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子平汇刊的书籍 请点击查看:
1、
2、
3、
4、
5、
6、
7、
8、
9、四库存目子平汇刊
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存目子平汇刊:渊海子平大全1
定价:48.00元
作者: 徐子平;郑同 校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16904473
字数:
页码:2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内容提要
《四库存目子平汇刊:渊海子平大全1》主要讲述了,子平渊海之理,始自唐大夫李公虚中,以人生年月日时,生克旺相,休囚制化,决人生之祸福,其验神矣。后经吕大夫才义裁定之,并无述作之者。至于有宋徐公升,复以人生日主,分作六事,议论精微,作《渊海》之书,集诸儒之义,传布至今,悉皆宗之。后之诸君,又集《渊源》,理义篇章雷同,迄今数百年矣。板籍有亥豕鲁鱼之谬,学者少知其义。吾今以二书并之,增之口诀,正其讹伪,正本清源,厘为六卷,堪称全本,梓行于世,俾后学习之,不失古人之遗范矣。
目录
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渊海子平卷一
论五行所生之始
论天地干支所出
天降干支图
十干所属阴阳
天干相合
十干所属方位十二支所属论
论十二地支阴阳所属
论十二支六合
论十二支三合
论十二支相冲
论十二支相穿
论十二支相刑
论干支字义
论十二支生肖
论六十花甲子纳音并注解
论天干生旺
掌诀
五行发用定例
阴阳顺逆生旺之图
月律分野之图
天干五阳通变
天干五阴通变
论年上起月例
论日上起时例
论起胎法
论起息法
论起变法
论起通法
论起玉堂天乙贵人
起天官贵人
论太极贵人
论三奇贵人
论月德贵人
论月德合
论天德贵人
论天厨贵人
论福星贵人
论三元
论十干禄
论驿马
论天赦
论华盖
论十干学堂
论十干食禄
论金舆禄
论拱禄
论交禄
论暗禄
论夹禄
论垣城
论帝座
论六甲空亡
论截路空亡
论四大空亡
论十恶大败
论四废日
论天地转杀……
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渊海子平卷二
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渊海子平卷三
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渊海子平卷四
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渊海子平卷五
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渊海子平卷六
作者介绍
郑同,易学学者、编辑,周易工作室的创办人兼策划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与术数的研究,著有《纳甲筮法新讲义》、《易学新识》等。现从事易学图书的编辑出版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点校出版易学图书50余种,另点校《四库全书术数初集》(全四册)、《四库全书术数二集》(全三册)等术数类图书,广受外易学界的好评 徐子平(公元907-960年),名居易,五代末北宋初人。史书记载,徐子平曾和当时的易学大师陈抟、道教人吕洞宾一起隐居华山,所以对于其生平事迹,外人不得而知。他精研命理学,著有《徐氏珞琭子赋注》二卷。徐子平在唐朝李虚中的三柱法(年、月、日推算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四柱法(增加了时辰)。不过,他对四柱学的大贡献并不在此,而在于他确立了以生日天干为核心的思维方法。这是对命理学的一次丰碑性的创造,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存目子平汇刊.2
:38.00元
作者: 沈孝瞻;郑同 校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16905128
字数:
页码:1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内容提要
《秘本子平真诠:四库存目子平汇刊(2)》据《四库存目提要》,收集馆藏或私藏原本,辑录出子平学相关典籍、文献、引用语句,便于当今学者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秘本子平真诠:四库存目子平汇刊(2)》规模宏大,征引丰富;图文并茂,收录广泛;结构严谨,体例完备;分类详细,便于检索。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目录
子平真诠卷一
论十干十二支
论阴阳生克
论阴阳生死
论十干配合性情
论十干合而不合
论十干得时不旺失时不弱
论刑冲会合解法子平真诠卷二
论用神
论用神成败救应
论用神变化
论用神纯杂
论用神格局低
论用神因成得败因败得成
论用神配气候得失
论相神紧要
论杂气如何取用
论墓库刑冲之说
论四吉神能破格
论四凶神能成格子平真诠卷三
论生克先后分吉凶
论星辰无关格局
论外格用舍
论宫分用神配六亲
论妻子
论行运
论行运成格变格
论喜忌支干有别
论支中喜忌逢运透清
论时说拘泥格局
论时说以讹传讹
论正官子平真诠卷四
论正官取运
论财
论财取运
论印绶
论印绶取运
论食神
论食神取运子平真诠卷五
论偏官
论偏官取运
论伤官
论伤官取运
论阳刃
论阳刃取运
论建禄月劫
论建禄月劫取运
论杂格
附:论杂格取运
全书古例附录
作者介绍
沈孝瞻,乾隆四年考中进士,后出任地方官。他在四柱学上构建出了一个论命的“格局”,这在清末以后的命学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子平真诠》是他的代表作。徐乐吾民国时期的命理三大家之一(另外两位是袁树珊、韦千里),并称“南袁北韦中乐吾”。他的著作颇丰,如《穷通宝鉴评注》《滴天髓征义》《子平粹言》等。其代表作《子平真诠评注》颇享盛名,与任铁樵评注的《滴天髓》称姊妹篇而交相辉映。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深知命理学习的难点在于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就如同空中楼阁。我非常希望这套书能够在理论讲解之外,提供大量的经典命例分析。从古至今,多少先贤通过八字洞察人生轨迹,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是任何理论都无法完全替代的。如果能够看到对不同格局、不同命局的详细解读,分析其行运吉凶,甚至能够触及一些人生抉择的指导意义,那么这套书就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实用的人生指南。
评分我非常关心这套书在语言和版本上的处理。古代的命理典籍,语言多为文言文,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障碍。如果这套书能够提供通俗易懂的白话解读,或者在原文旁进行详细的注释,那么它的可读性将大大增强。同时,关于版本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流传至今的古籍,往往存在多个版本,内容上可能存在差异。我期望这套书能够选取最权威、最可靠的版本,并对可能存在的争议进行说明,以保证学习内容的准确性。
评分《三命通会》以其百科全书式的体例,包罗万象,涵盖了大量的命理知识和相关学说。在学习子平命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八字本身,还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神煞、格局、纳音等内容。《三命通会》的出现,无疑能够极大地拓展我的视野,帮助我构建一个更为宏观的命理知识体系。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对《三命通会》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分类,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掌握其核心内容,而不是被庞杂的知识所淹没。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眼球了,“子平命理五行八字算命”,这几个关键词已经把我的兴趣点牢牢抓住了。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命理学稍有了解的人,我一直对八字算命的精妙之处充满好奇。子平命理作为八字算命的重要流派,其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多样性,常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而这套“子平汇刊 渊海子平大全+秘本子平真诠+穷通宝鉴评注+滴天髓+三命通会共11本”的组合,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入口。我尤其看重它包含了如此多经典的命理学著作,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更是不同流派、不同侧重点的思想精华的汇集。
评分“秘本子平真诠”这几个字,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神秘感和期待。所谓“秘本”,往往意味着其中可能包含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熟知的珍贵内容,或者是一些流传过程中被过滤掉的精华。在命理学领域,很多知识是口传心授,或者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子平真诠》本身就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如果这套书中的“秘本”能够揭示更多不为人知的技法和心法,那么对于深入研究子平命理的读者来说,将是无价之宝。我渴望从中发掘出一些能够提升我断命准确率的独特视角。
评分总而言之,这套书的组合阵容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几乎囊括了子平命理学的核心经典。我希望通过这套书的学习,能够不仅掌握八字算命的技法,更能领悟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我不求能成为一名职业命理师,只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轨迹,并在顺境中有所作为,在逆境中有所担当。这套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探索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领域。
评分我对于这套书中的“汇刊”二字也颇为在意。这意味着它可能不是简单地将几本书堆砌在一起,而是经过了一定的整理和编排。我希望这套书在编排上能够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比如从基础理论到进阶应用,或者按照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划分,这样能够帮助读者逐步深入,避免初学者的迷茫。一个好的汇编,应该是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习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
评分我最期待的,是这套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子平命理的理论框架。市面上关于八字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零散不成体系,或者过于侧重某个方面,导致学习者难以建立起完整的认知。从书名来看,这套书涵盖了《渊海子平》、《滴天髓》、《三命通会》等奠基性的经典,我相信它们能够为我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滴天髓》,一直被誉为子平命理的“圣经”,其中的很多论述精辟入里,却也常常晦涩难懂。如果这套书能够有细致的讲解和评注,能够帮助我理解其中深奥的道理,那么它的价值将是难以估量的。
评分对于“五行八字算命”这一主题,我希望能在这套书中看到对五行生克制化、刑冲合害等基本原理的深入阐述。这些是八字分析的基石,但很多人对其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我期待能够看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探讨,例如五行在不同季节、不同地支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果能够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来分析一个人的命局,那么将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穷通宝鉴》是我一直非常感兴趣的一本书。它以月令为纲,详述各月建的用神取法,以及与日干的生克关系,其逻辑性极强,是我认为最能体现子平命理“象数”之道的著作之一。而“评注”二字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一本经典的古籍,若无好的评注,常常会因为语言的隔阂和概念的模糊而难以理解。我期望这套书的《穷通宝鉴评注》能够用现代的语言,清晰地阐述原文的含义,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佐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穷通宝鉴》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