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2004~2014)
定价:69.00元
作者:王骥跃,班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15235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上市必读:60余家公司IPO案例总结献礼注册制:十年间IPO相关制度演变梳理本书以投行业内人士的视角记录了2004年到2014年间中国企业上市的真实案例,以及中国证券市场IPO政策的演变过程,从而见证并解读这意义非同寻常的十年。
内容提要
时,势,运,成就了不同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不同结局。通过对十年间余个案例本身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延伸讨论,我们想展现企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等市场参与各方之间的角力,以及他们与一个时代的惯性所做的角力――企业上市的过程是一场多方博弈。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分析、揭露甚至拷问运行了这些年的中国式,能不能助力企业发展,能不能倡导价值投资,能不能在不久的未来与成熟市场看齐。在观察十年间中国企业历程的同时,我们也梳理了这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情况:保荐制的确立及发展,发审委制度的建立,询价制的演变,中小板、创业板的开板,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发行从审核制到注册制的逐步摸索。本书以投行业内人士的视角记录了年到年间中国企业上市的真实案例,以及中国证券市场政策的演变过程,从而见证并解读这意义非同寻常的十年。
目录
推荐序 市场的记忆引子 为什么是十年第章 年十年轮回的起点两面针2 / 2004年只新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发审委制度简介凤竹纺织8 / 推动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小公司宁波东睦16 / 家外资控股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中小企业板开板:一个计划外的孩子江苏琼花25 / 带病上市,十年方上正轨电器33 / 借力资本市场腾飞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保荐制度(一):保荐制起航资本市场制度建设IPO询价制度(一):询价制的预备第章 年大刀阔斧改革年包头铝业48 / 上市后“寿命短”的企业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证券市场上目前成功的一次改革晶源电子56 / 一次绝妙的卖壳新法江苏三友62 / 实际控制人变更的一桩悬案资本市场制度建设IPO询价制度(二):试水询价制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保荐制度(二):保荐制入法第章 年IPO审核规范化工商银行79 / 航母级公司驾临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首发办法》明确规范审核标准中国国航87 / 从破发到倍东华合创、众和股份90 / 龟兔赛跑式的命运捉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保荐制度(三):保荐制规范化南岭民爆94 / 2分钱的代价第章 年历史顶点的到来中信银行104 / 万亿打新资金会否抽血股市宏达经编、中核钛白109 / 疯狂的上市首日涨幅怡亚通114 / 另类公司登陆股市场绿大地119 / 中小板股中国石油128 / 见证股癫狂的落幕太平洋证券136 / 上市路第章 年熊市逼停新股发行紫金矿业144 / 面值元烟台氨纶152 / 扯不清的历史遗留问题立立电子161 / 无冕碾碎上市梦想大东南168 / 三次上会,终圆上市梦第章 年市场化发行起步桂林三金174 / 发行价格管制放开资本市场制度建设IPO询价制度(三):放开新股定价管制神州泰岳、机器人186 / 被中小板拒绝的创业板明星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创业板开板:十年磨一剑,落地快速成长探路者194 / 服装企业如何登上创业板阳普医疗、金龙机电196 / 破百的发行市盈率如何炼成华谊兄弟200 / 影视公司如何玩转资本市场第章 年新股发行的盛宴蓝色光标206 / 创业板重组专业户汉王科技210 / 一场官司带来的八个亿碧水源214 / “耐克型”成长曲线海普瑞216 / 造富神话与质疑宁波223 / 这个名字有点怪苏州恒久227 / 失效引发的血案高德红外230 / 意外的二次发行超日太阳235 / 行业兴衰与企业命运胜景山河239 / 一步之遥,天堂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保荐制度(四):保荐制缺陷及争议二重重装247 / 福岛核事故引发央企退市农业银行249 / A股织布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IPO询价制度(四):监管预期与市场力量的博弈第章 年市场调节显成效八菱科技258 / 市场不相信眼泪华锐风电263 / 史上惨痛的打新记忆庞大集团、比亚迪267 / 同行业公司,发行不同命双星新材273 / 新华保险自酿苦酒万福生科276 / IPO产业链第章 年市场化之路中断天能科技293 / 预披露新政狙击上市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惊天一问:不审行不行海达股份298 / 发行新规引起中止发行洛阳钼业、浙江世宝302 / 限价发行遭遇市场检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IPO询价制度(五):重回新股定价管制时代慈星股份309 / 猝死的保代新大地314 / IPO何时休第章 年没有的一年322 / 财务核查风暴327 / 艰难转型的中国投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年终改革:暗藏风险的重启第章 年监管与市场博弈奥赛康336 / 被紧急叫停的众信旅游341 / “价低者得”的发行逻辑我武生物346 / 自主配售权的橘枳之变资本市场制度建设IPO询价制度(六):询价变成解方程兰石重装、中科曙光353 / 连续涨停哪家强商城、357 / 好企业都去海外上市?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保荐制度(五):制度红利消失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投石问路注册制结语 敢问路在何方后记
作者介绍
王骥跃,华泰联合证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保荐代表人。在十余年投资银行从业经历中,专注于项目执行业务近十年之久,熟悉股市场案例及政策背景变化见证其间中国股市场的风云变幻。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有:国通管业、恒源煤电、盾安环境、新海股份、报喜鸟、中恒电气、香雪制药、汉缆股份、海达股份、海澜之家、音飞储存等十余家。班妮,德邦证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曾在律所、投行、工作,亦在香港从事过跨境并购财务顾问工作,目前在上海、香港两地从事跨境并购财务顾问和与证券公司相关的国际业务。财经专栏作家,著有畅销书《亲历投行》、《专注的力量》,为财经、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路透中文、《陆家嘴》、《智富》、《中国故事》等媒体撰写专栏文章。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2004~2014)》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让我对那段波诡云谲的A股市场历程充满了好奇。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标题的字里行间,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个小人物的奋斗与挣扎,以及资本市场的潮起潮落。2004年到2014年,这十年恰好是中国经济腾飞、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在此期间迎来了上市的机会,也经历了市场的洗礼。我猜想,这本书一定深度剖析了那十年间,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包括监管政策的变化、市场环境的波动、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策略的调整。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IPO,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那些如今沉寂的明星企业,当年又是如何叱咤风云?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揭示A股市场上那些令人难忘的“梦想”是如何被孕育、放大,又如何在一轮轮的“浮沉”中走向不同的结局。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那些生动的人物故事,或许是怀揣改变命运梦想的创始人,或许是穿梭于交易大厅的投资者,又或许是影响市场走向的监管者。他们的视角,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得失,都将是构成A股十年画卷的生动注脚。
评分当我看到《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2004~2014)》这个书名时,立刻被它所蕴含的年代感和行业深度所吸引。2004年到2014年,这段时间在中国金融史上无疑是极其重要且充满故事的十年。特别是“上市博弈”这个词,让我联想到的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中,为了实现上市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策略、谈判甚至是对抗。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数字的游戏,更是关于企业战略、市场洞察、甚至人性的较量。我猜想,这本书一定深入挖掘了那十年间,许多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潜规则”或“明规则”,它们是如何在监管的框架内,最大化自身利益,同时又规避潜在风险的。那份“梦想”,指的应该是企业家们对企业发展壮大的美好愿景,而“浮沉”,则真实地反映了资本市场的残酷现实,有起有落,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关于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深刻启示,理解那些成功上市企业的共性,以及那些最终未能如愿企业的教训。
评分初见《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2004~2014)》,我的思绪就被拉回到那个令人既兴奋又迷茫的年代。我虽然不是直接参与者,但作为一个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那十年间A股市场的每一次剧烈波动,都像是在我的脑海里投下一道道惊雷。书中“上市博弈”这四个字,立刻勾勒出一种充满策略与斗争的画面。这不仅仅是企业想要融到资金的故事,更是关于如何与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甚至整个经济大环境进行一场精密且充满风险的博弈。我很好奇,那些能够成功登陆A股的企业,究竟是凭借怎样的“乾坤大挪移”?它们在上市前后的决策,是否都充满了高瞻远瞩的智慧,还是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错和调整?“梦想与浮沉”更是点睛之笔,它预示着书中不仅仅有成功的案例,更会有那些在追逐梦想过程中遭遇挫折、甚至跌落谷底的故事。我期待书中能有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能够让我理解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上市路径上的差异,以及它们面对的独特挑战。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这些故事,提炼出一些对当下和未来市场具有参考意义的洞见。
评分《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2004~2014)》这个标题,如同开启了一段尘封的记忆,让人回想起那段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日子。2004年至2014年,这十年间,A股市场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发展,而“上市博弈”这个词,则精准地捕捉到了那段时期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核心主题。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在那段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岁月里,企业是如何在“上市”这条道路上,与各种力量进行博弈的。这种博弈,或许是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周旋,或许是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适应,又或许是企业内部的战略抉择。书名中的“梦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无数创业者和企业家们,在那十年间,怀揣着改变命运、实现产业抱负的宏大梦想,而“浮沉”则又道出了资本市场的无情与多变,梦想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往往伴随着希望与失落的交织。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来展现这段A股上市的“大时代”,它是否会包含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对一些标志性事件进行全新的解读。
评分《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2004~2014)》这个书名,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残酷性。2004年至2014年,这十年间,中国的企业经历了从初步走向国际视野到逐渐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的转变,而A股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晴雨表,其上市过程更是充满了戏剧性。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无数企业家的雄心壮志,在“上市”这个节点上被放大、被检验;资本市场的浪潮,时而将企业推向云端,时而又将其卷入深渊。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其中会包含许多关于企业如何“包装”自己以满足上市要求的故事,以及在上市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承担的风险。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捕捉到那些最能代表那个时代A股市场特点的“博弈”瞬间的。是哪些政策的调整,哪些市场的热点,哪些行业的变化,共同塑造了那十年A股上市的独特风景?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司的早期上市故事,通过回顾它们当年的“博弈”经历,来理解它们今天的成就或困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