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记录中国百年前建筑和风景的图文书。1906-1909年,德国人恩斯特•柏石曼走访了中国大部分省份,对当地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拍摄了大量图片。如今,这些照片上的建筑与景物很多已经残损或者消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本书曾出版过德文版和英文版。本书根据英文版翻译而成。在这本书中,柏石曼不但展示了中国各种不同的建筑形式,而且提出了他对中国建筑的思考:建筑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精神。
##恩斯特•柏石曼对中国建筑的思考,有一定的火候,但听外国人讲中国建筑文化,似乎还是浅显了,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还是宝贵的图像资料。
评分##去年买的,都是照片。
评分“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尔说过: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这些老照片中的老建筑,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2020正经书No.1。清末德国人柏石曼对中国建筑的照片集,绪论概括了各种古建筑的类型与反应的思想,而照片又丰富、清晰(甚至都会怀疑是不是一百多年前拍出来的),极具研究及观赏价值。推荐购买,即使闲来翻翻看也是一种对于古典美的享受。
评分##摄影时,很多建筑物由于天险阻隔可以幸存千年,半个多世纪后,天险已经阻隔不住意识形态了。这些照片对于重建的价值并不算高,但反过来说,或许正因为无法依据这些照片重建建筑,这些照片对于“无法重建的建筑”来说价值很高。(评分:7.5,日期:20220330)
评分##3.5 喜欢清末民国时期老照片的可以看一眼
评分##2022/42::wx 德国人对于中国建筑浅尝辄止的解读,文字部分可忽略,最珍贵的是大量20世纪初的古建筑影像,仿佛可以触摸到中国文化的脉搏和气息,所带来的震撼远比如今崭新而艳丽的大殿楼阁大太多。它提供了一种想象的空间,让已经不在的千年古建变得厚重而久远; 也让我们清楚得意识到这一百年来,我们丢掉了什么。
评分##印得太黑了…
评分##恩斯特•柏石曼对中国建筑的思考,有一定的火候,但听外国人讲中国建筑文化,似乎还是浅显了,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还是宝贵的图像资料。
评分##图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