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MACD指标的用法为核心,既兼顾基础理论,又精讲实战案例,*后结合多种技术分析方法诠释指标的综合运用之道。 全书内容共分10章。*1章首先阐述股市的波动原理,介绍MACD指标的调用方法、基础理论、交易策略等;*2∽6章为全书核心,以大量案例深入剖析MACD指标的各种实战用法,包括指标原理、研判核心、波段买卖点、柱线交易法等;第7∽10章为综合性内容,结合量价、均线、KDJ等指标细致讲解技术分析的进阶运用方法,并全面诠释捕获牛股的MACD指标形态及MACD交易系统的构筑方法。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力求帮助投资者系统地应用MACD指标开展高成功率的实战交易。
杨金 1998年进入股市,经历过波澜壮阔的牛市,也经历过哀鸿遍野的熊市。参与过期货、外汇、股票等多种金融投资产品。了解大资金的运作,擅长以精简、浅显易懂的语言论述股票、期货市场难以理解的术语、实务。通过对投资理论的深刻把握及多年实战经验的积累,对于指标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形态分析法、量价分析法等都有独特的交易方法与技巧。 著有股票畅销书《从零开始学炒股:新手入门、大智慧详解、买卖之道》《从零开始学筹码分布: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从零开始学量价分析: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等。
技术分析投资新手入门 炒股票理财操盘实战 波段交易指标精讲 趋势买入卖出技法指南 玩转MACD指标 透视股市波动原理 掌握背离技术要点 打造短中长交易系统 实现超预期幅度获利交易
第 1章 透视股市波动原理
1.1 MACD 波浪特征 / 2
1.1.1 MACD 的诞生 / 2
1.1.2 主图与副图指标 / 4
1.1.3 软件调用指标 / 5
1.1.4 峰与谷的波浪特征 / 9
1.2 牛熊交替的运行格局 / 10
1.2.1 大起大落,波动前行 / 10
1.2.2 二八分化,市场风格 / 11
1.2.3 热点题材,板块轮动 / 13
1.2.4 涨停突破,龙头启动 / 13
1.2.5 风格切换,强者恒强 / 15
1.3 趋势运行规律——道氏理论 / 16
1.3.1 道氏理论的诞生 / 16
1.3.2 市场的三个运行级别 / 17
1.3.3 升势、跌势的三阶段划分法 / 19
1.3.4 成交量对趋势的验证作用 / 19
1.3.5 趋势的惯性及反转信号 / 19
1.3.6 道氏理论的不足 / 20
1.4 波浪运动原理——波浪理论 / 21
1.4.1 波浪理论的诞生 / 21
1.4.2 八浪循环的运动方式 / 22
1.4.3 推动浪与调整浪 / 24
1.4.4 四条数浪规则 / 25
1.4.5 波浪理论的不足 / 26
1.5 波段交易策略 / 27
1.5.1 波段交易的必要性 / 27
1.5.2 量价波段模式 / 27
1.5.3 指标波段模式 / 29
1.5.4 波段的选股模式 / 30
1.5.5 江恩28 条买卖规则 / 34
第 2章 MACD 指标基本原理与架构
2.1 指标分析法简介 / 37
2.1.1 了解技术指标 / 37
2.1.2 技术指标的分类 / 38
2.2 持仓成本与均线 / 42
2.2.1 市场成本与趋势 / 42
2.2.2 什么是均线 / 44
2.2.3 均线的计算方法 / 44
2.2.4 均线的基本特点 / 45
2.3 MACD 指标原理与计算过程 / 46
2.3.1 均线的“离—合”特性 / 46
2.3.2 MACD 指标原理 / 48
2.3.3 MACD 指标构成 / 48
2.3.4 MACD 指标计算过程 / 48
2.4 系统化使用MACD 指标 / 50
2.4.1 结合量价验证交易 / 50
2.4.2 结合均线顺势交易 / 52
2.4.3 结合K 线、分时图进行交易 / 53
2.4.4 结合消息、题材进行交易 / 54
2.4.5 从主力的角度来分析 / 56
2.4.6 搜索指标特定形态股 / 57
第3章 MACD 指标研判核心
3.1 交叉:波段点 / 60
3.1.1 金叉 / 61
3.1.2 死叉 / 63
3.1.3 二度交叉 / 64
3.2 黏合:方向选择 / 65
3.2.1 零轴附近的黏合 / 65
3.2.2 远离零轴的黏合 / 67
3.3 拐点:多空格局 / 68
3.3.1 上行下拐 / 69
3.3.2 下行上拐 / 70
3.4 位置:趋势性 / 71
3.4.1 零轴支撑 / 72
3.4.2 零轴压制 / 73
3.4.3 辨识整理区 / 74
3.4.4 反向破位 / 75
3.5 升降:**端运行 / 76
3.5.1 **端高点 / 77
3.5.2 **端低点 / 78
3.5.3 延伸点 / 79
3.6 背离:反转区 / 81
3.6.1 底背离 / 82
3.6.2 顶背离 / 83
3.6.3 假背离 / 84
第4章 MACD 波段买入技术
4.1 零轴附近买入技术 / 88
4.1.1 突破金叉回踩DEA / 89
4.1.2 震荡背离二金叉和震荡同步二金叉 / 90
4.1.3 同步缓升二金叉 / 92
4.1.4 先黏合后金叉突破 / 93
4.2 零轴上方买入技术 / 94
4.2.1 二次金叉回踩突破点 / 94
4.2.2 缓升中的突破金叉 / 95
4.2.3 突破点未齐降假死叉 / 96
4.3 零轴下方买入技术 / 97
4.3.1 低位金叉回踩DEA / 98
4.3.2 低点交叉平行缓升 / 100
4.3.3 整理急跌二金叉 / 101
4.4 波动形态买入技术 / 103
4.4.1 大波浪时间角度对称性 / 103
4.4.2 DIFF 头肩底反转 / 104
4.5 **端行情买入技术 / 106
4.5.1 连板后急速回踩DEA / 106
4.5.2 低点峰值后价格探新低 / 108
第5章 MACD 波段卖出技术
5.1 零轴附近卖出技术 / 110
5.1.1 同步缓跌双死叉 / 111
5.1.2 反弹滞涨黏合死叉 / 111
5.1.3 滞涨区的急速回落 / 112
5.2 零轴下方卖出技术 / 113
5.2.1 整理区指标持续下行 / 113
5.2.2 反弹点指标黏合 / 114
5.3 零轴上方卖出技术 / 115
5.3.1 宽幅震荡双死叉 / 116
5.3.2 高点交叉平行下滑 / 116
5.3.3 指标下滑遇阻DEA / 117
5.3.4 震荡突破指标迟滞 / 118
5.3.5 整理区间长期黏合 / 119
5.4 形态波动卖出技术 / 120
5.4.1 DIFF 线大“V”对称性 / 120
5.4.2 高点延展的下降浪 / 121
5.4.3 DIFF 线M 顶背离 / 122
5.4.4 上升三浪节节高 / 123
5.5 **端行情卖出技术 / 125
5.5.1 同步飙升的峰值点 / 125
5.5.2 零轴起向下发散 / 127
5.5.3 长期平台突破峰值减半 / 128
5.5.4 背离价格的天量红柱线 / 128
第6章 MACD 柱线交易技术
6.1 柱线伸缩买入技术 / 131
6.1.1 柱线市场含义 / 131
6.1.2 回调后绿柱线缩短 / 132
6.1.3 回调时红柱线缩短 / 133
6.1.4 整理区红柱线缓缓放出 / 134
6.2 柱线伸缩卖出技术 / 135
6.2.1 快速递增的巨量红柱线 / 135
6.2.2 震荡突破红柱线缩短 / 136
6.2.3 创新高红柱线收缩 / 138
6.2.4 整理中的柱价背离 / 138
6.3 柱线面积买入技术 / 139
6.3.1 什么是柱线面积 / 139
6.3.2 震荡区的红绿柱线面积比 / 140
6.3.3 起涨前的山堆式蓄势 / 141
6.3.4 高频的红柱线形态 / 142
6.4 柱线面积卖出技术 / 143
6.4.1 回调企稳大柱面 / 143
6.4.2 滞涨回落绿柱 / 144
6.4.3 上穿零轴矩形红柱 / 145
6.5 柱线双峰交易技术 / 147
6.5.1 两波快速下跌短绿柱 / 147
6.5.2 一波式下跌后峰大于前峰 / 149
6.5.3 上穿零轴红双峰 / 150
6.5.4 两波快速上涨短红柱 / 151
6.5.5 一波式上涨后峰大于前峰 / 152
第7章 “MACD+ 量价”实战分析
7.1 量价基础知识介绍 / 155
7.1.1 成交量的市场内涵 / 156
7.1.2 实施量价分析的关注要点 / 158
7.1.3 量价分析思路 / 160
7.2 基础量能形态介绍 / 161
7.2.1 温和放量 / 161
7.2.2 堆量 / 162
7.2.3 凸量 / 163
7.2.4 断层式巨量 / 166
7.2.5 缩量(平量)攀升 / 167
7.2.6 极度缩量点 / 169
7.2.7 缩量平台 / 170
7.3 凸量与MACD / 173
7.3.1 凸量突破整理红柱线收缩 / 173
7.3.2 收缩柱放量阴线 / 174
7.3.3 断层式放量上涨的卖点 / 175
7.4 连续放量与MACD / 176
7.4.1 递增放量与柱线峰值 / 176
7.4.2 放量滞涨区红柱线收缩 / 178
7.4.3 放量死叉缩量反弹 / 179
7.5 缩量整理与MACD / 180
7.5.1 回调式企稳区金叉 / 180
7.5.2 强缩量区低位金叉上扬 / 181
7.5.3 密集区整理DIFF 线上跃 / 182
7.5.4 递减量能红柱线收缩 / 183
第8章 “MACD+ 均线/KDJ”实战分析
8.1 均线的研判方法 / 186
8.1.1 透过排列看多空格局 / 187
8.1.2 格兰维尔均线交易法则 / 190
8.1.3 关注MA5 与MA30(或MA60) / 192
8.2 波段点结合MA13 用法 / 193
8.2.1 低点金叉回踩形态 / 193
8.2.2 回调中股价回踩MA13 / 194
8.2.3 跌破MA13 指标反弹遇阻 / 195
8.3 转向点结合MA60 用法 / 196
8.3.1 上穿零轴与突破MA60 / 196
8.3.2 下穿零轴与跌破MA60 / 197
8.3.3 指标黏合据MA60 测方向 / 198
8.4 KDJ 指标原理及用法 / 200
8.4.1 KDJ 指标设计原理 / 200
8.4.2 KDJ 指标优势 / 201
8.4.3 指标计算及指标线含义 / 202
8.4.4 超买超卖用法 / 203
8.4.5 指标线交叉用法 / 204
8.5 结合KDJ 指标运用MACD 指标 / 206
8.5.1 KDJ 指标交叉的&先性 / 206
8.5.2 结合KDJ 指标把握方向 / 207
第9章 结合MACD 指标捕捉牛股
9.1 低位长期震荡蓄势 / 210
9.1.1 形态及含义 / 210
9.1.2 实盘案例跟踪 / 211
9.1.3 交易思路与策略 / 211
9.2 大波段同步收敛 / 212
9.2.1 形态及含义 / 212
9.2.2 实盘案例跟踪 / 212
9.2.3 交易思路与策略 / 213
9.3 整理区大跃升二度翻红 / 214
9.3.1 形态及含义 / 214
9.3.2 实盘案例跟踪 / 215
9.3.3 交易思路与策略 / 216
9.4 反转沿MA5 的单日下跌 / 217
9.4.1 形态及含义 / 217
9.4.2 实盘案例跟踪 / 217
9.4.3 交易思路与策略 / 218
9.5 形态开阔的低点三金叉 / 219
9.5.1 形态及含义 / 219
9.5.2 实盘案例跟踪 / 219
9.5.3 交易思路与策略 / 220
9.6 周线放量金叉回踩DEA / 220
9.6.1 形态及含义 / 220
9.6.2 实盘案例跟踪 / 221
9.6.3 交易思路与策略 / 221
第 10章 打造MACD 交易系统
10.1 交易的原则、策略 / 224
10.1.1 加仓点和减仓点 / 225
10.1.2 止损点和止盈点 / 227
10.1.3 顺势交易的策略 / 228
10.1.4 综合分析的策略 / 228
10.1.5 现金为王的策略 / 229
10.1.6 提升交易素质 / 229
10.2 短线交易系统 / 231
10.2.1 结合柱线伸缩控制仓位 / 231
10.2.2 结合整理中柱线面积控制仓位 / 232
10.2.3 结合DIFF 走平控制仓位 / 233
10.2.4 结合异常量能控制仓位 / 234
10.3 中长线交易系统 / 235
10.3.1 双高点死叉减仓法 / 236
10.3.2 DEA 阻力判断反弹法 / 237
10.3.3 二次死叉反转下行 / 238
10.3.4 二次金叉反转上攻 / 238
10.3.5 震荡格局的柱线面积 / 239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技术指标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与盘口信息相互印证,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在阅读“盘口分析”章节时,我才真正理解了“挂单”和“成交”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博弈。作者将MACD指标的信号与盘口细微的变化联系起来,比如在MACD即将形成金叉时,盘口是否有大单悄然吸筹,或者在MACD发出卖出信号时,盘口是否有恐慌性抛盘出现。这种融会贯通的分析方法,让我感觉眼前一亮。这本书对于“A股买卖点实战”的指导,也更加贴近实战,不像一些书籍那样只是给出理想化的图例。作者通过分享真实的交易案例,展示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运用MACD和盘口分析来找到那些真正具有确定性的买卖点,规避那些容易被套牢的陷阱。我感觉自己对于“读懂”市场,又前进了一大步。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作者以一种非常直观且实用的方式,将MACD这一经典技术指标的深层奥秘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之前对MACD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一些基础的定义和形态上,比如金叉死叉,但这本书则深入剖析了MACD背后的交易逻辑,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股市中,利用它来捕捉稍纵即逝的短线机会。作者并没有罗列一堆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实盘案例,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MACD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如何根据盘口信息来印证MACD的信号。尤其是关于“盘口分析”的部分,这正是我一直想要深入学习的,很多时候MACD发出信号,但盘口却未必配合,这本书就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于“看懂”市场语言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被动地等待指标的出现,而是能够主动地去解读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书中对于A股买卖点的实战指导也相当到位,结合了MACD和盘口分析,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且可操作的交易框架,让我对未来的短线操盘更有信心。
评分我一直觉得炒股是一个既需要理论支撑,又需要丰富实战经验的领域,而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那种简单地教你“买入”、“卖出”的速成手册,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作者在讲解MACD时,并没有回避其局限性,而是坦率地指出了它可能出现的“假信号”,并提供了过滤和确认这些信号的方法。这让我觉得作者非常专业且负责任。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将MACD与盘口分析紧密结合,这是很多同类书籍容易忽略的关键点。我一直认为,MACD这类滞后指标需要结合前端的盘口信息来验证,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作者通过对不同价位、不同交易量下的委托盘、成交盘的解读,以及MACD信号的相互验证,让我能更准确地判断市场意图。书中关于“A股买卖点实战”的部分,更是干货满满,那些结合图表和具体案例的讲解,仿佛把我带入了真实的交易场景,让我能身临其境地去学习如何做出明智的交易决策。
评分我一直认为,股票投资是一场与人性的博弈,而技术分析则是观察和理解这场博弈的有力工具。这本书在MACD的讲解上,超越了我之前接触过的任何一本教材。它不仅仅是教你识别MACD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去理解MACD背后的“交易心理”和“市场资金流”。在“短线操盘”的部分,我学到了如何在快节奏的市场中,运用MACD和盘口信息来做出果断的决策,同时又不会因为情绪而冲动交易。书中关于“盘口分析”的细致讲解,让我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委托买卖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从这些细节中捕捉到市场的真实意图。最令我欣喜的是,在“A股买卖点实战”这一章节,作者将前面所讲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了串联和应用。这些案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作者在真实交易中遇到的情况,并给出了清晰的应对方案,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投资者建立一种“交易思维”,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些“交易技巧”。作者在讲解MACD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看图识形态”的层面,而是挖掘了MACD背后所蕴含的量价关系和市场博弈的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短线操盘”的论述,它并不是鼓吹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强调了风险控制和交易纪律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分析MACD在不同周期下的表现,以及结合盘口出现的买卖力量对比,来指导读者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高效的交易决策。读到关于“A股买卖点实战”的部分,我更是如获至宝。书中提供的实战方法,都紧密联系着实际市场情况,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空洞感。作者用清晰的语言和详实的图例,将复杂的交易过程变得易于理解,让我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买卖信号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对于我这样还在摸索阶段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