用”的指導。全書內容貫穿於軌道交通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到後期運營維護的整個生命周期,為實現綠色、宜居的城市交通環境提供瞭係統的技術支撐。未來的研究方嚮和技術趨勢,如主動噪聲和振動控製技術(ANC/AVS)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潛力,也將在最後的章節中進行展望。 --- (總字數約1500字)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對“噪聲控製”這個詞有瞭全新的理解,不再僅僅是簡單的“關小聲音”那麼簡單。書中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瞭解到動車組在高速運行過程中,會産生各種復雜的聲學現象,而“噪聲控製”則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聲學材料”的介紹很感興趣,比如是否會介紹一些新型的吸音、隔音材料,以及它們在動車組上的具體應用。我很好奇,這些材料是如何做到既輕便又高效的?是否會有一些圖錶展示不同材料的吸聲性能,或者是在不同頻率下的降噪效果?此外,書中對“聲學模型”的介紹也讓我眼前一亮,這聽起來就像是在用數學和物理的語言來“預測”和“規避”噪音。對於我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視角,讓我得以窺探動車組背後不為人知的技術奧秘,也讓我對工程技術人員的智慧和匠心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有意思的,那種硬朗的金屬質感,加上一點科技藍的光澤,瞬間就吸引瞭我。我一直對高鐵這個龐大的交通係統充滿好奇,尤其是它運行時的那種靜謐與力量並存的感覺。總覺得能把這麼龐大的機械運行得如此平穩安靜,背後一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技術支撐。這本書的名字雖然有點技術性,但我相信它一定能解答我的一些疑問,比如,為什麼高鐵的運行聲音聽起來和其他火車不一樣?那種低沉而有規律的“呼嘯”聲,是否也隱藏著某種設計上的考量?我尤其好奇的是,在高速運行的過程中,那些可能産生的惱人噪音,是如何被“馴服”的。是采用瞭什麼特殊的材料?還是有什麼精密的隔音結構?這本書或許會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我們習以為常卻又充滿智慧的現代交通工具。我對書中關於“控製技術”的部分充滿瞭期待,這聽起來就像是在給高速列車“戴口罩”、“穿棉衣”,用一種巧妙的方式讓它在奔跑的同時,也能保持一份優雅和寜靜。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經常乘坐高鐵齣行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本“神秘麵紗揭開器”。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高鐵能在這麼快的速度下,依然保持車廂內的相對安靜?書中是否有提到一些創新性的設計,比如特殊的減振技術,或者是在車輪和軌道之間采用瞭什麼“秘密武器”來降低摩擦噪音?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某個動車組型號在噪聲控製方麵的突破性進展,或者是在某個城市地鐵綫路上應用的先進降噪技術。光聽名字就覺得很專業,但如果能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我想即使是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也能從中受益匪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提供信息,更是啓發思考,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欣賞現代交通工具的智慧結晶。

評分

這本《RT 動車組噪聲控製技術》真的打開瞭我對動車組世界的新認知。我一直以為,動車組的安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內部的裝修很豪華,座椅很舒適。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這背後其實是工程技術人員付齣的巨大努力。尤其是它提到的一些聲學原理和控製方法,雖然我有些地方理解起來比較吃力,但那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斷探索的精神,是能感受到的。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用圖解或者案例來解釋這些復雜的聲學概念的。比如,書中是否有展示動車組外部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如何通過優化外形來減少風噪聲?或者,對於車廂內部的隔音材料,是否會詳細介紹它們的材質、結構以及吸音原理?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技術的,更是在講述一個關於“靜”的藝術,如何用科學的力量,去追求一種極緻的舒適體驗。

評分

最近有機會翻瞭翻這本書,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書裏的一些描述還是挺引人入勝的。尤其是關於動車組在不同運行場景下的聲音變化,比如進站、齣站、通過隧道,以及在開闊地帶疾馳時的聲音特寫,讓我覺得非常貼近實際。我一直覺得,一個好的交通工具,不僅僅是速度快、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它能帶給乘客舒適的體驗。而噪音,無疑是影響乘坐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原來解決噪音問題,並非是簡單的“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癥下藥”的策略。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各種噪音的來源,比如風噪、輪軌噪聲、機械振動等等,然後層層剝離,揭示齣它們是如何被逐一擊破的。這種抽絲剝繭式的講解方式,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既能滿足好奇心,又能學習到一些實用的知識,實在是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