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地基基础及基坑工程检测手册/元本检测丛书
定价:128.00元
作者:曾章海,王前华,蔡时标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313182555
字数:
页码:4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地基基础及基坑工程检测手册/元本检测丛书》共四章,汇集了15种检测类型。章讲述地基工程检测,主要涉及6种检测类型;第二章讲述基桩工程检测,主要涉及6种检测类型;第三章讲述基坑工程检测,主要涉及2种检测类型;第4章讲述建筑物沉降倾斜检测。各个章节分有理论与实例,全面系统地汇总了现今地基基础及基坑工程的不同检测方法和手段。
《地基基础及基坑工程检测手册/元本检测丛书》可供从事工程检测的广大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章 地基工程检测
1.1 地基土和岩体荷载检测
1.2 复合地基荷载检测
1.3 竖向增强体荷载检测
1.4 水泥土钻芯法检测
1.5 轻型动力触探检测
1.6 十字剪切板试验检测
第2章 基桩工程检测
2.1 低应变法检测
2.2 高应变法检测
2.3 桩基静载试验检测
2.4 钻芯法检测
2.5 声波投射法检测
2.6 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
第3章 基坑工程检测
3.1 锚杆及土钉拉力检测
3.2 基坑监测
第4章 建筑物沉降倾斜检测
4.1 建筑物沉降倾斜检测原理
4.2 建筑物沉降倾斜检测案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地基工程检测
1.1 地基土和岩体荷载检测
1.2 复合地基荷载检测
1.3 竖向增强体荷载检测
1.4 水泥土钻芯法检测
1.5 轻型动力触探检测
1.6 十字剪切板试验检测
第2章 基桩工程检测
2.1 低应变法检测
2.2 高应变法检测
2.3 桩基静载试验检测
2.4 钻芯法检测
2.5 声波投射法检测
2.6 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
第3章 基坑工程检测
3.1 锚杆及土钉拉力检测
3.2 基坑监测
第4章 建筑物沉降倾斜检测
4.1 建筑物沉降倾斜检测原理
4.2 建筑物沉降倾斜检测案例
参考文献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作为一个刚入行不久的检测工程师,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场问题,有时候会感到束手无策。这本书就像是我随身的“宝典”,每次遇到疑难杂症,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书中关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方法,讲得非常详细,从监测仪器的选择、布设,到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内支撑沉降的监测,书中不仅介绍了传统的测量方法,还列举了如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高精度监测,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案例分析,让我对这项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书中关于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边坡失稳的问题,当时真的是手忙脚乱,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或许就能提前规避一些风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教会我如何系统地思考问题,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很厚实,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内容翔实的那种。我平时对地基和基坑工程接触不多,但因为工作需要,想系统地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所以选择了这套书。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图示所吸引。书中大量的表格和插图,将原本枯燥的专业术语变得直观易懂。特别是关于土壤力学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实际案例,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核心概念。比如,在讲解土的渗透性时,作者引用了水流穿过不同材质的沙子的实验,这种具象化的描述一下子就解开了我之前很多模糊的概念。而且,书中不仅讲解了理论知识,还深入介绍了各种检测仪器和方法的原理、操作规程以及注意事项,这一点对于实际操作非常有指导意义。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在介绍一些复杂工程案例时,会给出详细的分析过程和结论,让我能看到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总体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工具书,对于想深入了解地基基础及基坑工程检测的读者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我之所以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作者团队。我对元本检测丛书一直有很高的评价,觉得他们出版的书籍都非常专业、非常实用。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书中对于各种高精度检测技术的介绍,特别是位移监测、应力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都详细到可以作为操作指南来使用。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法、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等不同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并且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波形图和分析案例,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如何解读检测结果,并判断桩身是否存在缺陷。而且,书中还对一些新型检测技术进行了前瞻性的介绍,比如BIM技术在地基监测中的应用,让我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所包含的知识,更在于它所传递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技术理念,这对于我这样的从业者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显然是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力求将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实用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书中对不同类型地基的处理方法,例如桩基础、筏板基础等,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且详细介绍了各种检测手段和判定标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地下连续墙和止水帷幕检测的内容,这部分技术要求很高,但书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复杂的技术流程分解成易于理解的步骤,并且强调了每一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对一些模拟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效果非常好,比我之前自己摸索的方法要高效得多。而且,书中还对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进行了强调,比如在进行静载荷试验时,如何保证加载设备的稳定性,如何读取精确的沉降数据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本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让我对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评分我之前一直认为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检测是非常枯燥、非常技术性的领域,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生动、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复杂的工程理论和技术娓娓道来。书中关于土动力学和岩体力学的章节,虽然涉及一些数理公式,但作者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我能够深刻理解这些理论的实际意义。例如,在讲解地震对地基的影响时,作者引用了汶川地震中的一些实例,通过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结构的破坏情况,让我对地震动力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工程伦理和安全规范的内容,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作者强调了检测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如何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的重要性。这种人文关怀的融入,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引导从业者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