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黄河这样从我们身边流过:穿越中国景观的母亲河
定价:68.00元
售价:51.7元,便宜16.3元,折扣76
作者:陈维达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038758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黄河为轴线,把许多的为什么串联起来。这里既能看到远古沧桑田变化的印痕,也有先民们披荆斩刺、参悟宇宙的足迹,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更有人工伟力形成的胜景。不管你是读此书,还是行彼路,每一处胜景,我们希望,都能引起你的思想与感情的共鸣,并且让黄河成为你的知已,为你带来生活的愉悦和思考的收获。
目录
卷一寻寻觅觅溯河源
一、神秘的河源
1.多元化的河源论
2天纵英姿河源碑
3炒青稞的浅锅——约古宗列盆地
4源头一小的变迁
二、高原明珠姊妹湖
1.星宿海是神仙住
2.格萨尔王的马蹄声
3.扎陵湖与鄂陵湖的错位
4.乌黑闪亮牛头碑
5黄河源头县玛多
三、青黑色的巴颜喀拉
1,江河分水岭
2.蒙古铁骑的风声
3.高原之舟一一牦牛
4.悠悠长长唐蕃古道
5.年宝玉则和他的女儿——仙女与妖女
卷二华丽转身恋高原
一、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阿尼玛卿
1.曾被视作世界高峰
2.藏传佛教的神山
3.黄河的水塔
二、唐克湾的弦歌
1.高原弯
2.黑白河与邛崃山
3,美丽的甘南草原
三、青海的青海湖l
1.农牧分界线一一日月山
……
卷三 唯富一套观冰凌
卷四 晋陕峡谷听涛声
卷五 前世今生三门峡
卷六 河洛回环蕴初祖
卷七 地上县河向东流
卷八 入海之处新生地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终于读完了《黄河这样从我们身边流过:穿越中国景观的母亲河》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也随着陈维达先生的笔触,经历了一场壮丽的黄河之旅。书的开篇就极具感染力,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冰冷的地理知识,而是用一种饱含深情的叙述,将黄河描绘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它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动人的注脚。从书中,我看到了黄河源头的苍茫与纯净,那种远离尘嚣的静谧,仿佛能洗涤一切浮躁。接着,作者带领我们走进了黄土高原,那片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土地。书中的描写充满了画面感,我可以想象得到,风吹过,麦浪翻滚,古老的村落依偎在河畔,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历史的沉淀。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黄河水流形态的细腻刻画,有时是咆哮奔腾,有时是蜿蜒缠绵,每一种姿态都仿佛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读这本书,不单单是在了解一条河,更是在理解一个民族的根脉,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是任何一种简单的文字都难以完全概括的。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陈维达先生作为一名旅行者和观察者,其视角之广阔与视角之独到。他不仅仅是记录下黄河沿岸的地理风貌,更是在捕捉那些流淌在时间长河中的人文气息。书中对沿途遇到的各色人物的描绘,生动而真实,让我看到了黄河不仅仅滋养了土地,更塑造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勤劳、朴实,以及对黄河的敬畏之情,都通过作者的文字跃然纸上。我尤其被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小故事所打动,它们或许只是黄河边一个寻常人家的日常,却折射出黄河水润万物、滋养生命的深刻意义。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令人惊叹,无论是对当地风俗的细致观察,还是对历史遗迹的深入挖掘,都展现了他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读这本书,仿佛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的旅行,我能闻到黄河岸边泥土的芬芳,听到河水拍打堤岸的声音,感受到黄河母亲的博大与温暖。它让我对“母亲河”这个称谓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情感的寄托。
评分在读完《黄河这样从我们身边流过:穿越中国景观的母亲河》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中国这片土地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陈维达先生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他将客观的地理考察与主观的情感体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书中,我看到了黄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奔腾而来,一路塑造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最终汇入大海。书中对黄河下游的描绘也同样精彩,那些蜿蜒曲折的河道,那些依河而生的村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作者的语言充满了一种朴实而深沉的力量,他用最真挚的情感去记录下他对黄河的观察和思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黄河的“人情味”,它不仅仅是一条自然河流,更是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生活、情感和梦想的载体。读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在畅谈,他用他的智慧和经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黄河、认识中国的大门。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根”的意义,以及这条母亲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无比重要性。
评分《黄河这样从我们身边流过:穿越中国景观的母亲河》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也不像纯粹的游记那样流于表面。陈维达先生的文字,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艺术的灵动。他能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叙事之中,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关于黄河形成、演变以及它对中国地理环境影响的种种知识。同时,他又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黄河两岸壮丽的山川河流,那些文字仿佛拥有魔力,能瞬间将读者带入到那个场景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黄河变迁的章节,它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这条母亲河在漫长岁月中扮演的角色,有时是生命之源,有时也带来过洪灾的肆虐。作者对这一切的描述都带着一种深沉的思考,他在探寻黄河的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在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黄河对中国文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与历史的探索。
评分我不得不说,《黄河这样从我们身边流过:穿越中国景观的母亲河》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作品。陈维达先生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来解读黄河,他不仅仅关注这条河流的物理形态,更关注它在中国人心中的意义。书中对黄河的文化象征意义的阐述,让我对“母亲河”有了更深的敬意。它不仅仅是养育生命的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读到了黄河与诗歌、绘画、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中的重要地位。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一种温情的力量,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这条伟大的河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沿途的风景,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黄河带给人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黄河不仅仅存在于地理地图上,它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每一次阅读,都仿佛与这条母亲河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感悟着它的沧桑、它的生命力,以及它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