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
定价:19.80元
作者:赵亚辉徐永清张江齐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5030128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追问地球之巅,解密珠峰高程!
该书是新高程发布后的**本介绍有关珠峰及其高程测定的真实面目和全过程的图文书。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数据刚刚发布,科普读物《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图文本)近日就由测绘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从知识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匠心的摄影图片,全面、详尽地向读者展现了珠穆朗玛峰的地质演变及其高程测定的真实面目和全过程。
今年6月,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外业刚刚结束,测绘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就抓住契机,开始策划组织撰写、出版《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这本科普性读物。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本身已经成为面向大众传授科学知识、探索地球奥秘的播种机,珠峰高程复测的公众价值也已演变成面向大众的科普活动,必将激起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科学、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的热情与渴望。测绘科技专业性很强,如何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测绘科技知识,历来都是难点。《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努力面向普通大众,内容鲜活,形式时尚,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在科普类读物中别开生面。
该书内容分相识珠峰、了解珠峰、攀登珠峰、再测珠峰四个部分,分别从历史、地理、登山、科技四个方面,通过近百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介绍关于珠峰、珠峰测量特别是今年珠峰复测的知识、沿革和故事,比较全面深入而又生动有趣。
内容提要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西藏与尼泊尔王国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中段,是我国境内高峰,也是世界高峰,享有“万山之尊、地球之巅”之美誉,更被世人称为“地球第三极”。珠峰整个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伟,昂首天外,其险峻复杂的地形,瞬间万变的气象,悠长的地质、环境和物种的变迁,历来为科考工作者、探险家和登山家们所向往,为世界各国的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大气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所关注。
本书内容生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科普作品。该书的几位作者,都是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的亲历者和躬行者。他们虽然刚刚走下珠峰,还未洗去一路的劳顿和艰辛,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及社会的热切期盼,促使他们责无旁贷地立即拿起手中的笔向大家介绍珠峰,使大家认识珠峰、了解珠峰。我想读者沿着作者的攀登足迹,可以领略到《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所带来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精神营养,帮助我们揭开珠峰的神秘面纱,解答心头的疑问,身临其境地感受珠穆朗玛峰的世界高度。
目录
序
前言
相识珠峰
第三女神——珠穆朗玛峰
珠峰另外的称呼——萨加玛塔与埃佛勒斯峰
中国人早发现和测绘了珠穆朗玛峰
早记载珠峰的文献
遍布珠峰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珠峰儿女保卫边疆之战
次测量珠峰的故事
珠峰历史与测绘息息相关
中国六次测量珠峰
8848.13米,中国人测出的数据——1975年珠峰测量
个觇标现在哪里
了解珠峰
珠峰曾经是海洋
喜巴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崛起
地球上高峰密集的地方
世界第三极的极点
世界高峰的演变
大自然塑造的壮丽金字塔
一峰高耸,群峰竞秀
长高,还是在变矮
俏立高山冰塔林
正在退缩的冰川
独特神秘的旗云
地球上美的谷地
生态环境拉响警笛
沙尘暴吹向珠峰
“黑雪”从天而降
特色的自然保护区
四次综合科学考察
珠峰科考五大课题
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
攀登珠峰
珠峰攀登之
个登顶珠峰的人
个从北坡登顶珠峰的人
……
再测珠峰
作者介绍
赵亚辉,人民日报记者,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多次参加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和报道,曾随远望号航天测量船跨越三大洋,在伊朗巴姆地震军区抢救重伤员。上西藏阿里海拔6500米雪峰徒步数周,赴印尼班达亚齐采访印度洋海啸重灾区,著有《亲历世纪大灾难》等作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那些敢于挑战极限的探索故事充满了敬意,而攀登珠穆朗玛峰无疑是人类挑战极限的伟大壮举之一。这本书的标题《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似乎直指核心,但我更想看到的是围绕这个核心所展开的那些波澜壮阔的篇章。我期待书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那些伟大的探险家们,他们是如何克服高原反应、严寒、缺氧以及复杂多变的天气,一步步向顶峰攀登的。我想了解他们使用的登山装备,他们的策略和技巧,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我非常好奇,测量高度的意义何在?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学的数字,更是人类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精神象征。书中是否会提及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珠峰攀登事件,那些令人振奋的成功,和那些令人扼腕的牺牲?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探险家们,前赴后继地去征服这座世界之巅。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高度的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勇气、毅力和探索精神的史诗。
评分我一直对科学的严谨性和求真精神深感钦佩,而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无疑是科学探索的一个绝佳范例。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到底有多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剖析。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测量团队所采用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比如大地测量、三角测量、GPS测量等等。我想了解这些方法的技术原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是如何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我很好奇,为什么会存在测量误差?这些误差是如何产生的?书中会不会对这些误差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校正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看到科学家们是如何在各种数据和信息中,辨别真伪,求同存异,最终得出一个权威而可靠的高度结论的。这个过程,一定充满了无数次的实验、计算和论证。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以及测绘工作者们对精确性的不懈追求。
评分我是一个对地理知识充满热情的人,而珠穆朗玛峰作为地球的最高点,自然是我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题目《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高》,让我对这本书的解读角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数字,而是在这个数字的背后,展开一幅关于地理、地质、气候乃至历史的画卷。我想了解珠穆朗玛峰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地质构造是怎样的?它所处的喜马拉雅山脉又是如何演变的?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关于珠峰气候的描述?比如它的极端低温、强风以及频繁的雪崩,这些气候特征又是如何影响测量工作的?我也对不同国家在测量珠峰问题上的历史纠葛和合作有过一些了解,希望这本书能够对此有所提及,展现出国际合作在科学测量中的重要性。这本书,如果能让我对珠穆朗玛峰有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高度这个单一维度上,那我一定会非常满意。
评分这本关于珠穆朗玛峰的书,我早就听说过,但一直没机会翻阅。最近终于拿到手,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封面就给人一种巍峨壮丽的感觉,仿佛能闻到雪山的凛冽气息。我一直对世界最高峰充满好奇,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高,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多少科学的探索和艰辛的付出?我非常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历年来测量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方法,从最初的简陋工具到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每一步的进步都凝聚着无数测绘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我好奇的是,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会不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们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分歧,最终达成共识的?书中应该会有关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数字。而且,我也想知道,除了高度,珠穆朗玛峰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比如它的地质构造,它的气候变化,它的生态系统等等,这些都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了解这座山峰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那个冰冷的数字。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科普读物,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本书的标题,简洁有力,直接点出了一个最引人入胜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一起去探索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之谜。我想象书中可能会包含大量的图片、图表和数据,它们能够直观地展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穿插一些有趣的轶事和故事,比如那些在测量过程中发生的趣闻,或者关于珠峰的传说和神话。我喜欢那种能够让我在轻松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知识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测绘工作的魅力,以及科学家们为了揭示地球奥秘所付出的努力。这本书,如果能够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敬畏和好奇,那它就是一本成功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