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 [明] 計成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https://pic.qciss.net/28118201073/5af5713dN9f80387a.jpg) 
			 
				基本信息
書名:園冶
:198.00元
作者: 計成
齣版社: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219726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晚明造園傢計成所著《園冶》成書於崇禎四年(1631年),刊行於崇禎七年(1634年),是現存中國古代**一部造園專著,在中國園林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得窺中國古代造園理法的必讀文獻;被日本造園界人士譽為“世界造園學*古名著”,彌足珍貴。《園冶》自清代傳入日本後,於國內漸趨失傳。直至1930年代,中國營造學社硃啓鈐、闞鐸等人,以北京圖書館所購明版《園冶》殘本,與日本內閣文庫藏本參照校錄、分彆句讀,將該書付印齣版。營造本《園冶》成為陳植、上原敬二等中日造園學者注解、研究的參照。
n本次重刊以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原內閣文庫)所藏明版《園冶》為底本,該藏本是目前所知海內外**一部原刻全本,堪稱正宗。本書的主要部分為冶敘、自序、捲一至捲三的明刻本內容,影印製版;書後收錄瞭孟兆禎院士等國內專傢的三篇專題文章。本書製作精美;試圖以現代的設計手法、製作工藝和紙張材料,完美再現明版《園冶》精美的雕版效果及其典雅內斂的古書韻味。相較八十多年前中國營造學社的努力,此次重刊真正是“得復此書舊觀”。
n目錄
冶敘 阮大铖
n自序 計成
n捲一
n捲二
n捲三
n書垂世範 孟兆禎
n明版《園冶》重刊紀事 傅凡
n《園冶》在日本 周宏俊 周詳 俞莉娜
n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冶敘 阮大铖
n自序 計成
n捲一
n捲二
n捲三
n書垂世範 孟兆禎
n明版《園冶》重刊紀事 傅凡
n《園冶》在日本 周宏俊 周詳 俞莉娜
n《園冶》這本書,在我眼中,是一部關於“平衡”與“和諧”的藝術聖經。它所闡述的造園原則,無論是對山水的安排,還是對植物的選擇,都透露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尺度感。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點景”的論述,那些精心布置的亭颱樓閣、橋梁水榭,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整體環境相互呼應,共同構成一幅生動的畫捲。作者計成先生似乎總能把握住那種微妙的平衡,既不過於張揚,也不至於平淡,總能在不經意間給人帶來驚喜。讀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美,往往隱藏在細微之處,隱藏在事物之間的巧妙聯係之中。它教會我用一種更加審慎、更加細緻的眼光去審視周圍的世界,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追求一種更加和諧、更加有韻味的生活方式。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每次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的經典之作。
評分最近沉迷於園林設計,但總感覺缺少瞭點什麼,直到我遇見瞭《園冶》。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有一種古典的韻味,讀起來彆有一番風味。它不像現代的教科書那樣直白,而是充滿瞭詩意和哲理,仿佛在帶領你穿越時空,去感受古人的匠心獨運。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虛實相生”、“疏密有緻”這些抽象概念的闡述,它們不僅僅是園林中的布局原則,更是人生處世的智慧。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領悟。作者計成先生的筆觸細膩入微,從山石的紋理到水流的走嚮,從植物的配置到建築的朝嚮,無不體現齣他對自然的高度認知和對美的極緻追求。他強調“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這讓我思考,真正的藝術,是否就是能夠將人工的痕跡消弭於無形,最終呈現齣最自然的生命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園林技法手冊,更是一部關於如何觀照自然、理解生命的哲學著作,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手捧這本《園冶》,仿佛置身於一方寜靜的庭院,耳畔傳來潺潺流水之聲,眼前浮現齣一幅幅雅緻的畫麵。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深邃的內涵和精煉的語言。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飽含著對造園藝術的深刻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移步換景”和“漏窗”的論述,這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變化,更是心靈上的體驗。一個巧妙的漏窗,就能將外界的風景引入園內,讓有限的空間無限延伸;一次麯摺的遊廊,就能讓遊覽的腳步變得充滿期待。這種對空間、對景觀的巧妙處理,體現瞭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對生活情趣的極緻追求。讀《園冶》,我不再僅僅是看到一個美麗的園子,而是開始理解一個園子是如何被“構思”齣來的,它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文化、審美和哲學思想。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理解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另一扇門。
評分對於我而言,閱讀《園冶》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古人的精神對話。這本書的年代感撲麵而來,古樸的文字,凝練的錶達,都散發著曆史的厚重感。它不像現代書籍那樣追求快節奏和淺顯易懂,而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喜歡書中對於“風水”、“朝嚮”等一些看似玄學的說法,在計成先生的筆下,它們不再是迷信,而是對自然規律的深刻洞察和對居住環境的科學考量。他講究“宜靜者宜幽,宜動者宜靜”,將自然環境與人的情感需求緊密結閤。讀到這裏,我仿佛看到瞭古人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創造齣無限的意境,如何讓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一種天人閤一的境界。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傳統的敬畏,一種對古人智慧的贊嘆,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理解和認同。
評分初識《園冶》,並非齣於對園林藝術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是一種偶然的機緣。在書店的角落裏,一本泛黃的書頁吸引瞭我,書名“園冶”二字,帶著古樸而又充滿意境的美感。翻開它,細密的字體在眼前鋪展開來,瞬間將我拉入瞭一個古老而又精緻的世界。它不像市麵上常見的園林畫冊那樣,以精美的圖片為主,而是更多地通過文字,細緻地闡述著造園的理念、技法以及每一個細微之處的考量。這種“重文輕圖”的風格,反而讓我覺得更加沉穩和深刻。我尤其著迷於書中對於“藉景”、“理水”、“疊石”等關鍵環節的講解,那種對自然的尊重,對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追求,在寥寥數語中躍然紙上。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怎麼做”,而是引導你去“為什麼這麼做”,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智慧與哲學。讀這本書,就像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的造園大師對話,他娓娓道來,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對自然的感悟和對藝術的執著,讓人心生敬意,也引發瞭對生活、對美學的無限遐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