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六本)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火气体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消防

常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六本)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火气体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消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消防
  • 消防设计
  • 建筑防火
  • GB50016-2014
  • 气体灭火
  • 火灾报警
  • 消防规范
  • 建筑设计
  • 防火规范
  • 消防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四川新宏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500162014
商品编码:28510408633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   (2018年版 市场价:  158元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   印次:1
内容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厂房 2 仓库3 民用建筑 4 甲乙丙累液体储罐 5 可燃、助燃砌体储罐区 6 可燃材料堆场 7 城市交通隧道,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2015-05-01实施。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厂房和仓库
4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5 民用建筑
6 建筑构造
7 灭火救援设施
8 消防设施的设置
9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0 电气
11 木结构建筑
12 城市交通隧道
附录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   
作者:
市场价:   44元
ISBN号:   1580242298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32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页数:218
  实施时间:2015-10   印次:1   字数:188千字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研究、制造、设计和维护管理的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研究、制造、教学、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参考了国外先进标准,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民用、市政等建设工程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参数 

4 消防水源 

5 供水设施 

6 给水形式

7 消火栓系统 

8 管网 

9 消防排水 

10 水力计算 

11 控制与操作 

12 施工 

13 系统调试与验收 

14 维护管理 

附录A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分部、分项工程规划

附录B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附录C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附录D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

附录E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附录F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验收缺陷项目划分 

附录G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市场价:  48.00
ISBN号: 155182.0150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简装   开本:32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页数:150
  实施时间:2018-01-01   印次:1   字数:127千字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3 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

4 系统基本要求

5 设计基本参数

6 系统组件

7 喷头布置

8 管 道

9 水力计算

10 供 水

11 操作与控制

12 局部应用系统

附录A 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分类

附录B 塑料、橡胶的分类

附录C 当量长度表

附录D 减压孔板的局部阻力系数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 
作者:
市场价:   17元
ISBN号:   1580058·740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内容简介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由公安部负责主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自2006年5月1日起实施,编号为GB 50370-2005。其中有2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是一项新的国家标准,共分6章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要求、系统组件、操作与控制、安全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七氟丙烷、IG541混合气体和热气溶胶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设计要求
4 系统组件
5 操作与控制
6 安全要求
附录A 灭火浓度和惰化浓度
附录B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附录C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
附录E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压力系数和密度系数
附录F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
附录G 无毒性反应(NOAEL)、有毒性反应(LOAFL)浓度和灭火剂技术性能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从基础到精深 本书旨在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指导体系。本书内容涵盖了现代建筑工程从基础准备、主体结构施工、专业系统安装到最终竣工验收的完整流程,重点聚焦于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 第一部分:工程准备与基础处理 1. 施工组织与前期策划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启动阶段的关键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化、施工总体方案的制定原则(强调资源优化配置和风险预控),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重点解析了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早期介入,如何辅助进行三维碰撞检查、工程量精确统计及施工进度的动态模拟,为后续施工的精准执行打下坚实基础。 2. 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 地基处理是决定建筑稳定性的生命线。本章深入探讨了各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方法。内容覆盖了浅基础(如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的配筋构造与模板支撑技术;深基础(如桩基础、沉井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预应力管桩的沉桩控制、摩擦桩的承载力验证标准、以及超深基坑支护结构(如地下连续墙、SMW工法)的监测与安全控制要点。此外,对地基处理技术如高压旋喷灌浆、搅拌桩法进行了详尽的性能分析与适用性比较。 3. 土方工程与地下室施工 针对超深基坑的开挖与回填,本书提供了精细化的施工技术指导。详细介绍了土方放坡系数的确定依据、监测点布设与数据解读。地下室防水工程是本章的重中之重,系统阐述了刚性防水(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柔性防水(如TPO/PVC/沥青类卷材的搭接与收口工艺)以及复合防水体系的构造节点处理,特别是对穿墙套管、设备基础等薄弱环节的加强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 --- 第二部分: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4. 钢筋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本书强调钢筋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和承载能力。内容不仅限于国家标准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的施工控制,更深入探讨了预应力钢筋的张拉与锚固技术,高强度钢筋(如HRB600)的加工与连接规范,以及钢筋网络化施工管理系统(如使用RFID技术追踪钢筋加工批次和安装位置)的应用。 5. 模板与脚手架工程 模板支撑系统是高大模板工程安全风险的关键点。本章详细解读了现行规范中关于模板支撑体系的承载力验算方法,重点剖析了超高模板支撑体系(如30米以上)的结构稳定性分析、水平支撑的间距设计、以及拆模时间的科学判定依据。针对复杂曲面结构,介绍了组合式异形模板的设计与安装工艺。脚手架方面,着重阐述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的安全锁止机制、防倾覆措施及日常检查标准。 6. 混凝土工程与新型材料应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涵盖了从配合比设计到养护的全过程。本书详细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HPC)、自密实混凝土(SCC)的施工特性、泵送技术控制要点(如泵送高度与距离对坍落度的影响)和应对离析、泌水问题的措施。在养护环节,不仅强调了标准养护周期,还对比了蓄水养护、覆盖薄膜养护以及蒸汽养护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结构部位的最佳应用策略。针对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分析了“飞仓”技术与串筒技术的选择依据。 7. 钢结构施工与连接技术 钢结构部分聚焦于安装精度与节点质量。内容涵盖了构件的预拼装技术、大型构件的提升与滑移方案设计。对于螺栓连接,详细讲解了扭矩法和拉伸值法对高强度螺栓预拉力的控制标准与检测流程。焊接部分,深入分析了主要焊缝类型(如全熔透焊缝)的工艺评定、现场焊接参数控制以及无损检测(NDT)方法(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的实施规范与结果判读。 --- 第三部分:建筑机电与专业系统集成 (注:本书重点关注结构与施工技术,对纯电气、暖通、给排水的详细设计规范不作深入展开,而是侧重于其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协调。) 8. 建筑物理性能与围护结构施工 本章关注建筑的舒适度与能耗控制。详细阐述了高性能幕墙系统的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试验要求及施工安装的“三性”控制流程。针对绿色建筑要求,深入分析了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热桥效应的消除技术,以及屋面防水层的多层设防体系和虹吸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安装要点。 9.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控制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技术管理章节。系统阐述了“三控”(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与“两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的有机结合。重点介绍了: 检验批划分与验收: 依据现行标准,对关键工序(如混凝土浇筑、梁柱节点、防水卷材铺贴)的自检、互检和专业验收流程进行图解说明。 工程计量与变更管理: 如何准确、公平地计量隐蔽工程量,以及如何规范化处理设计变更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成品保护与临时用电管理: 针对已完成工序(如精装修面层、设备安装部位)的隔离与保护措施,以及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的负荷计算与接地保护要求。 --- 第四部分:工程验收与后评价 10. 竣工验收与档案管理 本书最后一部分指导读者如何系统地组织竣工验收工作。内容包括:竣工验收的法定程序、各专业验收小组的检查重点、隐蔽工程资料的归档要求,以及工程移交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清单。同时,探讨了建筑工程的使用阶段常见质量问题的排查与维修策略,旨在建立从建造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闭环。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一本单纯的规范汇编,而是一本将国家标准、行业惯例与前沿施工技术深度融合的“工具书”,特别适合应对超高层、大跨度、复杂形体建筑的施工挑战,强调从源头控制质量,确保工程安全与百年大计的实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城市规划和建筑安全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市民。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阅读这套《常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尤其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部分,让我对我们身边的建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以前只是简单地觉得,建筑越高越安全,但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在设计时,消防安全是多么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从建筑物的选址、布局,到内部的防火分区、疏散通道、消防水源的设置,再到消防电气、通风排烟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无数专家的智慧和经验。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安全的建筑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严谨设计、严格施工和持续维护的结果。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些详细的图例和解释,即便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逻辑。这让我对消防安全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也更加尊重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消防隐患的排查,也愿意支持和配合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评分

作为一名消防设施的安装调试技术员,我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这套《常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特别是《消防气体灭火器》和《消防自动报警》这两本,简直就是我的“操作手册”。气体灭火系统涉及管路计算、阀门选型、喷嘴布置,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否则轻则影响灭火效果,重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这本书详细列出了不同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比如哈龙、七氟丙烷、IG541等,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安装要求。对于自动报警系统,这本书则详细阐述了探测器、报警按钮、控制器、声光警报器等设备的接线方式、安装位置、联动逻辑等。在安装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这时候翻开这本书,通常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且,规范中还包含了很多关于系统联动和故障排除的指导,这对于我快速定位问题、高效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可以说,这套书是我手中最可靠的“工具箱”,让我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每一项安装任务,确保消防系统的万无一失。

评分

我是一名物业管理人员,负责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平心而论,对于消防设计规范的专业术语,我一开始也感到有些吃力。但是,当我的团队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一些关于消防设施维护、逃生通道标识、消防演练组织等方面的问题时,这套《常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就成了我们的“救命稻草”。尤其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消防通道、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内容,对我们如何维持这些设施的有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能够根据规范的要求,定期检查消防栓、灭火器是否完好,疏散指示是否清晰可见,应急照明是否正常工作。同时,在组织消防演练时,我们也参照规范中关于疏散人员数量、疏散时间、报警响应时间等方面的要求,让演练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指导意义。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让我们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把握建筑的消防安全脉络,为业主和顾客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评分

这套《常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简直是建筑消防界的“圣经”!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消防工程师,我简直爱不释手。翻开第一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那清晰的条文解释、详实的图示,还有那些看似晦涩实则逻辑严谨的计算方法,让我对建筑的消防安全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那些模糊的概念,比如“防火间距”、“安全出口”、“疏散距离”,现在在规范的指引下,都变得具体而可行。尤其是关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部分,简直是“干货”满满,从墙体、楼板的耐火极限到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细致到每一个毫米的考量。还有关于消防电梯、排烟系统、防烟系统等关键设备的选型和布置,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规避设计中的“雷区”,如何让建筑在火灾面前坚不可摧。我甚至会在睡前也翻上几页,感觉自己对消防安全的设计又进了一步,这种知识增长的踏实感,真的太棒了!

评分

我是一位有着十年经验的建筑设计师,虽然平时主要精力放在美学和功能性上,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我一直非常清楚。这套《常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中的《防火气体灭火器》和《消防自动报警》这两本,可以说是我设计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以前总觉得灭火系统和报警系统只是“附属”部分,但看完这两本书,我才深刻理解它们在整个消防设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关于气体灭火器的选型,不同类型场所(如计算机房、档案室、文物库等)对灭火剂的要求、灭火浓度计算、泄压装置的设置,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自动报警系统方面,从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布置原则,到报警控制器、消火栓按钮、警铃等联动控制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响应速度和有效性。书中还列举了很多案例,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的设计优劣,让我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这套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对于我这样需要快速查找和理解特定规范的设计师来说,效率极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