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四书品读全集 卷1:女诫品读全书 9787304060114

女四书品读全集 卷1:女诫品读全书 97873040601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温信子 著
图书标签:
  • 女诫
  • 古代典籍
  • 女性文化
  • 传统文化
  • 修身养性
  • 家庭教育
  • 伦理道德
  • 国学
  • 古典文学
  • 女性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4060114
商品编码:29662810734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3-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女四书品读全集 卷1:女诫品读全书

定价:29.80元

作者:温信子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304060114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女四书品读全集·卷1:女诫品读全书》全面解读明末清初所冠名的“女四书”之东汉班昭所著《女诫》,分为“《女诫》品读本”“《女诫直解》品读本”“《女诫笺注》品读本”“《新女诫》”四章。详细阐述了《女诫》当中自东汉传承至今的处世之理与持家之道,并通过张居正的直解与王相的笺注对其进行了讲解与扩充,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成适合现代女性阅读参考的《新女诫》。
  《女四书品读全集·卷1:女诫品读全书》是了解和掌握《女诫》的助读之作,是“女四书”的解读之文,其字里行间的大智大慧,集结古人思想之精粹与文化之传承,引经据典,讲述女子处世的德与道。

目录


章《女诫》品读本
节 班昭的故事
第二节 《女诫》文白对义
第二章《女诫直解》品读本
节 张居正的故事
第二节 《女诫直解》文白对义
第三章《女诫笺注》品读本
节 王相的故事
第二节 《女诫笺注》文白对义
第四章《新女诫》
后记

作者介绍


  温信子,谢姓,名尚武,字至柔、会心。向春玲教授的弟子,养生、心理、励志、国学、宗教文化类研究学者。曾出版有《每一天身心健康支持手册》《饮膳本草经》《饮茶本草经》《菜根禅》等作品。自2003年开始发掘“中华女子国学”领域,2010年正式提出了“女子国学”的概念。他是“中华女子国学”领域与学科建设的发起人,主张发掘、整理、研修、倡导、承传的“中华女子国学”文化。

文摘


序言



《女四书品读全集 卷1:女诫品读全书》图书简介 卷首语:溯源而上,汲取千年女性智慧的清流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长河中,女性的智慧与品德,如同温润的玉石,虽不常被置于显赫的舞台,却以其独特的光泽,悄然滋养着民族的精神内核。历代贤哲,以文字为舟,承载着对女性修身养性的深刻体悟,汇聚成《女四书》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女四书品读全集》应运而生,旨在以现代视角,穿越时空的壁垒,与古圣先贤对话,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当代女性成长与修养的重要指南。 《女四书品读全集 卷1:女诫品读全书》,作为全集的开篇之作,聚焦于班昭所著的《女诫》。《女诫》是中国古代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女性行为规范典籍之一,它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精辟深刻的道理,为历代女性树立了重要的行为标杆。本书并非简单地复述《女诫》原文,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品读、深入浅出的解析,以及富有启发性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班昭的内心世界,理解她撰写《女诫》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她对于女性社会角色、家庭责任、个人修养的独特见解。 篇章亮点:层层剥茧,品味《女诫》的智慧之光 本书的内容设计,力求全面而深入地展现《女诫》的精髓,共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时代的回响:班昭其人与《女诫》的诞生 在正式品读《女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作者班昭。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追溯班昭的生平事迹。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女性学者,更是东汉时期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史学家、文学家。出身名门,才学过人,却又身处男性主导的时代,班昭的人生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们将会探讨她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她为何在晚年之时,秉承“女子有过,虽无过,亦以为过”的谨慎之心,为自己的女儿以及后世女性撰写《女诫》。 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理解《女诫》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于一位有着丰富人生阅历、深刻社会洞察的女性,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思考与实践。通过还原班昭的生活环境和思想轨迹,读者更能体会到《女诫》的价值与意义,而非简单地将其视为一套僵化的道德说教。我们将分析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以及班昭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用一种更为温和、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来引导女性走向正途。 二、字字珠玑:逐字逐句的深度品读 此为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将逐一解读《女诫》中的每一篇、每一章、每一句话。这并非机械的翻译,而是融合了历史学、文学、哲学等多重维度的品读。 《总叙》:女性修养的基石:班昭在开篇就强调了“学”,认为女性的品德修养,首要在于学习。本书将深入剖析“夫女子者,天地之性,阴阳之别”的深刻内涵,理解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独特性。我们将探讨“妇者,有所谓四德者,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的具体含义,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解析这“四德”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我们还会重点关注班昭对于“夫妇之道”的阐释,以及其如何通过学习来达到“内外相辅,同德同心”的理想婚姻状态。 《论诫》:言行举止的智慧:本章是《女诫》中最为人熟知的篇章之一,其中关于“三从四德”的论述,虽然在现代社会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我们更应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对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的强调,以及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通过自律来获得尊重与和谐。本书将辩证地分析“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的时代背景,并侧重于挖掘其积极意义,如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以及对男性伴侣的尊重。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妇言”的智慧,如何做到“善与人言”,避免无谓的争执,保持语言的得体与建设性。 《敬慎》:谨慎处事的生存之道:班昭在这一章中,以非常细腻的笔触,阐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有的谨慎态度。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为何班昭如此强调“敬慎”,这背后是她对女性可能遭遇的风险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女性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护自己的策略性指导。我们将分析“夫妇者,亲女兄弟,不可以得尽,夫妇者,称有父母,不可得长久”等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孤寂感与对伴侣的依赖。此外,我们还将解读“妇容”的内涵,并非仅仅指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仪态与品格的体现。 《恭约》:自我约束与和谐之道:本章重点阐述了“妇功”,即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与劳作。本书将透过班昭的文字,看到她对家务劳动的尊重,以及女性如何通过勤勉的双手,为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贡献力量。我们还会探讨“恭约”的核心,即自我约束与谦逊的态度,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品德的磨砺。 三、时代的回响与现代的启示 《女诫》作为古代典籍,其部分观点难免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产生碰撞。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并非回避这些争议,而是以开放而审慎的态度,进行深入的探讨。 辩证的传承:古德今鉴:我们将深入分析《女诫》中一些在现代看来可能过于保守的观念,并尝试理解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例如,“夫尊妻卑”的思想,在现代看来是落后且不平等的,但我们也会尝试挖掘其在古代维护家庭秩序、强调责任分工方面的积极一面。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读者辨析,哪些是适用于那个时代的特定规定,哪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修养原则。 智慧的提炼:跨越时空的女性力量:尽管时代变迁,但《女诫》中关于女性修身养性、品德培养、家庭责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智慧,依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本书将着重提炼这些跨越时空的精华,例如,班昭对女性独立思考能力的强调,对自身言行的审慎,对家庭和谐的追求,以及对学识与品德的重视。这些宝贵的品质,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女性获得幸福与成就的重要支撑。 与现代女性的对话:本书并非“坐而论道”,而是鼓励读者将《女诫》的智慧应用于当下。我们将提供一些思考题和实践建议,引导读者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以更开放、更平等、更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和践行女性的美德,如何在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理解“妇德”与“妇言”,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坚持自我;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优雅。 四、附录与延伸阅读 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女诫》及其相关知识,本书还包含精心设计的附录部分: 《女诫》原文校注:提供经过严谨校订的《女诫》原文,方便读者对照阅读。 相关历史文献选摘:节选与《女诫》相关的其他古代女性教育或伦理典籍中的片段,如《列女传》、《女论语》等,形成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现代学者研究视角:选取一些当代学者对《女诫》的解读和评论,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与融合。 品读心得互动:设置读者互动版块,鼓励读者分享自己的品读心得和实践感悟,形成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社群。 结语:重塑女性的优雅与力量 《女四书品读全集 卷1:女诫品读全书》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是一场与古代先贤的深度对话。它不仅仅是一本解读经典的著作,更是一份引导现代女性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绽放自我的指南。通过对《女诫》的细致品读,我们希望能够唤醒每一位女性内心深处对于优雅、智慧、坚韧品德的追求,帮助她们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这本书,适合每一个渴望成长、追求卓越的女性阅读。无论你是初入社会的青涩少女,还是肩负家庭重任的贤妻良母,亦或是事业有成的独立女性,都能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启发。让我们一起,翻开这卷承载着千年智慧的《女诫》,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在成长中绽放属于我们时代女性的独特光彩。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此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作者的洞察力之深刻。他们不仅仅是在罗列古代女性的行为规范,更是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仿佛一位智者在耳边低语,循循善诱,却又丝毫不失力度。书中对“德行”的阐述,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教导我们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秩序与宁静。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超越时代的智慧,它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富有生命力的生活哲学,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好、更完整的人,这种深层次的启迪是很多当代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韵味非常独特,充满了古典文学特有的含蓄和力量。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品味那些精妙的措辞和典雅的句式,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精准而富有画面感。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吸收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文字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有些篇章的结构布局,如同精妙的乐章,层层递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引领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它不仅保存了宝贵的历史信息,更重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语言艺术的极致追求,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韵味和体会。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沉淀。它不适合快餐式阅读,而是要求读者慢下来,去咀嚼文字背后的深意。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原则应用到日常的处事待人接物中,发现那些看似陈旧的智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冲突时,反而展现出惊人的有效性。它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倾听、如何更审慎地表达,如何在一个群体中保持自己独特的风骨而不失圆融。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并能在不同人生阶段给予不同感悟的经典之作,其价值在于持续的自我反思和精神层面的滋养,而非一时的知识获取。

评分

我带着一种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去接触这本书,原本担心其中会有太多与现代价值观相悖的内容,但实际阅读下来,发现作者的论述往往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生存智慧的考量,而非单纯的压制。书中对“修身”的强调,其本质是对自我约束和内在提升的追求,这与现代心理学中追求心智成熟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所有历史背景下的观点,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从历史的深度去理解女性在不同环境中的角色定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路径。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历史和人性的理解维度。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古朴的气息,一下子就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时代。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厚实感,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累。更值得一提的是排版,字体的选择和行距的安排都非常讲究,清晰易读,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经典著作的人,也能很快地沉浸其中。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感觉这是一本可以珍藏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具有文化价值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在每次翻阅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对传统的敬意与珍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