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TB 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 | |
| ISBN: | 151134379 |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7月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字: | 63页/55千字 | |
| 定价: | 15.00 | 
一直以来,对于铁路防雷接地这类专业领域,我总是觉得有些遥不可及。直到我翻阅了《TB 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这本书,才发现原来这些复杂的工程技术,也可以被如此清晰、有条理地呈现出来。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工程实践。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接地体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介绍。例如,书中详细比较了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以及网状接地体的优缺点,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了推荐方案。在施工细节方面,书中对接地体的埋设深度、间距、连接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并且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清晰地理解。这本书还对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而且,书中还强调了防雷接地系统的长期监测和维护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这本书无疑为铁路防雷接地工程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在铁路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我非常庆幸能够接触到《TB 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这本书。它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到具体的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再到后期的维护管理,几乎涵盖了铁路防雷接地工程的全过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类风险评估的详尽阐述。它指导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铁路的等级和重要性,来评估雷击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防雷接地设计方案。书中提供的各种图表和表格,也极大地简化了我们的设计工作,使我们能够快速地查阅到所需的设计参数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书中关于施工质量控制的规定也非常严格,从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到接地体之间的连接,都有明确的要求,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接地系统的定期检测和维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这对于保障铁路防雷接地系统的长期有效性至关重要。
评分我最近深入研究了《TB 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这部著作,感觉它对于提升铁路工程的电气安全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充实,不仅涵盖了基础的雷电物理学原理,还深入探讨了雷电对铁路设备和运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电磁脉冲、感应雷等。在设计理念方面,它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将防雷和接地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书中提供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例如,在计算接地网的等效接地电阻时,书中提供了多种计算公式,并考虑了土壤电阻率、接地体形状和埋设深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在施工层面,这本书同样给出了详尽的指导。它详细说明了不同接地体(如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的安装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和验收。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变电站、信号系统、接触网等关键铁路设施的防雷接地设计方案,这些都是保障铁路正常运行的生命线。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如何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铁路防雷接地系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认识到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操作对于整体效果的重要性。
评分这本《TB 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对我来说,简直是铁路工程领域里的一盏明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复杂的防雷接地问题,尤其是铁路这种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行业,稍有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困惑。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像是一部详尽的操作指南,将看似深奥的防雷接地理论,通过清晰的图表、严谨的公式以及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变得易于理解和执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类型铁路线路(如高铁、普速铁路)的防雷接地设计差异化处理的阐述。例如,对于可能遭受强雷击的地区,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接闪器类型、计算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以及防雷区划分的原则。此外,书中对于接地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极为细致,甚至连一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比如接地线的连接方式、防腐蚀处理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铁路防雷接地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让我在面对实际项目时,更加有底气,也能够更有效地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
评分《TB 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的“学习宝典”。作为一名对铁路建设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铁路系统庞大而精密的防雷接地工程感到好奇。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为我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堆砌,而是用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示和案例,来解释复杂的工程原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如何处理铁路沿线高耸的接触网立柱、信号塔等易受雷击的结构,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这些结构需要特别的防雷保护,还详细说明了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接闪器、接地体,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尺寸和布置。此外,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接地网的连续性和低阻抗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多种实现方法。我甚至还了解到,书中还对不同土壤介质下的接地效果进行了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改进接地体材料或增加接地体数量来降低接地电阻。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铁路防雷接地工程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铁路建设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