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段:典型股票盘口分析 波段之王著

波段:典型股票盘口分析 波段之王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波段之王著 著
图书标签:
  • 股票
  • 技术分析
  • 波段交易
  • 盘口分析
  • 短线交易
  • 投资
  • 金融
  • 股市
  • 交易策略
  • 波段之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者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67246
商品编码:2969059423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波段:典型股票盘口分析

定价:49.00元

作者:波段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212672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图解K线:精准把握A股买卖点 从零开始学股指期货——新手入门、交易之道、实战指南(修订版) 从零开始学期权从零开始学看盘——快速入门、盘面解读、盘口点拨及实战指南(第2版)波段操作利用股市特有的波段运行规律,在波谷低价买入,在波峰高价卖出,是一种成功率比较高的交易方式。它始终是一种成功率比较高的方法。灵活应变的波段操作可以有效回避市场风险,保存资金实力,培养市场感觉。《波段:典型股票盘口分析》特色:轻松入门:从*基础的K线讲起,逐步深入;实例讲解:对每一个操作方法,都给出典型的A股实例;经验总结:全书凝聚了作者12年的炒股经验;知识面全:囊括K线、均线、形态、量能等多种分析方法。

内容提要


《波段:典型股票盘口分析》根据作者多年的实战操作经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波段操作的相关知识体系及运用技巧。
全书共分10章,内容涵盖技术指标、移动平均线、K线知识、量能技术和形态技术、确定波段阻力和支撑位、交易心态与操作理念等内容。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初级阶段交易者的入门教材,而且可以帮助中级读者提高实战操作水平,对高级读者也有的启发意义。

目录


为什么要进行波段交易1
章K线是基础7
1.1基本K线简介7
1.1.1认识K线7
1.1.2K线典型形态之星线9
1.1.3K线典型形态之吊线10
1.1.4K线典型形态之孕线11
1.1.5K线典型形态之抱线12
1.1.6K线典型形态之平线13
1.1.7K线典型形态之倒T字线14
1.2常用K线组合实例讲解15
1.2.1树上双鸦15
1.2.2大象吞蛇16
1.2.3早晨之星与黄昏之星17
1.2.4炉架底19
1.2.5梳子底线20
1.2.6下浮底部线、阎王线与下山线20
1.2.7岛型反转与裂谷反转21
1.2.8斩回线、切入线与插入线23
1.3K线运用本质与波段相对位置24
1.3.1相对位置是本质核心24
1.3.2确定波段“相对位置”25
第2章移动的趋势线:移动平均线28
2.1均线的形成及作用28
2.1.1均线介绍28
2.1.2移动平均线的特性29
2.1.3移动平均线的优缺点30
2.1.4均线黏合向上发散构成波段**买点31
2.1.5合理的均线构成波段的上升支撑线和下降阻力线33
2.1.6“之”字形均线形态构成波段**加仓买点35
2.1.7均线运行角度指导波段操作37
2.2实用均线系统40
2.2.15日、10日、20日均线系统40
2.2.25日、20日、60日均线系统42
2.2.3神奇的93日均线44
2.2.4神奇的181周均线45
2.3均线选出波段股票46
2.3.1均线处于相对低位47
2.3.2选择盘整期的股票47
2.3.3选择中长期均线向上的股票47
2.3.4均线间距离48
2.4均线选股实例48
2.4.1实例一:平潭发展48
2.4.2实例二:焦作万方49
第3章辅助地位的技术指标51
3.1MACD指标经典运用51
3.1.1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52
3.1.2MACD的背离53
3.1.3空中加油56
3.1.4空中减油57
3.1.5分时MACD的背离运行时间经验数字58
3.2RSI指标经典运用58
3.2.1取值58
3.2.2形态分析59
3.2.3交叉和背离60
3.3KDJ指标经典运用61
3.3.134周期的参数设置62
3.3.2KDJ指标钝化63
3.3.3KDJ的时间判断64
3.4EXPMA指标经典运用64
3.4.1应用规则64
3.4.2偏离值(乖离率)的应用66
3.5指标共振指导波段**逃顶67
3.5.1技术指标与波段操作67
3.5.2技术指标的共振68
3.5.3技术指标指导**与逃顶70
第4章位于价格之前的量能71
4.1认识量能技术71
4.1.1量能简介71
4.1.2量能分析之分时图72
4.1.3量能分析之是否见顶部的判断73
4.1.4量能分析之出货还是洗盘的判断73
4.2量能六种形态74
4.2.1量增价涨74
4.2.2量缩价涨75
4.2.3量增价平76
4.2.4量增价跌77
4.2.5量缩价跌78
4.2.6量缩价平78
4.3量能与波段操作79
4.3.1突放巨量后急剧缩量——必跌79
4.3.2二次放量是主升81
4.3.3均量线指示趋势82
4.3.4波段起涨84
4.3.5洗盘和出货85
4.4波段买点和波段卖点86
4.4.1顶和底86
4.4.2顶部量能特征87
4.4.3底部量能特征89
第5章准确率极高的价格形态92
5.1常用形态92
5.1.1旗形92
5.1.2头肩形94
5.1.3圆弧形96
5.1.4双底(双头)形97
5.1.5三角形99
5.2形态与波段102
5.2.1三角形形态102
5.2.2上升旗形形态103
5.2.3双底或三重底形态104
5.2.4头肩底形态105
5.3形态与波段操作106
5.3.1有效突破106
5.3.2是否会回踩(抽)107
5.3.3颈线位(上下轨线)波段买卖时机的选择108
第6章筹码分布的密集区110
6.1成交密集区的形成110
6.2成交密集区的阻力与支撑112
6.2.1成交密集区阻力实例113
6.2.2成交密集区支撑实例115
6.2.3消化成交密集区117
6.3成交密集区与波段操作119
6.3.1确定波段空间120
6.3.2波段选股与操作121
第7章前期高低点的水平支撑与压制123
7.1前期高低点的前世、今生和未来123
7.2波段阻力与波段支撑的应用125
7.2.1一个合理波动区间而非一个极点125
7.2.2波段阻力中枢点126
7.2.3波段支撑中枢点129
7.2.4合理确定波段阻力(支撑)中枢点130
7.3前期高低点与波段操作133
7.3.1利用前期高点洗盘133
7.3.2利用前期低点洗盘135
7.3.3波段操作实例137
第8章*美的黄金分割139
8.1黄金分割数列139
8.1.1费氏数字139
8.1.2黄金分割率140
8.1.3黄金分割参数140
8.2黄金分割与波段空间141
8.2.1波浪划分与波段划分:艾略特波浪理论141
8.2.2波浪划分与波段划分:千人千浪142
8.2.3波段划分143
8.2.4黄金分割计算运行目标位144
8.3黄金分割与波段操作149
8.3.1空间大碰撞——共振149
8.3.2递进循环151
8.3.3利用黄金分割选取波段股票153
第9章寻找操作的波段155
9.1不同操作级别155
9.1.1级别和周期155
9.1.2操作级别介绍157
9.1.3判定当前操作性质158
9.1.4定位相对准确的买卖点160
9.2波段操作162
9.2.1中国股市市场属性162
9.2.2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级别163
9.2.3选择波段操作166
0章波段操盘概览171
10.1资金管理172
10.1.1资金分配原则172
10.1.2止损174
10.1.3止赢176
10.2建仓177
10.2.1传统建仓方法177
10.2.2半球形建仓方法178
10.3优势成本180
10.3.1成本控制的意义180
10.3.2优势成本的取得182
10.3.3取得优势成本非高抛低吸188
10.3.4取得优势成本操作实例188
10.4买点190
10.4.1波段买点的基础知识190
10.4.2共振买点操作方法193
10.5持有195
10.5.1趋势跟随195
10.5.2持仓199
10.6卖点201
10.6.1波段卖点的基础知识201
10.6.2共振卖点操作方法202
10.7卖出203
10.7.1跟进止赢卖出法204
10.7.2倒半球卖出操作205
10.7.3跟进止赢法和倒半球形法的比较207
10.8操作法基本步骤和相关操作实例207
10.8.1操作步骤207
10.8.2相关操作实例21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波段:揭秘股市的脉搏,驾驭利润的潮汐 在波诡云谲的资本市场中,隐藏着无数捕捉财富的机会。然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股票的涨跌如同迷雾,难以捉摸。如何才能拨开迷雾,看清市场的真实面貌?如何才能在汹涌的行情中稳健前行,抓住属于自己的那份收益? 《波段》一书,将带您深入股票盘口的奥秘,解锁“波段之王”的独到智慧,让您成为真正的市场操盘手。 本书并非泛泛而谈的投资理论,而是聚焦于股票盘口这一最直接、最活跃的市场信息载体。盘口,是市场参与者买卖意愿最真实的体现,是多空双方力量博弈的即时战场。它以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揭示了主力资金的动向、市场的活跃度以及潜在的买卖机会。然而,盘口信息瞬息万变,如何从中辨别真伪,发现规律,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交易信号,是无数投资者孜孜以求的难题。 《波段》的核心价值,便在于系统性地梳理和解析了股票盘口的各种表现形态,并辅以大量真实案例,让读者能够“望闻问切”,洞悉个股的“健康状况”与“未来走向”。作者以其多年的实战经验,提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盘口分析方法论,旨在帮助投资者建立起一套独立的、科学的交易体系,从而在波动的市场中游刃有余。 一、 盘口:价格与成交量的舞蹈 在《波段》的解读中,价格和成交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双生子”。盘口中的买卖挂单价格,是买卖双方心理价位的直接反映;而委托买卖的数量,则直接体现了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热情。 价格的语言: 挂单价格的跳动,反映了市场对当前价格的认可程度。价格的快速上涨或下跌,通常伴随着成交量的变化。本书将深入剖析不同价位下挂单的变化规律,例如,当卖一价突然被大额买单吃掉,是主力扫货的信号,还是诱多陷阱?当买一价迟迟不被触及,是惜售情绪浓厚,还是上涨乏力?这些看似微小的价格波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息。 成交量的魔力: 成交量是市场活跃度的晴雨表,也是资金进出的直接证据。在《波段》中,我们将看到如何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下的成交量变化,来判断主力资金的意图。例如,在股价温和放量上涨时,说明多头力量稳步积聚,上涨趋势可能得以延续;而在股价快速拉升过程中,如果成交量并未同步放大,则可能存在诱多嫌疑。反之,在股价下跌过程中,如果成交量萎缩,说明抛压减小,短期下跌空间可能有限。 二、 挂单的奥秘:主力资金的足迹 盘口最核心的部分,莫过于委托买卖的挂单。这些挂单,如同散落在沙盘上的金子,需要我们耐心挖掘。 买卖盘的深层含义: 《波段》将引导您区分“真挂单”与“假挂单”。例如,在上涨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巨额卖单,到底是真实出货,还是主力为了压低价格、吸引散户接盘而设置的“钓鱼盘”?在下跌过程中,突然涌现的大额买单,究竟是恐慌性买入,还是主力逆势抄底?本书将通过对比不同时段、不同量级的挂单变化,以及成交明细的配合,帮助您拨开迷雾,辨识主力真实意图。 委托队列的智慧: 委托买卖的顺序和数量,也蕴含着重要的信息。例如,当低位买单队列密集,但高位卖单稀少,则可能预示着股价即将向上突破。反之,当高位卖单压顶,低位买单稀疏,则可能面临下跌风险。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读这些委托队列的变化,并将其与价格、成交量相结合,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三、 量价配合:揭示波段的形成 “量价配合”是技术分析中的黄金法则,在盘口分析中尤为重要。《波段》将系统性地阐述量价配合的各种形态,并提供实战操作的依据。 上涨中的量价配合: 在多头趋势中,温和放量是健康上涨的标志。这意味着有资金持续流入,并且市场对当前价格的接受度在提高。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程度的放量,以及如何判断“价涨量增”、“价涨量平”和“价涨量缩”等不同形态下的潜在含义。 下跌中的量价配合: 在空头趋势中,成交量的变化同样至关重要。例如,“价跌量增”可能意味着恐慌性抛盘涌出,短期有止跌可能;而“价跌量缩”则可能表示抛压减轻,但上方阻力依然存在,下跌趋势仍可能延续。本书将深入解析这些形态,帮助投资者在下跌行情中规避风险,甚至发现低吸机会。 特殊量价形态: 除了常规的量价配合,本书还将探讨一些特殊的量价形态,如“价托”、“价压”、“对敲”等,这些形态往往是主力资金操纵价格、诱导散户的重要手段,掌握其辨识方法,将能有效避免被套。 四、 盘口语言的实战应用:捕捉波段利润 掌握了盘口的分析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将其应用于实战,捕捉波段利润。《波段》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操作策略,帮助您将理论转化为收益。 波段的识别与预测: 波段,即股价在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个中枢价格进行上下波动。识别波段的起点和终点,是捕捉利润的关键。《波段》将教您如何通过盘口信息,预判波段的启动、发展和结束。例如,当盘口出现持续的买盘积极,且成交量温和放大,可能预示着新的上涨波段即将开启。 进出场点的把握: 精准的进出场点,是波段操作的核心。《波段》将提供基于盘口分析的进场和离场信号。例如,当盘口出现明显的反转信号,且成交量配合,可以考虑进场;而当盘口出现滞涨迹象,或出现顶部放量下跌的信号,则应及时离场。 仓位管理与风险控制: 即使是最精准的盘口分析,也无法保证100%的胜率。因此,合理的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波段》将强调如何在操作过程中,根据盘口的即时变化,动态调整仓位,以及设置止损止盈点,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波段》的价值所在: 实战导向: 本书紧密结合实战,用大量真实案例说明盘口分析的实际应用,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 系统全面: 从基础的价格、成交量分析,到深层的挂单解读,再到量价配合的综合运用,本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盘口分析体系。 独立思考: 本书旨在培养读者独立分析盘口信息的能力,而非依赖于所谓的“内幕消息”或“专家推荐”。 风险意识: 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帮助投资者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本金。 对于每一位渴望在股市中取得成功的投资者,《波段》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它将带您走进股票盘口的世界,让您学会倾听市场的声音,读懂主力资金的意图,从而在波涛汹涌的股市中,稳健地驾驭利润的潮汐,成为真正的“波段之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优秀的交易书籍,不仅仅在于传授技术,更在于塑造正确的交易思维。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讲解盘口分析技巧的同时,更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交易的哲学”。他反复强调,技术分析只是工具,而最终决定成败的,是交易者自身的认知、心态和纪律。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交易中的角色,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学习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更成熟的交易者。作者提出的“复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复盘”的方法,对我来说尤其宝贵。他教会我如何从每一次的交易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优化自己的交易系统。书中关于“风险控制”的章节,更是让我的交易变得更加稳健。他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止损,而是深入分析了各种风险的成因,并提供了具体的应对策略。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不仅指引我在股票市场中前行,更教会我如何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人生道路上,保持清醒和坚定。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烫金的标题,给人一种专业而又不失艺术感的视觉冲击。翻开扉页,纸张的触感温润细腻,散发着淡淡的书墨香,让人立刻沉浸到一种宁静的学习氛围中。目录页的排版清晰明了,章节划分逻辑严谨,预示着内容将层层递进,深入浅出。我尤其喜欢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它们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能够直观地展现作者的观点和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时不时出现的作者的“波段之王”这一笔名,也为整本书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个人色彩,仿佛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操盘手进行对话。整体而言,从装帧到排版,再到细节之处的设计,都透露出一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期待。这种用心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学习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不像市面上很多技术分析的书籍那样枯燥乏井,而是充满了作者个人独特的见解和实战经验。作者似乎非常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交易原理,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他经常会穿插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交易故事,这些故事既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生动地印证了他所阐述的理论。我特别喜欢他关于“情绪化交易”的讨论,深刻地剖析了散户在市场中的心理误区,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克服方法。这部分内容让我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之前在交易中犯下的很多错误,原来根源在于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此外,书中对于如何把握波段节奏的阐述,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作者强调的“顺势而为,耐心等待”的交易理念,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急于求成的心态,并学会了在市场中保持一份冷静和耐心。

评分

读完后,我真的觉得在股票交易的世界里,原来还有这么多我之前从未触及过的深度和细节。作者通过大量的实盘案例,将那些抽象的技术指标和盘面信息,具象化成了一套套可操作的分析逻辑。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多空博弈”的章节,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示,剖析了主力资金在不同价位、不同时间段的操盘意图,让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理解了“洗盘”、“吸筹”、“拉升”等概念背后的真实逻辑。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定义,而是真正理解了它们是如何在盘口信息中体现出来的。特别是作者提出的几个独创性分析模型,结合了成交量、委托买卖盘、盘中异动等多个维度,给我的交易决策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我尝试着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实盘中,虽然还在摸索阶段,但已经明显感觉到交易的逻辑性增强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凭感觉下单。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波段交易”的精髓所在,也让我对未来的交易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丰富,而且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我之前看过不少关于股票交易的书籍,但很多都显得零散,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而《波段:典型股票盘口分析》则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从宏观的趋势判断,到微观的盘口细节捕捉,都做到了面面俱到。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分析工具的时候,都会先说明其原理,然后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进行演示,最后给出具体的应用方法。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深刻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并将其融会贯通。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主力资金行为分析”的深入研究,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也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分析维度。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股票市场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的价格波动,而是能够深入到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逻辑中去。这本书绝对是我在股票交易学习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我非常庆幸能够读到如此高质量的著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