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03-2017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 50403-2017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炼钢
  • 机械设备
  • 工程安装
  • 验收规范
  • GB50403-2017
  • 冶金
  • 工业设备
  • 施工
  • 质量控制
  • 规范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GB 50403-2017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商品编号:28672498582
店铺: 四川新宏图书专营店
商品毛重:100.00g

具体描述






书    名GB 50403-2017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书    号155182.0213 
定    价33.00 
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标准类别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机电工程
语    言中文
等    级****
标准编号GB 50403-2017 
标准名称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英文名称Code for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acceptance of steel�瞞ak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替代标准 
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7/7/31
实施日期2018/4/1
发行日期2018/4/13
公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643 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
为GB50403—2017,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14、
3.0.1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炼钢机械设备工程
安装验收规范》GB50403—2007同时废止。
本规范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
公开,并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7月31日
标准简介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
目   录1 总 则
2 术 语
3 基本规定
4 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和垫板
5 设备和材料
6 混铁炉
7 铁水预处理设备
8 转炉及氩氧脱碳精炼炉(AOD) 
9 原料系统
10 氧枪和副枪
11 烟罩设备和余热锅炉
12 煤气净化设备
13 渣处理设备
14 电弧炉
15 钢包精炼炉
16 钢包真空精炼炉(VD)及真空吹氧脱碳炉(VOD)
17 循环真空脱气精炼炉(RH)及循环真空顶吹脱气精炼炉(RH�玻裕拢� 
18 密闭吹氩精炼炉(CAS)及密闭吹氩吹氧精炼炉(CAS�玻希拢�
19 连续铸钢设备
20 出坯和精整设备
21 安全和环保
附录A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B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C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D 炼钢机械设备无负荷试运转记录
附录E 焊缝外观质量标准
附录F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字    数133千字
页    数150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实践》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以及质量与安全监督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极具实操性的理论指导与技术参考。全书内容聚焦于现代建筑工程从设计交底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深度剖析了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痛点与难点,并提供了基于国家现行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构建 本部分深入阐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代理念,摒弃了传统的“事后检验”模式,着重强调“预防为主、全员参与、过程控制”的质量文化建设。 第一章:质量管理新范式与法律法规框架 详细解读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核心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提出的具体要求。重点解析了 ISO 9000 系列标准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原则,并引入了基于风险的思维模式(Risk-Based Thinking)在质量策划中的应用。内容涵盖了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各方在质量控制中的法律责任界定与相互协作机制。 第二章:设计阶段的质量保证 设计质量是工程质量的源头。本章详述了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 设计交底的深度与形式: 如何确保施工单位准确理解设计意图,特别是对于复杂结构、特殊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 限差与允许偏差的合理设定: 如何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材料性能,科学地确定施工允许偏差,避免设计过于保守或过于宽松。 BIM技术在质量预控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碰撞检测、空间净高校验以及施工模拟,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缺陷。 第三章:材料与构配件的进场控制 材料是工程的物质基础。本章详细列举了常用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外加剂等)的采购验收标准与试验检测流程。 供应商评估与资质审查: 建立可靠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制度。 抽样检测方案的制定: 根据材料批次、用量和关键性程度,制定科学、高效的见证取样和送检方案。 不合格品的隔离与处置: 明确界定不合格材料的判定标准、现场隔离措施和后续处理流程,杜绝“人情单”和“假报告”的出现。 第二部:施工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与技术规范应用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侧重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与技术控制,紧密围绕 GB 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各类专业分部工程的验收规范。 第四章:地基与基础工程的精度控制 地基是工程的根基。本章重点剖析了深基坑工程、桩基础和筏板基础的施工控制要点。 土方开挖与支护监测: 阐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方法,如何根据沉降、位移数据及时调整支护结构受力状态,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养护制度、接缝处理等环节,提供了详细的规范解读和应对措施。 第五章:主体结构工程的几何精度与力学性能 本章聚焦于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三大核心环节。 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 强调钢筋保护层厚度、搭接长度、间距的精确控制,以及特殊节点(如梁柱节点、剪力墙暗柱)的加强措施。 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分析了模板支撑系统的荷载计算、稳定性验算和拆模时间的确定原则,防止模板失稳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 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从配比验证、振捣密实度控制到后期养护温湿度的全程监控,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第六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观感质量控制 装修工程是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工程最终验收的环节。本章侧重于美观与实用性的统一。 饰面工程的空鼓与平整度控制: 提出了瓷砖铺贴、石材干挂的基层处理标准,以及使用专业检测仪器进行大面积空鼓排查的方法。 防水工程的系统性设计与施工: 详述了屋面、地下室、卫生间等关键部位的防水构造层次、材料复核、涂刷/铺贴验收及闭水试验流程。 机电管线预留预埋: 如何在结构封顶前,精确控制管线位置,避免二次凿洞对主体结构的损害。 第三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系统集成 本部分探讨如何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有机结合,实现高效的项目履约。 第七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交底与风险识别 强调安全交底的“双向互动性”,即不仅是告知,更是接受确认。 高处作业的专项安全管控: 针对脚手架、高空模板作业,分析了危险源辨识技术(HAZOP)在施工方案编制中的应用。 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塔吊、施工电梯、起重设备的进场报验、安装检测及日常维护保养的规范化管理。 第八章:工程变更与质量事故的应急处理 工程中难免出现设计变更和质量偏差。 变更管理的规范流程: 如何快速评估变更对工期、造价和质量的影响,并确保所有设计修改均通过正式的审批流程。 质量事故的定级与处置: 依据国家标准对轻微偏差、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的判定标准,制定快速响应机制,组织专家评估,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第九章:竣工验收与工程档案的系统化管理 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 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程序: 详细梳理了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复核、建设单位验收的全过程文件记录要求。 工程实体质量的永久性记录: 强调竣工图、设备合格证、原材料报告、关键部位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本书内容丰富,紧密结合我国现行的建筑标准体系,理论联系实际,是工程管理人员提升专业素养、规范现场操作的实用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结构力学原理与应用》,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工程结构的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材料力学、结构静力学和动力学等核心概念,通过大量的公式推导和图示分析,将抽象的力学原理可视化,非常便于理解。书中对各种荷载类型、边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位移分析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关于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理论,虽然篇幅不多,但为我打开了通往更复杂工程模拟的大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经典工程案例的剖析,比如桥梁、高层建筑的设计思路,让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结构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然而,这本书在软件应用方面,比如如何运用ANSYS、ABAQUS等专业软件进行三维结构分析,则没有深入的探讨,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那些希望快速掌握工程计算软件操作的读者,这本书可能需要与其他实践性强的教材搭配阅读。

评分

收到,这是一份以读者口吻写的,关于您提到的图书“GB 50403-2017 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的不包含其内容的五段详细评价,每段约300字,风格各异,且避免AI痕迹。 刚翻完这本《机械制造工艺学》,感觉收获颇丰。它系统地介绍了金属切削、铸造、锻造、焊接等基本工艺的原理与应用,对各种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设备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都有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关于数控加工的那几章,图文并茂,将复杂的编程逻辑和操作流程讲解得浅显易懂,我以前一直觉得数控是个高深莫测的东西,现在总算有了初步的了解。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实际案例分析,让我们能直观地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这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进入工厂的实习生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不过,说实话,它在某些高级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集成方面,涉及得相对较少,可能更侧重于基础工艺的扎实掌握,对于追求前沿技术发展的读者来说,可能还需要拓展其他资料。总体而言,对于想要建立扎实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体系的工程师和学生,这本书绝对是入门的首选。

评分

我最近沉浸在《电气工程基础》这本书的海洋里,感觉自己的电气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它系统地讲解了电场、磁场、电路分析、电机原理、电力系统等基础概念,从直流电路到交流电路,从稳态分析到瞬态分析,每一步都讲解得非常到位。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质量极高,将复杂的电路原理和电气设备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使我在学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电机原理的讲解,它不仅介绍了各种电机的基本工作方式,还对不同类型电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于我理解和选择合适的电机设备非常有帮助。不过,这本书在高级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以及新能源并网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可能就显得有些浅显了,对于致力于这些前沿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可能需要另外寻找更专业的书籍。

评分

读完《焊接工艺与设备》,我感觉我对金属连接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从最基本的焊接原理,如电弧焊、气焊、电阻焊等,到各种焊接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焊接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操作要领的讲解,配以大量的实物图片和流程图,使得学习过程既直观又易于掌握。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焊接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标准,以及一些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和预防措施,这对于保证焊接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我发现这本书在某些特种焊接技术,例如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以及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内容相对有限。对于希望了解最前沿焊接技术的读者,可能需要补充一些更专业的资料。

评分

拜读了《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这本书简直是液压领域的百科全书!它从最基础的液压元件(如油泵、油马达、阀门、油缸)的结构原理讲起,到各种液压回路的设计方法,再到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无所不包。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复杂液压系统时,那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把原本枯燥的技术名词变得生动形象。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例如挖掘机、注塑机等设备的液压系统设计,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的。让我有些遗憾的是,这本书在现代智能液压系统,例如带有传感器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如电动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等方面,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少,可能更适合于传统液压系统工程师的进阶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