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黃河這樣從我們身邊流過:穿越中國景觀的母親河
定價:68.00元
售價:51.7元,便宜16.3元,摺扣76
作者:陳維達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0387588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黃河為軸綫,把許多的為什麼串聯起來。這裏既能看到遠古滄桑田變化的印痕,也有先民們披荊斬刺、參悟宇宙的足跡,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更有人工偉力形成的勝景。不管你是讀此書,還是行彼路,每一處勝景,我們希望,都能引起你的思想與感情的共鳴,並且讓黃河成為你的知已,為你帶來生活的愉悅和思考的收獲。
目錄
捲一尋尋覓覓溯河源
一、神秘的河源
1.多元化的河源論
2天縱英姿河源碑
3炒青稞的淺鍋——約古宗列盆地
4源頭一小的變遷
二、高原明珠姊妹湖
1.星宿海是神仙住
2.格薩爾王的馬蹄聲
3.紮陵湖與鄂陵湖的錯位
4.烏黑閃亮牛頭碑
5黃河源頭縣瑪多
三、青黑色的巴顔喀拉
1,江河分水嶺
2.濛古鐵騎的風聲
3.高原之舟一一犛牛
4.悠悠長長唐蕃古道
5.年寶玉則和他的女兒——仙女與妖女
捲二華麗轉身戀高原
一、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阿尼瑪卿
1.曾被視作世界高峰
2.藏傳佛教的神山
3.黃河的水塔
二、唐剋灣的弦歌
1.高原彎
2.黑白河與邛峽山
3,美麗的甘南草原
三、青海的青海湖l
1.農牧分界綫一一日月山
……
捲三 唯富一套觀冰淩
捲四 晉陝峽榖聽濤聲
捲五 前世今生三門峽
捲六 河洛迴環蘊初祖
捲七 地上縣河嚮東流
捲八 入海之處新生地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在讀完《黃河這樣從我們身邊流過:穿越中國景觀的母親河》之後,我發現自己對中國這片土地的認識又上瞭一個颱階。陳維達先生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他將客觀的地理考察與主觀的情感體驗完美地結閤在一起。在書中,我看到瞭黃河從遙遠的青藏高原奔騰而來,一路塑造瞭韆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孕育瞭璀璨的華夏文明,最終匯入大海。書中對黃河下遊的描繪也同樣精彩,那些蜿蜒麯摺的河道,那些依河而生的村落,都充滿瞭生機與活力。作者的語言充滿瞭一種樸實而深沉的力量,他用最真摯的情感去記錄下他對黃河的觀察和思考。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黃河的“人情味”,它不僅僅是一條自然河流,更是承載瞭無數中國人生活、情感和夢想的載體。讀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智者在暢談,他用他的智慧和經曆,為我們打開瞭一扇認識黃河、認識中國的大門。它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根”的意義,以及這條母親河對於中華民族的無比重要性。
評分《黃河這樣從我們身邊流過:穿越中國景觀的母親河》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也不像純粹的遊記那樣流於錶麵。陳維達先生的文字,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失藝術的靈動。他能將復雜的地理知識巧妙地融入到敘事之中,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瞭關於黃河形成、演變以及它對中國地理環境影響的種種知識。同時,他又用詩意的語言描繪齣黃河兩岸壯麗的山川河流,那些文字仿佛擁有魔力,能瞬間將讀者帶入到那個場景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黃河變遷的章節,它讓我清晰地看到瞭這條母親河在漫長歲月中扮演的角色,有時是生命之源,有時也帶來過洪災的肆虐。作者對這一切的描述都帶著一種深沉的思考,他在探尋黃河的自然屬性的同時,也在反思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以及黃河對中國文明發展所起的決定性作用。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旅行的記錄,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與曆史的探索。
評分我不得不說,《黃河這樣從我們身邊流過:穿越中國景觀的母親河》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作品。陳維達先生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來解讀黃河,他不僅僅關注這條河流的物理形態,更關注它在中國人心中的意義。書中對黃河的文化象徵意義的闡述,讓我對“母親河”有瞭更深的敬意。它不僅僅是養育生命的河流,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我讀到瞭黃河與詩歌、繪畫、文學之間的緊密聯係,以及它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曆史故事中的重要地位。作者的文字充滿瞭一種溫情的力量,他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這條偉大的河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著沿途的風景,用自己的心靈感受著黃河帶給人們的喜怒哀樂。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黃河不僅僅存在於地理地圖上,它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每一次閱讀,都仿佛與這條母親河進行瞭一次心靈的對話,感悟著它的滄桑、它的生命力,以及它所代錶的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評分終於讀完瞭《黃河這樣從我們身邊流過:穿越中國景觀的母親河》這本書,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閤上書頁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仿佛也隨著陳維達先生的筆觸,經曆瞭一場壯麗的黃河之旅。書的開篇就極具感染力,作者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冰冷的地理知識,而是用一種飽含深情的敘述,將黃河描繪成一個鮮活的生命體。它不僅僅是一條河流,更是中國曆史長河中最動人的注腳。從書中,我看到瞭黃河源頭的蒼茫與純淨,那種遠離塵囂的靜謐,仿佛能洗滌一切浮躁。接著,作者帶領我們走進瞭黃土高原,那片孕育瞭中華文明的土地。書中的描寫充滿瞭畫麵感,我可以想象得到,風吹過,麥浪翻滾,古老的村落依偎在河畔,每一處細節都充滿瞭生活的氣息和曆史的沉澱。我特彆喜歡作者對黃河水流形態的細膩刻畫,有時是咆哮奔騰,有時是蜿蜒纏綿,每一種姿態都仿佛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讀這本書,不單單是在瞭解一條河,更是在理解一個民族的根脈,它承載瞭太多的曆史、文化和情感,是任何一種簡單的文字都難以完全概括的。
評分從這本書中,我深刻體會到瞭陳維達先生作為一名旅行者和觀察者,其視角之廣闊與視角之獨到。他不僅僅是記錄下黃河沿岸的地理風貌,更是在捕捉那些流淌在時間長河中的人文氣息。書中對沿途遇到的各色人物的描繪,生動而真實,讓我看到瞭黃河不僅僅滋養瞭土地,更塑造瞭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的勤勞、樸實,以及對黃河的敬畏之情,都通過作者的文字躍然紙上。我尤其被書中所描繪的那些小故事所打動,它們或許隻是黃河邊一個尋常人傢的日常,卻摺射齣黃河水潤萬物、滋養生命的深刻意義。作者對細節的把握令人驚嘆,無論是對當地風俗的細緻觀察,還是對曆史遺跡的深入挖掘,都展現瞭他紮實的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讀這本書,仿佛進行瞭一次沉浸式的旅行,我能聞到黃河岸邊泥土的芬芳,聽到河水拍打堤岸的聲音,感受到黃河母親的博大與溫暖。它讓我對“母親河”這個稱謂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僅僅是生命之源,更是情感的寄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