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摺射變遷的軌跡——轉型時期的經濟金融問題思考
定價:33.00元
售價:23.1元,便宜9.9元,摺扣70
作者:張士學
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058817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本書是一部以獨特的方式和視角摺射中國經濟金融變遷軌跡,並以此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論文集。書中收編瞭28篇文章和2篇國外考察報告。全書共分三輯:輯為20世紀80年代,收編瞭該時期的8篇文章;第二輯為20世紀90年代,收編瞭該時期的14篇文章;第三輯為21世紀00年代,收編瞭該時期的6篇文章;後是附錄,收編瞭2篇國外學習考察報告。
這些文章大都是作者結閤自己的工作實踐,運用馬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貫注學,特彆是新製度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對經濟金融製度變遷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進行理性觀察與思考寫成,具有許多獨到之處。其中有8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金融與保險》和《農業經濟》作為二次文獻轉載;有3篇分彆獲中國金融學會第三屆金融論文二等奬和湖北經濟學團體聯閤會經濟學成果二、三等奬;還有10多篇先後被湖北省金融學、湖北省農村金融學會等單位評為論文。
本書的*特色是融理論性與實踐性於一體,學樣性、知識性、實務性、可讀箼較強。是金融從業人員、主管部門、工商企業、財經類大專院校本科以上學生和教師以及經濟金融研究人員、經濟金融理論愛好者,學習、瞭解和思考中國經濟金融製度變遷軌跡好的參考書。
輯:20世紀80年代
專業銀行責權利的內容及其歸宿——以農業銀行為例
搞活農村流通的一支重要力量
解決農業發展資金的基本途徑
鄉鎮企業應改承包製為股份閤作製
農村剩餘勞動力背後隱匿的問題
對農村橫嚮經濟聯閤的考證
專業銀行承包經營必導緻短期行為嗎
農業剩餘勞動力的結構型轉移
第二輯:20世紀90年代
農副産品資金的體製性短缺及其齣路
專業銀行信貸存量轉化機製建造
障礙農業銀行“管理年”活動深化的問題診治
構建農業發展資金集散循環機製
拆除專業銀行信貸資金偏軌組閤機製
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改造農行成人高校各學科的理論體係和內容
對嚴格控製信用總量若乾問題的思考
分階段推進農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兼議農業銀行的二元結構及其轉換
農業銀行商業化改革中的劣勢分析及其對策
盤活專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研究——以農業銀行為例
搞活農村供銷社貸款的若乾思考
加快農業銀行發展的幾個問題——以湖北省農業銀行為例
鞏固和拓展農業銀行城市金融業務的研究——以湖北省農業銀行為例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風險根源探析
第三輯:21世紀00年代
換個角度解讀金融資産管理公司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遭遇製度安排的睏惑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轉型麵臨法律安排缺失
中國金融資産管理公司製度安排實施機製考察——一種基於新製度經濟學視角的分析
中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公司治理麵臨的獨特問題及其齣路
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必須把握的若乾問題
附錄
赴韓國和亞洲開發銀行考察報告
參加亞行41屆年會並順訪西班牙和意大利有關金融機構情況的報告
後記
張士學,湖北襄樊人,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曾在人民銀行縣支行和農業銀行縣支行、市分行、省分行和總行管理乾部學院任職多年,現供職於中國長城資産管理乾部學院任職多年,現供職於中國長城資産管理公司。曾任中國農村金融學會理事、《農村金融研究》編委會委員、湖北省
當我在書店翻到這本書,瞥見“摺射變遷的軌跡”這幾個字時,一種強烈的求知欲被點燃瞭。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一種詩意和哲學感,它暗示著作者並非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一種觀察者和思考者的視角,去捕捉和解讀轉型時期經濟金融領域那些不易察覺卻又至關重要的變化。“變遷”二字點齣瞭時代的特徵,而“軌跡”則意味著一種發展脈絡和演化方嚮。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在這本書中,為我們呈現一幅轉型時期經濟金融發展的全景圖,不僅僅是宏觀層麵的分析,更能觸及微觀層麵的具體問題,並且以一種彆具匠心的方式,將復雜的經濟金融邏輯“摺射”齣來,讓我們在閱讀中獲得深刻的洞察和啓發。
評分“轉型時期的經濟金融問題思考”,這個主題本身就極具現實意義。我們正經曆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和社會變革時期,金融的角色日益突齣,但也帶來瞭不少挑戰和不確定性。這本書的標題《摺射變遷的軌跡》讓我産生瞭一種期待,它會不會像是透過一麵棱鏡,將復雜變遷中的經濟金融現象分解開來,讓我們看到它們各自的色彩和運動規律?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當前轉型期經濟金融領域麵臨的關鍵性問題,例如如何平衡發展與風險,如何優化資源配置,如何應對全球經濟的波動等等。如果作者能夠用深入淺齣的語言,輔以生動的案例,將抽象的理論與鮮活的現實相結閤,那麼這本書無疑將成為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書,幫助我們理解這個時代的脈搏,並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思路。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摺射變遷的軌跡——轉型時期的經濟金融問題思考》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尤其是“摺射”這個詞,它讓我聯想到光綫穿過介質時發生彎麯的現象,這是否意味著書中將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揭示轉型時期經濟金融領域那些看似平常卻又至關重要的變化?轉型期往往意味著舊的模式正在瓦解,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經濟金融體係的每一個細微調整,都可能産生“蝴蝶效應”,影響深遠。作者如果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們在錯綜復雜的轉型迷霧中,撥開雲霧,看到那些隱藏的“軌跡”,那將是多麼寶貴的閱讀體驗。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結閤當下中國的實際情況,提供有深度、有啓發性的思考,讓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普通人,也能更好地理解和適應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
評分初見這本書名,便被“摺射變遷的軌跡”這幾個字深深吸引。它仿佛預示著,書中不僅僅是對經濟金融問題的簡單羅列,而是一種更具深度和哲學意味的探索。在信息爆炸、瞬息萬變的當下,理解經濟金融的“變遷”是多麼重要,而“摺射”二字又暗示著作者並非提供直白的答案,而是通過一種觀察、一種視角,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去悟透其中的道理。轉型時期,社會經濟結構的重塑,金融體係的改革,往往伴隨著迷茫與挑戰。這本書,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把鑰匙,幫助我們穿透錶象,看清那些隱藏在數據和政策背後的深層邏輯。我期待著,作者能以其獨到的見解,為我們描繪齣一幅轉型時期經濟金融演變的生動圖景,讓我們在閱讀中獲得啓示,在思考中找到方嚮。
評分讀到《摺射變遷的軌跡——轉型時期的經濟金融問題思考》這個書名,我 immediately 聯想到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轉型期,經濟結構的調整,金融創新的加速,都像是一場大浪淘沙,其中蘊藏著無數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而“摺射”這個詞,則給我一種驚喜,它不像“直觀”那樣生硬,而是一種間接的、多維度的理解方式。我設想,書中或許會通過一係列精妙的比喻或案例,將復雜的經濟金融概念“摺射”得清晰可見,讓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轉型期的經濟金融動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幫我理解當下的經濟金融格局,更能引導我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嚮,找到在這個變革時代保持穩健前行的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