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研究
定价:48.00元
作者:何金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14144819
字数:250000
页码:1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际经济发展的实践已陆续证明了,在开放经济体中,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基本正确性。任何试图在寻求独立货币政策、稳定汇率水平与资本流动自由之间,必然需要谋求妥协。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日益开放,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之间的互动持续加深,着眼于内部均衡的货币政策与着眼于外部均衡的汇率政策之间存在的冲突,其实是我国内外均衡冲突的表现。在这一宏观理论框架下,着眼分析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既具有较好的理论视角,也存在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的演变、主要机理及与原因的基础上,将重点定位于对我国货币当局协调冲突过程中的主要工具——冲销干预措施的剖析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冲销干预的有效性与可维持性。在书中作者提出,在继续完善冲销干预的本外协调的基础上,长期内协调冲突的根本措施还在于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本书除在研究视角上较新之外,在研究方法上,能够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相结合、数理模型推演、时序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了基于冲销系数的多元回归对我国冲销干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分析,运用央行损失小化函数结合冲销干预实证冲销干预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等等。在经济理论模型方面,通过借鉴易纲等人的汇率选择模型,纳入了冲销干预变量,结合直观的几何图形与数学分析和推导,揭示我国在冲销干预力度减弱后,协调冲突的长期汇率制度的选择方向。
目录
作者介绍
何金旗,男,1973年生,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中员,现任南京审计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货币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等问题。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一项、院级课题两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
文摘
序言
对于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普通读者而言,对“汇率”和“货币政策”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媒体的报道和生活中的直观感受。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提供了一个系统性学习的机会。我猜测,它会从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中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实践。想象一下,如果书中能够生动地解释,为什么人民币贬值会影响到进口商品的价格,或者为什么央行降息可能会刺激出口,那将是多么有益的学习体验。我期待书中能用丰富的图表和案例,将抽象的经济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政策调整如何通过汇率这个“传导阀门”,最终影响到我们的钱包和生活。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不同政策协调方式的优劣,比如,是优先稳定汇率,还是优先控制通胀?在面临外部压力时,应该采取何种策略?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走向,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评分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我总是在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视野的优秀教材或参考书。一本关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研究”的著作,无疑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我预设这本书会提供一套严谨的理论框架,分析在资本自由流动和贸易日益频繁的全球化背景下,汇率和货币政策如何相互作用,并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产生影响。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中国作为大型开放经济体,在制定汇率和货币政策时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例如,如何在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周期波动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之间寻找平衡?书中是否会提出创新的政策协调模型,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金融环境?我期待它能为我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材料和深刻的洞见,帮助我的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分析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充满挑战的经济世界。
评分一本探讨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学术专著,对于我这样一名对国际金融领域充满好奇的读者而言,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奥秘的窗口。在阅读之前,我便对这本书的标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它触及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关键且复杂的主题。开放经济环境意味着资本自由流动、贸易往来频繁,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即汇率)的变动,必然会对国内的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而货币政策,作为调控经济总量的核心工具,其制定与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汇率的联动效应。因此,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精妙的协调,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物价水平的控制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便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我预设这本书会深入剖析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汇率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困境,探讨过往的政策实践,并尝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期待书中能有详实的案例分析,能够清晰地展示政策间的传导机制,以及不同协调模式可能带来的效果差异,从而帮助读者形成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际金融市场动态保持高度关注的投资者,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其与国内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判断市场趋势、规避风险的关键。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它似乎能为我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我猜想,书中会详细阐述导致汇率波动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例如国际资本流动、贸易差额、通货膨胀预期、以及最重要的——央行的政策意图。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正经历深刻经济转型、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国家,汇率的稳定与否,以及央行如何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影响市场流动性,进而间接影响汇率,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人民币资产的价值和国际竞争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量化的分析模型,帮助我理解政策调整的幅度和频率如何影响汇率的预期,以及这些预期又如何反馈到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决策中。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证研究,哪怕只是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和分析,也能大大增强我解读当前市场信号的能力。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关于汇率与货币政策协调的书籍,其价值远不止于理论的探讨,更在于它能否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为普通民众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这本书的标题就透露出一种“研究”的意图,这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会包含大量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我希望它能以一种既严谨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向读者展现开放经济下,中国是如何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定位自己的货币政策,以及如何在维护国内经济稳定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之间取得平衡。比如,书中是否会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政策所扮演的角色?在应对外部冲击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同作用又有多大?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书中对“协调”二字有独到的解读,它可能意味着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艰难的权衡。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复杂的宏观经济决策迷宫,理解那些看似难以捉摸的政策变动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