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身边的博弈(第3版)|8004532

包邮 身边的博弈(第3版)|800453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志强 著
图书标签:
  • 博弈论
  • 决策分析
  • 经济学
  • 管理学
  • 数学
  • 策略
  • 游戏理论
  • 行为经济学
  • 实用工具书
  • 思维训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互动创新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6189
商品编码:28814734880
出版时间:2018-06-01

具体描述

 书名:  身边的博弈(第3版)|8004532
 图书定价:  59元
 图书作者:  董志强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6/1 0:00:00
 ISBN号:  9787111596189
 开本:  16开
 页数:  0
 版次:  3-1
 内容简介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近百个故事讲述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世界的运用,使读者通过快乐地学习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博弈掌握竞争的技巧。让读者在遍及古今中外人文、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管理、心理行为等领域的故事长廊里酣畅淋漓地感受博弈的精巧和运筹帷幄的快感!
 目录

赞誉
序言 换位:策略思维
1 关于博弈论 /1
博弈的要素 /2
谁应该学习博弈论 /4
思维和策略技巧 /5
读者和我之间的博弈 /6
2 博弈范例 /8
别人的红包更诱人 /9
三方对决:弱者的生存之道 /10
三国风云:一段历史的重新解说 /13
是否应置敌人于死地 /15
为什么只要1美元不要10美元 /16
教授为什么这般狠心 /18
教授的圈套 /19
赵高设局 /22
和的基层经验 /23
分而治之:合谋与组织中的歧视 /24
理性的昏君 /27
3 囚徒困境 /30
囚徒困境模型 /31
现实中的囚徒困境 /33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39
委托–代理关系中被设计的囚徒困境 /42
“囚徒困境”究竟有多严重 /47
4 智猪博弈与搭便车 /51
智猪博弈与重复剔除劣势策略 /52
现实生活中的智猪博弈 /55
权利配置与强行搭便车 /59
5 最优反应、纳什均衡与其他几个经典案例 /65
最优反应与纳什均衡 /66
电视频道的性别战 /70
懦夫博弈 /73
协调博弈 /76
多重均衡中最可能的结果 /77
没有纯策略均衡的情况 /83
美丽的心灵 /84
6 让策略混合起来 /91
策略混合动机 /92
如何寻找混合策略均衡 /97
随机的好处 /102
著名经济学家之间的分歧是好事吗 /108
如何认识混合策略 /113
混合策略的麻烦 /117
7 向前展望,向后推理 /124
逆向归纳法 /125
逆向归纳法的应用例子 /129
官场的逆向归纳 /135
勒索诉讼 /137
价格配合 /139
以一挟百 /140
理性的局限与非理性行为 /144
8 威胁、承诺与报复 /154
威胁和承诺 /155
历史与现实中的威胁与承诺 /163
报复的作用 /176
9 谈判 /183
生活中的谈判 /184
谈判的策略 /189
10 集体行动和大规模协调博弈 /210
集体行动的逻辑 /211
现实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及其克服 /218
大规模群体的协调 /230
嵌入博弈与均衡效率 /241
11 重复博弈、长期关系与合作 /245
重复博弈与合作 /246
生物界合作的例子 /254
合作与合谋 /260
12 匹配 /263
婚姻匹配问题 /264
盖尔–夏普利延迟接受配对机制 /268
顶层交换循环机制 /274
从交换房间到拯救人命 /282
匹配理论应用的一些例子 /289
13 投票和选举 /295
投票中的策略 /296
民主选举中的策略行为 /302
14 结束语 博弈论常受质疑的几个问题 /310
赢利数字的问题 /311
以猪、鹿、鸡喻人的伦理问题 /313
博弈论是否无助于解释现象 /314
博弈论是否对理性要求太高且不现实 /315
博弈论是否需要高深的数学 /316
博弈的道和术 /317
参考文献 /318
后记 /321

《人类群星闪耀时》(第三版) 内容简介 这部厚重的文集,收录了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的十四篇经典传记和历史瞬间描摹,它们如同十四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恒星,照亮了特定时代背景下,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个体抉择与精神挣扎。茨威格以其独有的抒情笔触和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深刻洞察力,将这些历史人物从冰冷的史料中解放出来,还原了他们作为有血有肉的凡人所经历的荣光、痛苦、误解与伟大。 本书的第三版经过精心修订和校对,力求在译文的准确性与可读性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并附带了最新的历史背景注释,帮助当代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事件的深远影响。 核心篇章赏析: 1. 《人类的曙光: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时刻》 本章聚焦于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生命的最后几年。茨威格并未描绘他作为艺术家的辉煌成就,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位天才在法国异乡,面对生命尽头时,心中对“未竟事业”的焦虑与遗憾。我们看到一个不再是神话人物,而是被时间追赶的凡人,他在临终前对科学和艺术的无限探索欲望的挣扎。重点描绘了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与老迈的达·芬奇之间的君臣情谊,以及那份跨越时代的相互理解与尊敬。 2.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滑铁卢的决定性瞬间》 这是本书中最具戏剧张力的篇章之一。茨威格没有选择宏大的战役叙事,而是聚焦于决定拿破仑命运的那个下午——滑铁卢战役的转折点。他细致地描摹了普鲁士援军格奈森瑙的犹豫、拿破仑阵营内部的通信失误、以及威灵顿公爵的坚忍。通过对时间掌控、信息传递和个人意志力在关键时刻的失灵与坚守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偶然性是如何在一个短暂的瞬间,将一个帝国的命运推向深渊,同时将另一个帝国的荣耀推向顶峰。 3. 《马卡里奥斯之死:一世纪的背叛》 本章深入探究了二十世纪初,关于“巴拿马运河”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金融骗局”的背景故事。茨威格以近乎侦探小说的笔法,揭示了德雷福斯事件后,法国上层社会弥漫的道德腐败与投机狂热。重点刻画了法国“巴拿马运河公司”的崛起与崩溃,以及这一事件如何动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根基,暴露了资本力量对国家政治的深度渗透。这不仅是一个金融故事,更是一曲关于大众贪婪与媒体操纵的挽歌。 4. 《永恒的回响:詹姆斯·库克的发现之旅》 本章以探险家库克船长的航行为线索,探讨了“发现”的悖论。茨威格赞美了库克面对未知世界的勇气、卓越的航海技能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欧洲文明在接触原住民文化时所产生的傲慢与不可避免的冲突。通过对南太平洋岛屿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纯粹自然状态时,其文明规范的脆弱性与局限性。 5. 《无声的宣言:玛丽·居里与永恒的科学之光》 本章是茨威格对“精神贵族”的赞颂。它详细描绘了玛丽·居里在极其简陋的实验室条件下,如何以惊人的毅力和近乎禁欲的奉献精神,完成了对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茨威格着重描写了她如何在社会对女性科学家的偏见中坚持自我,以及在皮埃尔·居里不幸去世后,她如何选择回归实验室,将个人悲痛转化为服务全人类的科学动力。这篇传记是对纯粹、无私探求真理精神的最高礼赞。 6. 《人类的叛徒: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幻觉与命运》 与主流的英雄叙事不同,茨威格对哥伦布的描绘充满了矛盾。他承认了哥伦布开启新大陆的壮举,但更深刻地探讨了这位探险家内心的偏执、对黄金的狂热,以及他对所见世界的认知错位——他至死都未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发现的是一个全新的大陆,而非亚洲的边陲。本章探讨了“发现者”的局限性:当个人的愿景过于强大时,现实是如何被扭曲和重塑的。 7. 《昨日世界的回忆:茨威格的自我反思》 作为全书的引子和尾声,本章收录了茨威格在流亡期间撰写的几篇关于“昨日世界”的短文。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他对一战前欧洲中产阶级文化、艺术自由和泛欧主义精神消亡的深沉哀悼。通过回忆他所熟悉的维也纳、萨尔茨堡的沙龙与咖啡馆文化,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美好而脆弱的“黄金时代”是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中彻底崩塌,为整部作品定下了既赞美又挽歌的基调。 文学特色与价值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瞬间的史诗性”。茨威格拒绝冗长的编年史叙述,而是像一位精湛的舞台导演,将镜头聚焦于历史人物生命中最具决定性、最富戏剧张力的“一刻”。他认为,这些“决定性的瞬间”——一个决定、一个选择、一次相遇、或是一次错误的判断——往往比漫长岁月的积累更能揭示人物的本质和历史的走向。 本书不仅是对伟大人物的致敬,更是一次对“历史中的人性”的深刻探索。茨威格擅长捕捉人物在巨大压力下的内心冲突、道德抉择和对命运的无力感。无论是政治家的孤注一掷,科学家的孤寂探索,还是探险家的执念,都在茨威格的笔下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共鸣。它提醒读者,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在面对爱、野心、恐惧与勇气时,其内在的情感驱动力始终如一。 这部文集是理解二十世纪前半叶欧洲精神图景的必读书目,也是研究世界历史与文学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它跨越了政治、科学、艺术和探险的边界,汇聚成一幅关于人类意志力与命运抗争的恢弘画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解释世界运转规律的理论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博弈”这个概念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博弈的眼睛”,能够看穿许多表象,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书中对“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我一直以为信息越多越好,但书中却指出,在某些博弈中,信息的获取成本、信息的不对称性,甚至是信息的隐藏,都会成为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这让我联想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投资决策、招聘面试,甚至是和孩子沟通,都离不开对信息的巧妙运用和分析。此外,书中关于“策略”的讨论,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在面对不同情况时,是否能做出最优的选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分析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博弈”局面。

评分

这本书真是颠覆了我对博弈论的认知。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斥着复杂数学公式和晦涩理论的专业书籍,没想到读起来如此引人入胜,甚至有点欲罢不能。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点滴故事与深奥的博弈原理巧妙结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纳什均衡”的解释,它用一个简单的商店定价的例子,就将这个核心概念讲得明明白白,让人豁然开朗。读完这一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个体追求最优解,最终却可能走向一个双方都不满意的结果。这种洞察力,简直让我醍醐灌顶。而且,书中还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承诺、欺骗等多种博弈中的关键要素,并通过一些精彩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要素如何影响博弈的走向。我发现,许多我们在商业谈判、人际交往甚至婚姻关系中遇到的困境,都能在书中找到理论上的支撑和解决方案的启示。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决策,觉得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或许能避免不少弯路。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博弈论的印象还停留在“囚徒困境”的刻板印象里,觉得它可能过于理论化,与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活泼,充满智慧,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将复杂的人生百态融入博弈的框架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拍卖理论”的应用,它不仅解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参与各种抽奖、打折活动时的心理,还揭示了商家定价策略背后的博弈逻辑。这种将抽象理论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的写作方式,让我觉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更理性地分析问题,如何在决策时权衡利弊,如何在竞争中找到合作的机会。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赢”的书,而是一本让你理解“为什么会这样”的书,并且由此学会更明智地做出选择。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变得更加透彻,也更加有信心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封面设计就挺有意思的,简约而不失内涵,尤其是那个“身边的博弈”几个字,总让人忍不住去思考,生活中到底隐藏着多少我们未曾察觉的博弈论呢?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就好像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语言风格十分亲切,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腔调,而是用大量生动形象的例子,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比如,书中提到关于“囚徒困境”的经典案例,我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了很多类似的情景,无论是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时的策略选择,还是工作中与同事的合作与竞争,都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让我意识到,博弈论并非只存在于宏大的经济模型或政治谈判中,它就潜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塑造着我们的关系。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回味一下书中的观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许多过去看似理所当然的现象,如今似乎都有了更清晰的解释。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感到既新奇又兴奋。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从传统的经济学或数学角度切入,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博弈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作者的文笔流畅,逻辑清晰,读起来毫不费力。我被书中那些贴近生活的案例深深吸引,比如关于如何理解排队现象、如何分析抢购行为、甚至是情侣之间如何分配家务等,都运用了博弈论的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原来博弈论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书中关于“重复博弈”的章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揭示了长期关系中合作与背叛的动态平衡,以及建立信任的重要性。这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懂得珍惜和维护那些来之不易的合作关系。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书,它不仅能够拓展我们的知识边界,更能提升我们的生活智慧,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