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金融是杯下午茶
定价:39.00元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6072182
字数:
页码:2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金融是杯下午茶》以闲适心情拨开中国金融的纷繁乱象,近百位学者就金融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为读者全方位立体解读当前的中国金融。
内容提要
《金融是杯下午茶》共分十个部分,由重阳金融研究院多场思想沙龙的所有讨论内容组成。每次沙龙都会邀请来自智库、高校以及金融界、企业界的重量级嘉宾,就热点金融话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研讨。 旨在利用咨询报告、内部参考等形式,对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与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简称“重阳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现代化智库。重阳研究院把脉金融,观览全局;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依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丰富的学术资源,广泛吸纳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思想、有影响力的行业精英,对经济社会热点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文摘
中国金融是否已经准备好在全球化的国际舞台接受挑战、参与竞争?
范祚军:如果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首先要参与区域治理。在参与区域治理的过程中, 我们要本着负责任的大国的态度来使用我们的金融资源。美国用金融手段统治了全世界,并谋取自身的利益,但是这直接触及到了美元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国就开始围剿我们。我们应该怎么突破呢?中国要帮助这些国家提供一些区域性的公品,而这些产品不仅仅是金融能提供的物质资产,还包括精神文化方面。金融在为权贵服务是没错的,但水淹到脖子的人肯定需要财政,不需要金融。中国人在东盟做什么?我们结交权贵,和本地勾结,所以金融做的都是像桥梁、矿山、铁路、高速公路这样的大项目。美国人在东盟做什么?美国人给人家建小学,卫生所,把医生选到美国去交流学习。后美国人花了很少的钱,赢得了民心,他们认为美国人做的都是好事,中国人是来剥削的。所以,大金融不能以单纯的利益作为衡量标准,而是要围绕着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来作为衡量标准,要为当地发展重民心、重民生的项目,这可能是我们未来要做的。
关于金融战略,我们用民族情感对待金融,金融要为中国人民谋利益。我们考虑国际金融,不管金融在服务还是在国外服务,核心利益只能是中国利益,没有别的思路。我们下的每一盘棋,走的每一步路,只考虑中国的经济和福利增长。结果就是,世界上对中国金融及其从业者的形象的评价可能并不光辉,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另外一个思路就是要站在为全世界人民谋福祉的角度来看金融,中国是大国,我们光明正大地做一些能够在全世界都站得住脚的策略或者步骤,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是有利的。把这个策略考虑进来,我们的大金融战略就应该重新梳理。
我们要在逻辑上认清金融到底是为谁服务,虽然认识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弄清楚了再去走路,就会知道该怎么走,也不会有风险。中国金融走了很多国外已经走过的路,所以没有遇到太大的风险。由于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我们再往前走,就会走国外也没有走过的路,我们可能会迷路,给自己带来风险。所以,未来的大金融战略,我们要考虑到风险问题,因为以后的路是我们要带别人走,不是我们跟着别人走,而且中国的金融问题在将来可能会更加复杂。
我认为,中国金融业面临的紧迫的问题,或者说的“大金融”战略该怎么走,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的大金融该怎么做。随着金融领域的深入和扩大,我们应当引导我国的“大金融”战略向更加关注民生的方向走。二是,从国际的层面来看,我们如何配合中国的经济、外交在全球对金融进行布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我们应当承担国际责任,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要想参与全球治理,首先应从区域治理着手。美国用金融手段统治了全世界,我们在参与区域治理的过程中,也应该利用自己的金融资源。这就直接触及了美元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国就开始围剿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突破美元围剿?我觉得中国可能要学着提供一些区域性的公品,而这个产品不仅是物质资产,还应该包括精神公品,包括对区域文化、价值、信仰的尊重。这些,金融都应该有所作为。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城镇化发展需要资金,但是中央明确表态新型城镇化不是一味造新城,这意味着土地财政模式必须转型。那么,新兴城镇化的资金何来?如何与金融创新相结合?依托城镇化,金融又将获得怎样的新机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邀请了来自中央部委、高校、研究机构、基层和企业的10名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以及前伦敦经济与商业署署长罗思义(John Ross),就金融创新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了深入研讨。
……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化繁为简”的智慧。那些原本在财经新闻中常常出现的专业术语,在作者的笔下,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变得鲜活而易懂。他巧妙地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金融理论解析得淋漓尽致,却又不失其精髓。例如,他将通货膨胀比作下午茶里的糖分悄悄增加,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购买力;将股票市场的起伏描绘成下午茶时段人气的变化,有高峰也有低谷。这种接地气的解读方式,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平日里被我忽略的金融现象。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金融,更是在引导我们如何去观察生活,如何用金融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生活中的种种变化。这种跨界的融合,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也让我对金融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它颠覆了我过去对金融的刻板印象。我原以为金融是枯燥乏味的、是属于专业人士的领域,但这本书却以一种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方式,向我展示了金融的另一面。作者用平实而富有洞察力的语言,将复杂的金融概念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相结合,让金融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理论,而是可以被理解、被感知、甚至被享受的。就像品尝一杯下午茶,虽然其中蕴含着各种精妙的配方和制作工艺,但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体验。这本书让我觉得,金融也应该是如此,它应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充实。我特别期待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明智地去应对生活中与金融相关的问题,让金融真正成为我生活中的“一杯下午茶”,而不是一种负担。
评分刚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温润的封面吸引了,有一种想要立刻坐下来,泡一杯香浓的红茶,配上一块精致的甜点,享受一个悠闲下午的冲动。书名《金融是杯下午茶》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似乎在暗示,那些平日里听起来高深莫测的金融概念,其实也可以变得如此亲切,如同与好友闲坐品茗般自在。我一直觉得金融的世界离我们普通人有点遥远,充满了数字、图表和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但这个书名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期待,这本书是否能像一位优雅的主人,带领我穿越金融的迷雾,去发现它有趣、甚至令人愉悦的一面。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金融的复杂性与下午茶的闲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是通过生动的比喻,还是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不再对金融感到畏惧,而是能以一种更轻松、更积极的心态去了解它,甚至从中找到一些投资或者理财的灵感。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这或许也暗示着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和价值。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序言部分,我被一种温文尔雅的叙事风格深深吸引。作者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活化的场景,仿佛在讲述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金融故事。他将金融市场的波动比作午后天气变化,将各种金融工具类比为下午茶中的不同点心,这种联想既新颖又贴切,瞬间拉近了金融与读者的距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理性而又不失温情的态度,他并没有将金融描绘成一个冰冷无情的机器,而是强调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理解金融,更好地规划我们的生活和未来。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向我们娓娓道来,分享他对金融世界的独到见解。这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让我觉得即使我之前对金融一窍不通,也能轻松地跟随他的思路,理解那些原本复杂的概念。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一部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他并没有将金融描述得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引导读者走进金融的世界。他用一种非常轻松愉悦的语调,将复杂的金融概念变得平易近人。我特别喜欢他将一些金融行为与下午茶的场景进行类比,这种联想方式既形象又生动,让我在轻松的阅读中,就能理解那些原本可能让我感到困惑的金融理论。比如,他可能会把投资比作选择下午茶的搭配,需要考虑口味、成本和预期收益;或者将风险控制比作下午茶时小心翼翼地品尝热饮,避免烫伤。这些比喻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直观的认知,让我不再觉得金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领域,而是可以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种亲切的叙事风格,让我对金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书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