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倒計時

廣島倒計時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英] 史蒂芬·沃剋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引言 重走原子彈的旅程
關於時間的說明
序幕: 廣島核爆前12小時
第一部 三周前:“彩排” 1945年7月15—16日
第1章 風暴中的高塔
第2章 推遲起爆
第3章 外交遊戲
第4章 弗蘭肯斯坦的怪物
第5章 等待
第6章 籠罩天地的閃光
第7章 第二個“太陽”
第二部 決定 1945年7月18—28日
第8章 與眾不同的第509混成大隊
第9章 不二人選
第10章 轟炸皇宮
第11章 原子彈“給總統和首相撐瞭腰”
第12章 戒備森嚴的組裝車間
第13章 “這座城市很安全”
第14章 這“不是什麼‘重大決定’”
第15章 送達天寜島
第16章 最後通牒
第三部 投彈:最後時刻 1945年8月4—6日
第17章 “我們的時刻終於到瞭”
第18章 明天將是一個晴天
第19章 選定瞄準點
第20章 起飛
第21章 核爆前6小時 安裝引爆裝置
第22章 核爆前2小時 陽光沐浴下的廣島
第23章 核爆前1小時 廣島敞開瞭懷抱
第24章 核爆前30分鍾 “時間過得真慢”
第25章 核爆前3分鍾 “它是你的瞭”
第26章 核爆前45秒 這是他們聽到的最後聲音
第四部 影響:核爆後24小時 1945年8月6日—7日
第27章 核爆後1分鍾 地獄一瞥
第28章 核爆後15分鍾 它看上去不像人
第29章 核爆後1小時 火焰風暴
第30章 核爆後3小時 五張照片
第31章 核爆後12小時 “這是曆史上最大的一件事”
第32章 核爆後18小時 赤裸裸的警告
後記 廣島之後
尾注
文獻和參考書目
緻謝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一顆名叫“小男孩”的炸彈在廣島上空爆炸並被寫入瞭曆史。第一顆被用於實戰的原子彈當即造成7萬人死亡,核輻射誘發的癌癥以及其他並發癥還將奪走超過20萬人的生命。關於爆炸當時的情況以及爆炸後續的影響已經有太多太多的著述。

在這本與眾不同的《廣島倒計時》中,作者史蒂芬·沃剋以冷靜、剋製的文筆描述瞭廣島原子彈爆炸前驚心動魄的21天以及爆炸後18個小時的一切:從美國在洛斯阿拉莫斯進行的原子彈核爆試驗到“三巨頭”之間的外交博弈;從原子彈概念的提齣者反對使用這一“弗蘭肯斯坦的怪物”到強硬派堅持無需警告就直接投彈;從轟炸機組“忍辱負重”苦練高難度的飛行動作到一名狂放的飛行員嚮日本皇宮投下炸彈;從一對廣島戀人在爆炸前度過的美好一夜到爆炸後目擊者描述的那“地獄一瞥”……每翻過一頁,你都能感受到時間在嘀嗒嘀嗒地流逝,感受到一場災難正在越來越近。最終,你將與書中的人物一起,經曆核爆前那漫長的30分鍾,3分鍾,45秒鍾,並與幸存者一起見證爆炸後的慘狀:那些炭化到不成人形的屍體、橫掃一切的火焰風暴、全身被燒焦到已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行屍走肉”……

本書資料異常豐富詳實,作者的資料來源包括:對超過40位成書時仍然健在的轟炸機機組成員、參與研發原子彈的科學傢、廣島核爆的幸存者以及相關領域的曆史學者的采訪記錄;當事人及其親人的迴憶錄和信件;來自美國國傢檔案館、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檔案館等權威機構的解密文件;相關領域曆史學傢的學術著述;由美國國傢檔案館、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檔案館、廣島和平紀念館、杜魯門總統圖書館、“曼哈頓計劃”遺産保存協會以及多位親曆者提供的照片。

各界媒體對《廣島倒計時》給予瞭極高的贊譽,並屢屢將本書與另一本廣島核爆題材的佳作約翰•赫西的《廣島》進行對比。有不止一傢媒體認為本書“可以與約翰•赫西長盛不衰的《廣島》比肩”,著名媒體《華盛頓郵報》更是認為與《廣島》相比,“史蒂芬•沃剋描繪齣瞭一幅更為宏大的圖景”。

在本書中,史蒂芬•沃剋從未渲染過仇恨,而是從多個角度冷靜的描述這一具有深遠曆史意義的事件,呈現齣戰爭,尤其是核武器的可怕。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部佳作獲得瞭著名的戴頓文學和平奬(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for Nonfiction)。

用戶評價

評分

##廣島天崩地裂九天之後,戰爭終於結束瞭,然而對許多幸存者來說,苦難纔剛剛開始。

評分

##一氣嗬成,睡覺時候都在想著杜魯門在知道“小男孩”成功爆炸後的喜悅。從格羅夫斯到奧本海姆,前前後後10萬人以不同的方式參與瞭曼哈頓計劃。作者是導演,所以寫得太有節奏跟畫麵感,時間精確到10秒,群像聚焦,甚至不放過廣島河邊的依依楊柳。多少驚心動魄,全被一朵蘑菇雲一聲巨響帶過,對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不公平的。

評分

##關於廣島原子彈轟炸來龍去脈的曆史全景圖(配閤美劇《曼哈頓計劃》更為精彩),文筆非常生動,對世界第一次原子彈襲擊的描述極為細緻,像觀賞一部高質量的二戰史紀錄片,但對日本鬼子遭核爆的後果,我一絲一毫都不同情(包括對它們的婦孺),因為日寇在曆次侵略中國時的極端暴行,早已超齣人類底綫,它們不配獲得任何同情和理解,對它們的任何同情,都是對死難同胞的一種褻瀆!

評分

##難得啊,英國人沒有在這個書裏攪屎棍,順便也讓我知道瞭,在封閉的環境下人的思想可以有多瘋狂

評分

1,杜魯門在斯大林和丘吉爾麵前本來像個小癟三,聽說原子彈試爆成功後,立馬抖起來瞭。(我要有把AK-47應該也會很屌吧) 2,整個原子彈計劃(從研發製造到投放)的主要人物絕大部分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評分

##驚心動魄的閱讀體驗,作者的寫作充滿瞭畫麵感和鏡頭感,令人驚嘆。難以想象背後做瞭多少細緻的采訪和文獻研究,太厲害瞭。

評分

##讀這本書時的感受 和看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時 沒有什麼差彆 ,盡管此書中的美國人和我們一樣咬牙切齒得恨過日本人 ,但此刻對於我來說 因原子彈喪生的7萬 生命,大多都是無辜百姓……而作者非常中立,沒有任何情緒渲染,更像一本實錄:實驗原子彈爆炸到廣島原子彈爆炸的21天裏的政治形勢 和軍方的準備…… 節奏緊湊 引人入勝,這幾天做夢都夢著這本書 我上學時學到有一批藝術傢的理念是“反戰”,比如柯勒惠支 達利

評分

##意外入手的好書。與《奧斯維辛》類似的是作者本身職業都是紀錄片導演,因此細節描繪、畫麵感還原等做到瞭極緻。再次領略到瞭文字是不同維度讀者的眼睛。希望作者能齣版更多的書。

評分

##驚心動魄的閱讀體驗,作者的寫作充滿瞭畫麵感和鏡頭感,令人驚嘆。難以想象背後做瞭多少細緻的采訪和文獻研究,太厲害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