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女四书品读全集 卷1:女诫品读全书
定价:29.80元
作者:温信子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304060114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女四书品读全集·卷1:女诫品读全书》全面解读明末清初所冠名的“女四书”之东汉班昭所著《女诫》,分为“《女诫》品读本”“《女诫直解》品读本”“《女诫笺注》品读本”“《新女诫》”四章。详细阐述了《女诫》当中自东汉传承至今的处世之理与持家之道,并通过张居正的直解与王相的笺注对其进行了讲解与扩充,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成适合现代女性阅读参考的《新女诫》。
《女四书品读全集·卷1:女诫品读全书》是了解和掌握《女诫》的助读之作,是“女四书”的解读之文,其字里行间的大智大慧,集结古人思想之精粹与文化之传承,引经据典,讲述女子处世的德与道。
目录
章《女诫》品读本
节 班昭的故事
第二节 《女诫》文白对义
第二章《女诫直解》品读本
节 张居正的故事
第二节 《女诫直解》文白对义
第三章《女诫笺注》品读本
节 王相的故事
第二节 《女诫笺注》文白对义
第四章《新女诫》
后记
作者介绍
温信子,谢姓,名尚武,字至柔、会心。向春玲教授的弟子,养生、心理、励志、国学、宗教文化类研究学者。曾出版有《每一天身心健康支持手册》《饮膳本草经》《饮茶本草经》《菜根禅》等作品。自2003年开始发掘“中华女子国学”领域,2010年正式提出了“女子国学”的概念。他是“中华女子国学”领域与学科建设的发起人,主张发掘、整理、研修、倡导、承传的“中华女子国学”文化。
文摘
序言
初读此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作者的洞察力之深刻。他们不仅仅是在罗列古代女性的行为规范,更是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仿佛一位智者在耳边低语,循循善诱,却又丝毫不失力度。书中对“德行”的阐述,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教导我们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秩序与宁静。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超越时代的智慧,它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富有生命力的生活哲学,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好、更完整的人,这种深层次的启迪是很多当代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韵味非常独特,充满了古典文学特有的含蓄和力量。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品味那些精妙的措辞和典雅的句式,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精准而富有画面感。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吸收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文字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有些篇章的结构布局,如同精妙的乐章,层层递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引领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它不仅保存了宝贵的历史信息,更重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语言艺术的极致追求,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韵味和体会。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沉淀。它不适合快餐式阅读,而是要求读者慢下来,去咀嚼文字背后的深意。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原则应用到日常的处事待人接物中,发现那些看似陈旧的智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冲突时,反而展现出惊人的有效性。它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倾听、如何更审慎地表达,如何在一个群体中保持自己独特的风骨而不失圆融。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并能在不同人生阶段给予不同感悟的经典之作,其价值在于持续的自我反思和精神层面的滋养,而非一时的知识获取。
评分我带着一种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去接触这本书,原本担心其中会有太多与现代价值观相悖的内容,但实际阅读下来,发现作者的论述往往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生存智慧的考量,而非单纯的压制。书中对“修身”的强调,其本质是对自我约束和内在提升的追求,这与现代心理学中追求心智成熟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所有历史背景下的观点,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从历史的深度去理解女性在不同环境中的角色定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路径。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历史和人性的理解维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古朴的气息,一下子就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时代。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厚实感,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累。更值得一提的是排版,字体的选择和行距的安排都非常讲究,清晰易读,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经典著作的人,也能很快地沉浸其中。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感觉这是一本可以珍藏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具有文化价值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在每次翻阅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对传统的敬意与珍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