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书籍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

正版书籍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熙武 高建立,沈金梅 著
图书标签:
  • 卫生陶瓷
  • 陶瓷原料
  • 泥釉料
  • 配方
  • 无机材料
  • 材料科技
  • 陶瓷材料
  • 配方技术
  • 工业陶瓷
  • 材料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渊清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3386
商品编码:28175826930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
作者 徐熙武 高建立,沈金梅
定价 88.0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313386
出版日期 2018-04-01
字数 398
页码 249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卫生陶瓷及其生产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了与卫生陶瓷原料相关的地质、矿物、采矿、选矿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第3章讲述了卫生陶瓷原料的分类、各种坯釉用原料及辅助材料。第4章介绍了卫生陶瓷生产中所涉及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矿物组成测定方法、陶瓷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坯釉原料性能测定方法及原料入厂质量测定方法。第5章讲述了坯釉配方中相关的基础计算、坯釉的性能要求、坯釉配方确定方法及其生产中的维护。《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可供从事卫生陶瓷生产的操作者、技术人员、管理者参考,也可供陶瓷专业的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参考。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1绪论



2矿物基础

2.1地质、矿物、岩石、矿床004

2.1.1地质区分004

2.1.2矿物分类005

2.1.3岩石分类及特性010

2.1.4矿床020

2.2矿物的一般性质022

2.2.1矿物的内部结构和晶体形态022

2.2.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和物理性质023

2.3硅酸盐陶瓷矿物027

2.4矿产的勘察、采矿、选矿031

2.4.1矿产的勘察031

2.4.2试样选取033

2.4.3矿量计算034

2.4.4采矿035

2.4.5选矿036



3卫生陶瓷原料

3.1坯体原料051

3.1.1塑性原料051

3.1.2半塑性原料076

3.1.3非可塑性原料080

3.1.4成品泥088

3.2釉用原料088

3.2.1釉用矿物原料089

3.2.2釉用化工原料091

3.2.3乳浊剂092

3.2.4熔块094

3.2.5色料094

3.3添加剂098

3.3.1坯用添加剂098

3.3.2釉用添加剂100

3.3.3其他陶瓷添加剂103

3.4标准化原料103

3.4.1苏州土104

3.4.2界牌土104

3.4.3广东省某公司系列黏土产品105

3.4.4广东省另一公司系列黏土产品107

3.5低质原料的开发利用108

3.5.1介福土现状109

3.5.2应用研究与开发111

3.5.3建设水洗瓷土生产线113

3.5.4实现多赢113

3.6各产瓷区原料114

3.6.1唐山瓷区114

3.6.2广东佛山瓷区115

3.6.3广东潮州瓷区116

3.6.4福建瓷区116

3.6.5河南瓷区117

3.6.6代表原料的主要物理性能118



4试验测定

4.1化学分析120

4.1.1化学组成分析120

4.1.2工业用水分析125

4.2矿物组成分析和显微结构的观察125

4.2.1偏光显微镜分析125

4.2.2电子显微镜分析126

4.2.3热分析127

4.2.4X射线衍射分析130

4.2.5红外光谱分析131

4.3陶瓷材料性能的测试132

4.3.1光学性能的测定132

4.3.2力学性能的测定133

4.3.3热学性能的测定137

4.3.4化学稳定性能的测定141

4.3.5吸水率的测定142

4.3.6耐污染性能的测定144

4.4坯釉原料性能的测试144

4.4.1坯用原料及泥浆性能测定144

4.4.2釉浆性能的测定154

4.5原料入厂质量测定157

4.5.1坯用原料入厂质量测定项目158

4.5.2釉用原料入厂质量测定项目160

4.5.3石膏入厂质量测定项目160



5坯釉料配方的确定与维护

5.1基础计算164

5.1.1湿含量及其换算164

5.1.2化学组成中的烧失量及计算164

5.1.3坯釉料组成的表示方法165

5.1.4化学组成与摩尔分数的换算170

5.1.5物质的量组成换算成实验式170

5.1.6坯料的常用性能计算171

5.1.7釉料的常用性能计算182

5.2坯料配方的基本要求186

5.2.1卫生陶瓷质量标准的要求186

5.2.2生产工艺的要求187

5.2.3稳定性的要求189

5.2.4经济性的要求190

5.2.5环保的要求190

5.2.6关于坯体的白度190

5.3坯料配方的确定191

5.3.1坯料配方的发展情况191

5.3.2原料、辅料的选定193

5.3.3设计配方201

5.3.4配方的试验203

5.4坯料配方的维护208

5.4.1原料变化的把握与管理208

5.4.2配方性能变化时的调整209

5.4.3季节变化的对策213

5.5釉料配方的基本要求214

5.5.1使用功能的要求214

5.5.2卫生陶瓷质量标准的要求215

5.5.3生产工艺的要求215

5.5.4选择原料、辅料的要求217

5.6釉料配方的确定218

5.6.1釉料配方的发展情况218

5.6.2原料、辅料的准备219

5.6.3釉料配方的设计223

5.6.4配方参考实例232

5.7釉料配方的维护与升级换代233

5.7.1釉料配方的维护233

5.7.2釉料配方的升级换代233



附录

附录1我国陶瓷工业常用黏土的化学组成235

附录2国际标准组织推荐的筛网系列(ISO/R 565—1972)239

附录3各种筛网对照240

附录4测温锥的软化温度与锥号对照241

附录5卫生陶瓷常用国家和行业标准目录242

附录6陶瓷工业常用烟煤组成(工业分析)举例243

附录7常用煤气的化学组成分析举例243

附录8国产轻柴油规格244

附录9国产重柴油规格244

附录10我国部分天然气组成(体积分数)244

附录11常用液化组成(体积分数)245

附录12液化组分和性能数据245

附录13陶瓷工业常用典型焦炉煤气基本数据245

附录14陶瓷工业常用典型水煤气基本数据246

附录15我国部分无烟煤及焦炭典型气化数据246

附录16部分适用于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烟煤的基本数据246

附录17陶瓷窑炉窑墙外表面与空气(静止)的传热系数247

附录18水玻璃的成分与密度的关系247

附录19窑炉烧成火焰颜色与温度对照248

附录20常用陶瓷泥浆固体含量与浓度、相对密度换算表(20℃)248



参考文献249


   编辑推荐
《卫生陶瓷原料与配方》一书内容原创、真实,很多宝贵的配方来自生产一线,极具参考价值。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序言
暂无相关内容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正版书籍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之外的,详细的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全球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与风险韧性构建》 图书简介 核心主题: 本书深入剖析了当代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以及构建有效风险韧性的战略框架。它不仅是理论指导,更是面向实践的行动指南,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士驾驭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运营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同步提升。 第一部分:全球供应链的重塑与新范式 当前,地缘政治冲突、极端气候事件以及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冲击着传统的线性供应链模式。本书首先界定了“全球供应链2.0”的特征,即从传统的成本最小化向敏捷性、可视化和可持续性驱动的范式转变。 本部分详细考察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化与“近岸外包”(Nearshoring)趋势。我们不再仅仅关注最低的劳动力成本,而是转向“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的全面评估,其中包含了运输时间、政治风险溢价和环境合规成本。书中引入了“弹性网络设计模型”,通过多层次的供应源布局(Primary, Secondary, Contingency)来量化不同风险情景下的供应保障能力。 第二部分:数字化驱动的供应链透明度与协同 数字化是构建现代供应链韧性的基石。本书聚焦于驱动这场变革的几项核心技术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实际应用。 1. 物联网(IoT)与实时可见性: 阐述了传感器技术如何实现对货物位置、状态(温度、湿度、振动)的实时监控。书中提供了详细案例,说明如何利用IoT数据流来预测交货延误,并自动触发预警和替代方案的执行,从而将“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干预”。 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潜力: 探讨了区块链在提升供应链信任度和可追溯性方面的独特优势。重点分析了其在原产地证明、知识产权保护和合规性审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通过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自动化执行支付和清关流程,极大缩短交易周期。 3. 人工智能(AI)与预测性分析: 这是供应链决策优化的核心。本书深入讲解了机器学习模型在需求预测、库存优化(特别是针对生命周期短的产品)以及物流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特别关注“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在模拟供应链瓶颈和测试不同恢复策略方面的强大功能。 第三部分:风险韧性构建的战略框架 韧性(Resilience)并非仅仅是冗余(Redundancy),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动态的恢复能力。本书提出了一个“三维韧性模型”: 结构韧性(Structural Resilience): 涉及供应链网络的物理布局,包括多源采购策略、关键节点的缓冲库存(Safety Stock Optimization)以及跨业务单元的资源共享机制。 信息韧性(Informational Resilience): 强调端到端的快速信息流通和准确性。书中提出了“信息黑洞识别与消除”的流程,确保管理层能及时获取到准确的“战场信息”。 组织韧性(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关注人才与文化。讨论了如何建立跨职能的风险管理团队,并推行“快速学习”的文化,确保组织能从中断事件中吸取教训并迅速调整操作规程。 第四部分:可持续发展与伦理责任的深度融合 在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消费者监督下,可持续性已成为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指标嵌入到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中。 1. 循环供应链设计: 详细介绍了“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的设计理念如何影响原料采购、产品设计、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以及废弃物处理。重点分析了“产品即服务”(PaaS)模式下,企业如何通过掌握产品回收权来提升材料利用率。 2. 供应商社会责任审计: 超越了简单的合规检查,本书提供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会风险预警机制,用于识别潜在的劳工风险或不道德采购行为,确保供应链的“社会许可证”稳固。 结论:面向未来的供应链领导力 本书最后总结道,未来的供应链领导者必须具备系统思维、技术素养和危机处理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而是企业整体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采纳本书提出的框架和工具,企业可以建立起一个既能应对突发冲击,又能持续驱动价值创造的现代化全球供应链。 目标读者: 供应链总监、采购经理、物流运营负责人、战略规划师、应用供应链技术的IT专业人士,以及商学院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正版书籍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的书,我最近刚好入手,本来是抱着学习一下卫生陶瓷领域的基础知识,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颖的配方思路。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涵盖面确实很广,从最基础的原料特性,到复杂的泥釉料配方设计,再到更宏观的无机材料和材料科技的最新发展,都给出了详细的介绍。 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不同矿物原料在烧制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的分析,讲解得非常深入透彻。比如,书中花了很大篇幅介绍石英、长石、黏土等主要原料的成分、结构以及它们对陶瓷坯体和釉面的影响。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不同的配方会产生如此差异化的结果,也对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和调整原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于一些细微的原料颗粒大小、纯度差异如何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 另外,关于泥釉料的配方设计部分,这本书提供的例子非常丰富,而且很多都是行业内常用的经典配方。它不仅仅给出了数字,更重要的是解释了每个组分在配方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比例来达到特定的性能要求,比如釉面的光泽度、白度、抗刮擦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等。这一点对于我这样需要不断优化产品配方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价值了。我甚至可以直接套用一些配方,再根据实际情况微调,就能很快地做出符合要求的样品,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 这本书在材料科技的宏观视角上也给了我不少启发。它不仅关注卫生陶瓷本身,还将这个领域置于整个无机材料科学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书中提到了很多前沿的材料研究方向,比如纳米材料在陶瓷领域的应用、生物陶瓷的发展趋势、以及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等等。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与整个材料科学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有了更广泛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非常扎实的专业技术文献,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对于从事卫生陶瓷生产、研发、设计以及相关材料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脉络。虽然内容比较学术化,但如果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收获一定会非常大。

评分

最近因为工作需要,我一直在寻找关于卫生陶瓷技术方面的权威书籍。这本《正版书籍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吸引了我,它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专业和全面。拿到书后,发现内容果然名不虚传,既有基础理论的深度,也有实际应用的广度。 我最先阅读的部分是关于陶瓷原料的特性分析。书中对各种长石、石英、高岭土等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粒度分布、以及在高温下的反应行为。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原料纯度对烧结过程影响的论述,以及杂质元素如何可能引入釉面的缺陷。这一点对于我优化原料选择和质量控制很有指导意义。 在泥釉料配方方面,这本书给出了非常系统性的讲解。它不仅仅是罗列配方,更重要的是解释了每个组分在配方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组分比例来控制产品的性能。我学习到了如何设计不同熔点的釉料,如何选择合适的着色剂来获得丰富的色彩,以及如何控制釉面的光泽度和白度。书中还提供了一些解决常见釉面问题的案例分析,这对于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排查非常有价值。 另外,这本书将卫生陶瓷置于整个无机材料科学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讨论,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它介绍了许多与陶瓷相关的先进无机材料,比如氧化锆、氮化硅等工程陶瓷,以及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书中还探讨了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些前沿趋势,比如功能性无机材料、纳米材料在陶瓷中的应用等。这让我对整个材料科学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厚重、专业且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它内容翔实,逻辑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卫生陶瓷行业,或者在相关领域进行研发和生产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它能够帮助读者构建坚实的知识基础,解决实际问题,并激发创新思维。

评分

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关于卫生陶瓷釉面质量的问题,所以就想找一本更专业、更深入的书籍来系统地学习一下。这本《正版书籍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恰好符合我的需求。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尽,涵盖了从最基础的原料到复杂的配方设计,再到更广阔的材料科学理论。 书中关于原料的部分,尤其吸引我的是对各种矿物质性质的细致剖析。比如,它详细介绍了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等元素在陶瓷材料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坯体的强度、密度和烧结性能。我还学到了如何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来表征原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这对于我理解原料的内在规律非常有帮助。 关于泥釉料的配方设计,这本书给出了非常多的实用案例和理论指导。我特别喜欢它对各种添加剂功能和使用量的详细说明。例如,它解释了分散剂如何改善泥浆的可塑性和流变性,消泡剂如何去除泥浆中的气泡,以及增塑剂如何提高坯体的强度。我还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烧成气氛和温度来选择合适的釉料组分,以达到预期的釉面效果。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如何解决釉面针孔、砂眼等缺陷。 除了具体的配方技术,这本书还对无机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它提到了许多前沿的研究领域,比如纳米陶瓷的制备和应用、智能陶瓷材料的发展、以及3D打印陶瓷技术等。这些内容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意识到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它不仅是关于卫生陶瓷,更是关于整个无机材料领域的前沿知识。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拥有的专业参考书。它的内容非常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对于需要深入了解卫生陶瓷生产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或者对材料科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为未来的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灵感。

评分

我之前买过一本关于建材材料的书,但感觉写得比较浅显,所以这次特意找了这本《正版书籍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希望能挖到点干货。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有条理,从最基础的原料知识讲起,一步步深入到复杂的配方技术和更广阔的材料科学领域。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不同黏土矿物的详细介绍。书中不仅列举了蒙脱石、高岭土、伊利石等主要黏土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在成型、干燥和烧结过程中的行为差异。特别是对黏土塑性、干燥收缩率以及烧结温度的讲解,让我对如何选择合适的黏土来优化坯体性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还学到了如何通过控制黏土的细度和杂质含量来改善产品的质量。 另一个让我非常受益的部分是关于釉料的组成和功能。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釉料的常见组分,如熔剂、瘠性原料、着色剂、消光剂等,还详细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作用机理。我之前总觉得釉料的配制是个经验活,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科学的原理。例如,书中对不同熔剂(如长石、滑石、硼砂)在降低釉料熔点、提高釉面光泽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还讲了如何通过调整配方来控制釉面的热膨胀系数,防止釉裂。 此外,这本书还拓展了我对无机材料科学的认知。它不仅仅局限于卫生陶瓷,而是将陶瓷材料置于更广泛的无机材料体系中进行探讨。书中提到了一些新型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比如先进的陶瓷复合材料、功能性无机粉体等。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直接用于卫生陶瓷生产,但能够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思考未来可能的创新方向。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有分量的专业书籍。它内容翔实,逻辑严谨,对于从事卫生陶瓷生产和研发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实用的技术方法,并且能够对行业发展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关注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尤其是那些能够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这本《正版书籍 卫生陶瓷原料与泥釉料配方;无机材料;材料科技》听起来就非常有吸引力,涵盖了原料、配方到更广泛的材料科技。 这本书在原料分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深入探讨了不同矿物原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我学到了如何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粒径分布等多个维度去理解原料,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来选择最优的原料组合。书中对一些特殊原料的介绍,比如锆英石、钛白粉等,也让我对提升卫生陶瓷的白度和光泽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泥釉料配方这一块,这本书更是我的“宝藏”。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些经典的配方,更重要的是详细解释了每个组分的功能和协同作用。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烧成温度、气氛以及预期的产品性能来设计釉料配方。书中对各种添加剂(如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等)的详细讲解,也帮助我更有效地控制泥浆的流变性,提高成型效率,减少废品率。 除了卫生陶瓷的专业领域,这本书还拓展了我对无机材料科学的视野。它介绍了一些先进的无机材料,例如陶瓷基复合材料、纳米陶瓷粉体等,以及它们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端应用。这让我意识到,材料科学的发展是无限的,也让我对未来的技术创新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非常扎实、前沿的专业著作。它内容丰富,逻辑性强,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也有实用的技术指导。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卫生陶瓷技术,或者对无机材料科学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它能够帮助读者提升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