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3至1885年,歐亞兩個大國間發生瞭一場舉世皆驚的戰爭。經曆瞭普法之戰奇恥大辱的法國,想要在對外政策上展現強硬姿態,重樹大國威儀。而正經曆著洋務運動變革,在軍事近代化道路上已經邁開步伐的中國,清王朝高層也頗有自信地認為可以在外交上采取強硬態度。圍繞著越南問題,兩個都並不願主動公開讓步的國傢,最終進行瞭一場稀裏糊塗的戰爭。這場戰爭,事實上暴露齣瞭清王朝體製內存在的嚴重問題,但卻被一些局部的、誇大的軍事勝利所遮掩……
本書縱覽中法戰爭中的政治、外交、軍事領域,以海戰為脈絡,大量引用中、法雙方檔案資料,從全新的視角審視這場戰爭。對於中法戰爭中的越南戰場,以及馬江之戰、鎮海保衛戰、石浦之戰等均有詳細的刻畫、分析。
##就是甲午海戰的前兆,所有甲午犯下的錯其實在前麵都犯過瞭,所以甲午的結局其實也是曆史的必然
評分##童年迴憶 高一在現代艦船雜誌上追瞭一年 現在再看 其實沒多少內容
評分##大清參加中法戰爭診斷性考試,局部“大捷”的虛驕迷霧遮蓋瞭考試暴露的嚴重問題。未做反思彌補的大清再參加甲午高考,慘敗。
評分##奇怪的知識又增加瞭(法國的數據靠不靠譜啊,中國血流成河,法國就死那麼點人?)
評分近代化之前的東亞東南亞軍隊,包括日本,碰到西洋戰鬥力都是垃圾。號稱小清朝東南亞霸王開疆拓邊無數的越南阮朝,被法國佬180人擊潰7000.中國土匪黑旗軍戰鬥力好些,1000多圍攻20多名法軍,割瞭安業的人頭,算為越軍報瞭小仇。
評分##以前教科書上關於中法戰爭的記載實在比較荒唐,而中法戰爭又是非常被忽視的一次重大戰爭,也是宗藩關係解體的開端。陳悅不懂法語,這裏的法國資料基本都是轉引自中文的颱版書,所以也算不上嚴謹的學術著作,可以當做瞭解中法戰爭入門的一個敲門磚吧。
評分##甲午之敗實乃必然。看看十年前的甲申之戰就知道瞭,各種謊報、推諉、自大、避戰。隻不過法國人遠離亞洲,無法快速調集大批軍力,而且法國高層對開戰態度並不統一,還能被吹成“不敗而敗”。十年後碰到瞭個上下一心要開戰,近在咫尺的日本,就露齣馬腳瞭。
評分##作者研究打仗有一套,不過書寫得粗糙瞭。後(一大)半講打仗的固然挺細緻 而且語言跟寫小說似的 前半講政治事件的滿紙荒唐言連越南國王在位順序都錯瞭作者明明可以查查百度百科。另外 中法陣亡人數這種事嚮來沒個準兒 本書作者選擇瞭100%采信法國檔案 中國檔案全當是吹牛 為什麼不分析分析。 不過 如果書的定位是科普讀物 那是我多嘴瞭。
評分##難得一見的曆史片段之旅,照例的一聲長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