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雷丁大学、美术学院、国际文字设计协会联合推荐。荷兰设计师扬?米登多普,解读大量文字设计案例,让你迅速掌握文字的塑造方法。
书名:文本造型
定价:168.00元
作者:扬米登多普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04
页码:18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75138
"荷兰设计师扬?米登多普,用30多个国际设计师的设计案例,让你迅速掌握文本造型的秘密!
★ 文字设计的院校英国雷丁大学、中国艺术院校学府央美,以及世界字体组织国际文字设计协会联合推荐。由适逢央美百年华诞,这本书的推出也是这所百年老校对全社会的又一次贡献。
★ 文字被工具化的时代,却鲜少有人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字体?如何在页面上组织文本?如何引导读者的视线?如何增强阅读体验?
★ 文字的原始形态就是意象,是直观的传达视觉体验的图形,每一种字体都有其内在的筋骨和脉络,扬?米登多普使用大量设计案例,关注阅读者的视觉诉求,拆解文字内部关联,让你迅速掌握文字形态的塑造方法。
★ 字体产业化后,文字设计相关的学术类书籍的需求大幅提升。这套书聚焦于拉丁文,具有欧洲人的视角,也涵盖了对学生和人士适用的基本知识。加深他们对文字设计的理解,同时弥补了文字设计经典版书的匮乏。
★ 本书简洁、均衡地涵盖了文字设计领域的知识,清晰的阐述与精心设置的重要细节都彰显了扬?米登多普的素养,兼具易读性及性。既可以从头至尾阅读,又可以选择某一页深入阅读;既可以在正文旁边观看图片,也可以沿着信息性标题翻看图片。
★ 本书的主编刘钊博士,为央美设计学科培养的首位博士毕业生,方向为文字设计。多年来致力于文字设计的研究、教育和设计。现担央美中国文字艺术设计研究center副主任,国际文字设计协会(ATypI)中国国家代表。
"
"在人人都是文字排版设计师的今天,每天使用电脑的人们经常要面临不同字体和版式的选择。然而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字体、如何在页面上组织文本、如何引导读者的视线、如何增强人们的阅读体验。文本造型的秘密是什么?字体排印也要有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吗?如何运用空间错觉和四维空间?技术与字体又有怎样的关联?
在本书中,荷兰字体设计师扬?米登多普列举大量国际设计师的经典案例,详细阐释关于阅读行为与设计诉求、空间布局、字体选择、设计策略、设计理念、技术可行性与技术挑战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更有扬?米登多普对字体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他文字本身,强调语言与设计的协作,通过文本“造型”,形成崭新的、内容丰富的、层次多样的视觉呈现,为我们解读西方字体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可靠的视角,也为文本设计理念提供了的传播途径。
"
"这些单词毫无意义…… 12
易读性: 设计对阵科学 14
文字设计和设计师的作用 16
视觉修辞 18
阅读的模式 20
一连串想法:沉浸于文本中 22
导航:引导读者 24
筹划读者的体验 26
用字体来诱导:包装 28
用字体来诱导:封面 30
企业形象,企业设计 32
信息设计,为您效劳 34
为网页做设计 36
为艺术而艺术:给文字设计爱好者的产品 38
控制画布 42
模块化和效率 44
神圣的比例 46
书籍设计的秘密原则 48
观察网格系统 50
网格的类型 52
暴露网格的意义 54
网页中的网格 56
关于选择字体的思索 60
正文字体和展示字体:面包与黄油 62
字体、一套字体、字体家族、字符集、字体格式 64
字体家族成员 66
真假意大利斜体 68
解剖字体:衬线与干树枝 70
字体的对比 72
字体分类 74
通过书写工具来分类 76
旧瓶装新酒 78
古登堡之前的“字体” 80
断笔手写体(黑体) 82
文艺复兴人文体:坚不可摧的范本 84
的笔画粗细对比 86
文字设计的噪音 88
主要类型:商业美术、现代主义、装饰艺术 90
字体和绘写文字的模块化 92
那种瑞士风格的感觉 94
无衬线字体的解放 96
正文字体:更新 98
视觉尺寸:量身定做的字体 100
选择字体 102
字体的组合 104
不用现有字体也能做出“字体” 106
手写体:字体还是绘写文字?108
寻找与购买字体 110
屏幕上的字体:一些确凿的事实 112
年度网络字体 114
设计策略
和概念
使文本看起来正确 118
段落设计 120
对齐 122
连字符与齐行 123
识别章节与段落 124
首字母 125
字母与单词、黑与白 126
微调标题字 127
间距:字距与字偶间距 128
视觉矫正 129
OpenType 字体的功能和特征 130
小型大写字母 132
连字 &c.; 134
花式书写笔形、装饰笔形、起笔和收笔 135
拉丁文的标点符号 136
连字符、破折号、空格符 – ? 及更多的符号! 137
各种数字 138
根据情况调整 140
小字号和窄字体 141
文字设计与好创意 144
风格与立场 146
参考、模仿、恶搞 148
标志策略 150
企业字体 152
材质与三维 154
空间的错觉 156
四维空间 158
手工制作的诱惑 160
文字设计的技术简史 164
五个世纪的文字排版 166
加快印刷速度 168
利用光来排版 170
人人都能用的展示字体 171
技术发展的利弊 172
数字时代的字体:我们需要更多的字体吗?173
参考书籍与延伸阅读 174
设计师及设计公司的图录索引 175
"
"扬?米登多普(Jan Middendorp)
自由编辑、作家、设计师和策展人。出生于荷兰,任职于德国柏林的白湖艺术学院(Wei?ensee Art College)和安特卫普的普朗坦字体学院(the Plantin In itute of Typography),还曾经担任委内瑞拉梅里达(Mérida)的客座、阿联酋迪拜美国大学的客座和比利时跟特(Ghent)圣卢卡斯大学的客座。
作为字体与应用设计专家,扬?米登多普不仅担任字体界知名企业FontShop 和MyFonts 的顾问,在过去十五年里,他还撰写并参与著作《荷兰字体》(Dut Type, 2004)、《字体导航》(Type Navigator, 2011)和《手工做字》(Hand to Type, 2012)等知名的平面设计和字体设计书籍。扬?米登多普还常常为世界知名的杂志撰写关于字体设计方面的文章,包括伦敦的Eye 杂志、布拉格的Typo 杂志、巴黎的Etapes 杂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tipoGrafica 杂志和阿姆斯特丹的Items 等。
"
"
《文本造型》值得一读,它涵盖很广,书中的插图和独特文本涉及文字设计的方方面面。本书成功地将易读性和性结合起来,对学生和设计师而言是颇具价值的著作,也是设计师值得珍藏的作品。
——英国雷丁大学字体与文字编排设计系主任 格里?利奥尼达斯(Gerry Leonidas)
我很喜欢扬?米登多普在书中把“ Typography”描述为文本“造型”。当设计师将文本、图形与图表、色彩等不同元素整合在一起时,就是在为文本造型,在赋予文本形象和生命力,给予文本传播的力量,并为读者带来视觉上的盛宴。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是主动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排版师。
——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 王 敏
人类通过阅读和观看形流和知识积累,而良好的文本视觉设计则帮助阅读者清晰、、便捷地理解内容。《文本造型》便是这样一本具有实操性的设计书籍,从了解字体、选择字体、文字排印和设计理念等角度深入浅出地予以论述,对学习文本编排的学生有着的指导意义。
——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周至禹
扬?米登多普围绕着“文本”这一概念,精心建构了独特的章节论述体例,使其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性工具书,为人们理解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字编排和平面设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与支点。用大量案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平面设计历史中多样的代表性观点,并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上下联结中,展现出扬?米登多普自己的见解。
——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教师、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硕士 吴 帆
这是一本关于怎样使用字体的书。要更好地了解字体就字体本身,将其当作视觉环境构造的“砖块”来审视,这是《文本造型》一书所包含的深意。在关注字体的同时,扬?米登多普更关注字体的实际应用,通过直观的案例解读,为人们呈现了字体应用中的“罪”与“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设计过程中的“规范”问题。这种可供开放讨论的“规范”成为解读西方字体的另一个视角,有助于我们轻松地从更加本质的层面学习相关字体知识。
——字体设计师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学术委员 李少波
本书阐释了我所说的“文本造型”的技巧,也称为“排印设计”:设计书籍、杂志、包装、海报时,做出选择并找到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内容和设计,被选作中国学生和年轻设计师的教材,并以适当的方式来呈现,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认同。
——扬?米登多普
"
"对一件平面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和功能性而言,选择字体是至关重要的。但永远不要忘记,字体只是许多因素中的一种。选择经过证明的、有名气的字体并不会保证有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反过来说也是正确的。运用一款平庸的字体创作出令人心悦诚服的设计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除了字体的因素之外,平面产品的感染力还要依赖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这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文本造型的专职从业者都应该对字体的属性了若指掌。这里我指的不仅是字体的美学效果—它们好看吗?—还有更次的东西。通常字体的技术特点,即技术参数,是决定在特定项目中使用这种字体或字体家族与否的关键。这款字体有充足的字重吗,如适用于醒目标题的细体或粗体?有没有适合设置表格的等宽数字,或者适合字母缩略词—比如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小型大写字母?它们使用的是能与Windows和Mac 系统兼容的OpenType 格式的字体吗?
这款字体的常规字重对小字号来讲足够坚实吗?或者这样说,由于其细微部分在小字号下或从深色背景中反白时可能会变得看不见,字体的对比度会不会过于强烈?这款字体是否带有专门设计的连体字母和备选字母组合,来帮助设计师创作壮观的标题?
在15 年前,配备齐全的(正文)字体还很有限,而现在则有数以百计经过精心设计且价格合理的字体家族,为文字设计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性。
“就是要无趣的字体,求你了”
总之,要求苛刻的文字设计师在今天有大量可供他们使用的字体。除了精致的正文字体之外,还有成千上万款能使设计作品脱颖而出的、迷人的、富有戏剧性的或强有力的展示字体。而且,每天都有新的字体发布。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优美的字体。在当代平面设计中,也有一个相反的趋势:对“无个性”字体的强烈偏好。许多设计师在概念上倾向于认为,想法比文字设计细节重要1 000倍;他们觉得所有对完美排版和传统技巧的关注都是夸张的,是一种盲目崇拜。他们更喜欢没什么含义的字体,这些字体是如此之熟悉,以至于我们几乎把它们视为“未经过设计”的字体。Helvetica、Times New Roman 和DIN 就是这样的字体。在荷兰,像米克?格里岑(Mieke Gerritzen)或因特内申纳尔?耶塞特(International Jetset)这样的设计师,他们职业生涯的大部分阶段几乎完全依靠Helvetica及类似的字体。把名录和文化活动印刷品中的字体设置为Times,在当下是非常时髦的(这种趋势大约始于10 年前),而在数码字体出现的初期,这种选择被认为是相当懒惰但的解决方案。
这已经成为荷兰和英国的平面设计界里一个相当明显的悖论。由于工艺上的技巧、精致的品位和创新的想法,年轻的字体设计师享有全世界的赞美,但是跟他们同时代的平面设计师优先考虑的是其他的方面,而且倾向于使用设计于20 世纪中期没有特色的字体或没有额外
成本、随操作系统绑定的字体。
这两种方法都稳固地深植于各自的国际传统。在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诸如荷兰的扬?范?克林彭(Jan Van Krimpen)和英国的埃里克?吉尔(Eric Gill)这样的设计师,创作了极其精致的字体,这在经典的绘写文字风格中属于国际性的创新。这一“现代的传统主义”的发展恰好迎来了一种更为激进的文字设计风格,这种式样受到诸如风格派和结构主义等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在荷兰,这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是皮特?茨瓦特(Piet Zwart),2000 年,他被宣布为荷兰的“世纪设计大师”。皮特?茨瓦特支持一种不允许存在任何无用之物的稀疏的文字设计风格。他在1930 年写道(全部使用小写字母做示范):“华丽又古旧的中世纪字体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我们需要更多率的字体……趣味性越少,文字设计上的用处就越多。字体的历史意味越少,它的趣味性就会越少,它和20 世纪精确而紧张的精神就会更为相关。”由于当时理想的现代字体还没被创作出来,皮特?茨瓦特更喜欢19 世纪晚期不加修饰的无衬线字体— grotesques。这种字体在当时仍被称为“古董”。
直到1945 年之后,瑞士和法国的设计师才制作出茨瓦特梦寐以求的字体。这些字体以19 世纪的grotesques 字体为基础,但更冷漠,更理性,更精确。Helvetica 是这些“精确”字体中为成功的。这款字体立即被皮特?茨瓦特的战后继承者,以及他的“实用主义”伙伴—如阿姆斯特丹的维姆?克鲁韦尔和米兰、纽约的马西莫?维格纳利—所拥戴。像因特内申纳尔?耶塞特这样的设计师,是受到他们精神指引的年轻一代。
这本书的购买体验本身就很有趣,但抛开外在的营销策略,其内容深度绝对是顶级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最后几章中对“可维护性”和“未来兼容性”的探讨。在当今快速迭代的数字环境中,一个造型精美的文本设计如果难以适应未来的设备升级或新的交互模式,那么它的价值就会迅速衰减。米登多普提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框架,用于评估文本设计的“生命周期价值”,这对于长期项目管理至关重要。他强调,真正的文本造型大师,不仅要关注当前屏幕上的完美呈现,更要为文本的“流变性”打下坚实的基础。书中对字体授权和版权在造型应用中的限制也有着非常中肯和实用的分析,这在很多纯艺术层面的设计书籍中是看不到的。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将艺术性、技术规范与商业现实进行高度融合的著作。它没有给我们提供一堆即插即用的模板,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而灵活的思维工具,让我们能够独立、批判性地去面对每一个新的文本造型挑战。读完它,你不会觉得自己掌握了多少固定招式,但你会确信自己已经理解了文本造型的底层逻辑和永恒的原则。
评分老实说,我对“包邮”这个书名感到非常困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出版社为了促销而起的噱头,但读完前三章后,我明白了这其中深藏的哲学意味。米登多普似乎在用一种非常后现代的手法来探讨“交付”与“获取”的关系。文本造型,在这个语境下,不再是孤立的技艺,而是关于如何将信息以“零摩擦”的方式送达接收者心中的过程。书中有一部分深入探讨了“语境依赖性设计”,即文本的外观和结构必须根据其出现的具体场景——无论是嘈杂的社交媒体信息流,还是严肃的学术报告——进行彻底的重塑。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可扫描性”的强调,他详细论证了现代读者如何通过“Z”字形或“F”字形路径快速浏览信息,并提出了许多反直觉的设计建议,比如在某些情况下,牺牲句子的完整性来换取强烈的视觉锚点,以确保关键信息能被瞬间捕捉。这种“高效的妥协”在传统设计理论中往往被视为禁忌,但米登多普却将其提升到了战略层面。这本书的行文风格也很有特点,它不像一本刻板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与你进行一场深入的、充满洞见的对话,时不时冒出一些尖锐的行业观察,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同时又感到后背发凉——原来我们过去犯了那么多基础性的错误。
评分这本关于文本造型的著作,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将枯燥的排版规范提升到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扬·米登多普的叙事功力令人叹服,他没有停留在“如何做”,而是深入挖掘了“为什么必须这样做”。书中对“视觉层次的道德责任”的探讨,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他尖锐地指出,一个设计不良的界面或文档,本质上是对用户时间的盗窃,是对信息获取平等机会的潜在阻碍。他举了一个关于政府公共信息发布的案例,通过对比两种完全不同的字体和布局方案,清晰地展示了如何通过不当的造型选择,无意中将特定人群排斥在信息之外。这种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视觉艺术范畴。此外,作者对新兴技术如动态字体和响应式排版的分析也极其到位,他预见到未来文本将是流动的、可塑的,设计者必须学会与算法共舞,而非仅仅是固定的模板使用者。阅读过程像是一场思维的体操,迫使我不断地校准自己对“美观”和“有效”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我感觉自己的设计肌肉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评分这本《包邮 文本造型》初读时,我本以为会是一本专注于传统排版和印刷工艺的专业书籍,毕竟“文本造型”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古典的美学意味。然而,阅读下去,我发现作者扬·米登多普(Jan Middendorp)的视角远比我想象的要开阔和现代得多。他并没有沉溺于过去那些精美的衬线字体或是复杂的版式设计,而是将“造型”这个概念延伸到了数字时代,探讨了信息如何以更具策略性、更贴合用户体验的方式被呈现出来。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留白”的重新诠释,米登多普认为,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中,留白不再仅仅是视觉上的休息区,而是一种主动的信息过滤机制,是构建用户注意力的重要“容器”。书中对不同媒介间文本处理差异的分析尤其精彩,比如屏幕阅读和印刷阅读在认知负荷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如何通过微小的调整,比如行高、字偶距的细微变化,来显著提升阅读的效率和愉悦感。读完后,我立刻对日常使用的App界面和邮件排版产生了全新的审视角度,感觉自己像是被授予了一把解构视觉噪音的钥匙。这本书对于那些身处信息设计前沿,却又对传统美学有所敬畏的年轻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份极具启发性的参考指南,它平衡了技术理性与艺术感性,让人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忘文本作为人类交流核心载体的温度。
评分我向来觉得文本设计这块领域有些陈旧,总觉得它被限制在印刷品的黄金比例和网格系统里出不来,但《包邮 文本造型》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米登多普的笔触非常灵活,他似乎拥有跨越世纪的视野,能将文艺复兴时期手抄本的精妙与现代网页的交互逻辑无缝对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对“暗示性排版”的阐述,即如何利用字体的不规则变化(例如,刻意制造的轻微不对称、微妙的基线跳跃)来模拟人类口语中的强调或停顿,从而赋予静态文本以动态的“声调”。这种细腻的把控,使得文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而成为了情感的共鸣器。书中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从标志性的音乐专辑封面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软件用户界面,作者的解读总是那么一针见血,直指核心的设计意图。读这本书,就像是拥有了一副X光眼镜,能穿透各种花哨的视觉效果,直接看到设计师最初想要传达的那份“心意”。对于那些渴望让自己的作品拥有更深层次感染力的创作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上上之选,它教你如何“倾听”文本,而不是仅仅“看见”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