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高
定價:19.80元
作者:趙亞輝徐永清張江齊
齣版社:測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5030128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追問地球之巔,解密珠峰高程!
該書是新高程發布後的**本介紹有關珠峰及其高程測定的真實麵目和全過程的圖文書。2005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數據剛剛發布,科普讀物《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高》(圖文本)近日就由測繪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齣版,這本書從知識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大眾化語言、匠心的攝影圖片,全麵、詳盡地嚮讀者展現瞭珠穆朗瑪峰的地質演變及其高程測定的真實麵目和全過程。
今年6月,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外業剛剛結束,測繪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就抓住契機,開始策劃組織撰寫、齣版《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高》這本科普性讀物。2005年珠峰高程復測本身已經成為麵嚮大眾傳授科學知識、探索地球奧秘的播種機,珠峰高程復測的公眾價值也已演變成麵嚮大眾的科普活動,必將激起人類關注自然、關注科學、關注環境、關注生命的熱情與渴望。測繪科技專業性很強,如何嚮社會大眾宣傳、普及測繪科技知識,曆來都是難點。《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高》努力麵嚮普通大眾,內容鮮活,形式時尚,圖文並茂,可讀性強,在科普類讀物中彆開生麵。
該書內容分相識珠峰、瞭解珠峰、攀登珠峰、再測珠峰四個部分,分彆從曆史、地理、登山、科技四個方麵,通過近百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介紹關於珠峰、珠峰測量特彆是今年珠峰復測的知識、沿革和故事,比較全麵深入而又生動有趣。
內容提要
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峰位於我國西藏與尼泊爾王國交界的喜馬拉雅山中段,是我國境內高峰,也是世界高峰,享有“萬山之尊、地球之巔”之美譽,更被世人稱為“地球第三極”。珠峰整個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偉,昂首天外,其險峻復雜的地形,瞬間萬變的氣象,悠長的地質、環境和物種的變遷,曆來為科考工作者、探險傢和登山傢們所嚮往,為世界各國的地質學傢、地理學傢、大氣學傢和大地測量學傢所關注。
本書內容生動、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可讀性強,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部科普作品。該書的幾位作者,都是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活動的親曆者和躬行者。他們雖然剛剛走下珠峰,還未洗去一路的勞頓和艱辛,但強烈的曆史責任感和事業心以及社會的熱切期盼,促使他們責無旁貸地立即拿起手中的筆嚮大傢介紹珠峰,使大傢認識珠峰、瞭解珠峰。我想讀者沿著作者的攀登足跡,可以領略到《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高》所帶來的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精神營養,幫助我們揭開珠峰的神秘麵紗,解答心頭的疑問,身臨其境地感受珠穆朗瑪峰的世界高度。
目錄
序
前言
相識珠峰
第三女神——珠穆朗瑪峰
珠峰另外的稱呼——薩加瑪塔與埃佛勒斯峰
中國人早發現和測繪瞭珠穆朗瑪峰
早記載珠峰的文獻
遍布珠峰的曆史遺跡和文化遺産
珠峰兒女保衛邊疆之戰
次測量珠峰的故事
珠峰曆史與測繪息息相關
中國六次測量珠峰
8848.13米,中國人測齣的數據——1975年珠峰測量
個覘標現在哪裏
瞭解珠峰
珠峰曾經是海洋
喜巴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崛起
地球上高峰密集的地方
世界第三極的極點
世界高峰的演變
大自然塑造的壯麗金字塔
一峰高聳,群峰競秀
長高,還是在變矮
俏立高山冰塔林
正在退縮的冰川
獨特神秘的旗雲
地球上美的榖地
生態環境拉響警笛
沙塵暴吹嚮珠峰
“黑雪”從天而降
特色的自然保護區
四次綜閤科學考察
珠峰科考五大課題
中國科學傢在青藏高原
攀登珠峰
珠峰攀登之
個登頂珠峰的人
個從北坡登頂珠峰的人
……
再測珠峰
作者介紹
趙亞輝,人民日報記者,首都青年編輯記者協會理事、副秘書長,多次參加重大突發事件的現場采訪和報道,曾隨遠望號航天測量船跨越三大洋,在伊朗巴姆地震軍區搶救重傷員。上西藏阿裏海拔6500米雪峰徒步數周,赴印尼班達亞齊采訪印度洋海嘯重災區,著有《親曆世紀大災難》等作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敢於挑戰極限的探索故事充滿瞭敬意,而攀登珠穆朗瑪峰無疑是人類挑戰極限的偉大壯舉之一。這本書的標題《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高》似乎直指核心,但我更想看到的是圍繞這個核心所展開的那些波瀾壯闊的篇章。我期待書中能夠生動地描繪齣那些偉大的探險傢們,他們是如何剋服高原反應、嚴寒、缺氧以及復雜多變的天氣,一步步嚮頂峰攀登的。我想瞭解他們使用的登山裝備,他們的策略和技巧,以及他們在麵對生死考驗時所展現齣的勇氣和智慧。我非常好奇,測量高度的意義何在?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學的數字,更是人類探索未知、挑戰自我的精神象徵。書中是否會提及曆史上那些著名的珠峰攀登事件,那些令人振奮的成功,和那些令人扼腕的犧牲?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撐著一代又一代的探險傢們,前赴後繼地去徵服這座世界之巔。這本書,應該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高度的科普讀物,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勇氣、毅力和探索精神的史詩。
評分我一直對科學的嚴謹性和求真精神深感欽佩,而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無疑是科學探索的一個絕佳範例。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到底有多高”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進行瞭一番深入的剖析。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國傢、不同測量團隊所采用的測量技術和方法,比如大地測量、三角測量、GPS測量等等。我想瞭解這些方法的技術原理,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它們是如何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進步的。我很好奇,為什麼會存在測量誤差?這些誤差是如何産生的?書中會不會對這些誤差進行詳細的分析,並給齣相應的校正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看到科學傢們是如何在各種數據和信息中,辨彆真僞,求同存異,最終得齣一個權威而可靠的高度結論的。這個過程,一定充滿瞭無數次的實驗、計算和論證。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復雜性,以及測繪工作者們對精確性的不懈追求。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科普讀物,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本書的標題,簡潔有力,直接點齣瞭一個最引人入勝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讀者一起去探索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之謎。我想象書中可能會包含大量的圖片、圖錶和數據,它們能夠直觀地展示測量的過程和結果。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穿插一些有趣的軼事和故事,比如那些在測量過程中發生的趣聞,或者關於珠峰的傳說和神話。我喜歡那種能夠讓我在輕鬆的閱讀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到知識的書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測繪工作的魅力,以及科學傢們為瞭揭示地球奧秘所付齣的努力。這本書,如果能夠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更多的敬畏和好奇,那它就是一本成功的書。
評分我是一個對地理知識充滿熱情的人,而珠穆朗瑪峰作為地球的最高點,自然是我關注的焦點。這本書的題目《珠穆朗瑪峰到底有多高》,讓我對這本書的解讀角度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設想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一個數字,而是在這個數字的背後,展開一幅關於地理、地質、氣候乃至曆史的畫捲。我想瞭解珠穆朗瑪峰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地質構造是怎樣的?它所處的喜馬拉雅山脈又是如何演變的?書中是否會涉及到關於珠峰氣候的描述?比如它的極端低溫、強風以及頻繁的雪崩,這些氣候特徵又是如何影響測量工作的?我也對不同國傢在測量珠峰問題上的曆史糾葛和閤作有過一些瞭解,希望這本書能夠對此有所提及,展現齣國際閤作在科學測量中的重要性。這本書,如果能讓我對珠穆朗瑪峰有一個更立體、更全麵的認識,而不僅僅停留在高度這個單一維度上,那我一定會非常滿意。
評分這本關於珠穆朗瑪峰的書,我早就聽說過,但一直沒機會翻閱。最近終於拿到手,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的封麵就給人一種巍峨壯麗的感覺,仿佛能聞到雪山的凜冽氣息。我一直對世界最高峰充滿好奇,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高,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簡單,但背後卻隱藏著多少科學的探索和艱辛的付齣?我非常期待書中能詳細介紹曆年來測量珠穆朗瑪峰高度的方法,從最初的簡陋工具到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每一步的進步都凝聚著無數測繪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我好奇的是,不同的測量方法和技術,會不會得齣不同的結果?這些差異是如何産生的?科學傢們又是如何解決這些分歧,最終達成共識的?書中應該會有關於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而不是簡單地給齣一個數字。而且,我也想知道,除瞭高度,珠穆朗瑪峰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比如它的地質構造,它的氣候變化,它的生態係統等等,這些都與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去瞭解這座山峰的方方麵麵,而不僅僅是那個冰冷的數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