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们的图画史

写给孩子们的图画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大卫• 霍克尼(David Hockney)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导论 6
1 思考图画 8
2 笔痕 26
3 光与影 42
4 画面空间 56
5 镜子与反射 72
6 绘画与摄影 84
7 活动图画 100
8 故事仍将继续 110
图画史重大技术创新年表 118
术语表 122
图版目录 124
索引 127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名人推荐

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新奇想象,往往都从对色彩的感知、对线条与图形的描摹开始,借由图画,孩子开启了一段美妙的梦想之旅。正如大卫•霍克尼与马丁•盖福德在本书中所呈现的奇思妙想,让孩子得以亲近艺术,让艺术得以伟大绽放。

——曹文轩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为何大家要来听霍克尼讲艺术,是因为艺术品本来都在这里,但是看的人不同,却能够为这件艺术品增添一种角度变化,一种理解和感觉,一种美丽。霍克尼是世界上眼睛ZUI为独特的艺术家,由他来给孩子们讲述这些艺术,必定会不寻常。

——朱青生

北京大学教授

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

适合5到12岁亲子共读,13岁以上自主阅读。

可以陪伴亲子时时共读的艺术启蒙教材。

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宽阔视野、生动幽默的对话体形式,向孩子们呈现从史前迄今的世界图画史,开启他们对艺术珍品的理解。

没有冗长的派别说明与风格解释,没有传统的历史年表与时期划分。大卫•霍克尼用 独特的眼睛透析图画的世界,并把它介绍给孩子们,图画的光辉将映照慕艺途中孩子们纯真的眼瞳。一场轻松愉快的三万年图画欣赏之旅也是献给孩子们ZUI好的礼物。

孩子们天生都是艺术家,都爱看图画也爱画图画!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向孩子们发出探索图画史的邀请,建立了这随身可携的博物馆,以法国拉斯科洞窟开篇,从卡拉瓦乔图像投影的妙趣纷呈,到委拉斯开兹《宫娥》镜影的绝伦精彩,色彩结构不断混合又重叠,绘画技术更迭攀升复回归。图画从史前洞穴的石壁上转移至庙宇,继而又转移至教堂、相册、电影、电视以及电脑屏幕。翻开此书,如与大卫•霍克尼一同于博物馆穿行,看看米开朗琪罗、伦勃朗、凡•高、莫奈等六十位耳熟能详的艺术大师,问问他们为何那样画、又是如何观看这个世界的?听霍克尼娓娓讲述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朦胧诗意,扬•凡•爱克《阿尔诺菲尼夫妇像》的精细宛然,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的秀丽典雅,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苍茫雄秀,一览图画史上的七十幅经典名作。搭配插画家罗斯•布莱克的可爱插图,以童趣备至的画风演绎场景,若连环画般新颖妙趣。霍克尼及其他艺术家甚或霍克尼的宠物狗的卡通形象,也错落有致坐落于书中。此书凝聚着霍克尼对图画的回顾与思考,驰骋想象,启示澄明,带着家长和孩子们开启美妙的艺术启蒙之旅,从此更加敏锐地观看世界。

由英国Thames & Hudson艺术出版社根据畅销书《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ZUI新出版、插画家罗斯•布莱克手绘串场,专为孩子与入门者设计的艺术启蒙图书,家长和孩子都可以读。特别适合有一双好奇眼睛的孩子,跟着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一起看图画,一起看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后可以通过这本书给孩子展开讲讲,会很有意思的。

评分

应该是《图画史》的简写版?最近发现多看看「写给孩子的 xx」挺好的,这些年自己看的书越来越浅了,理解力跟不上。

评分

应该是《图画史》的简写版?最近发现多看看「写给孩子的 xx」挺好的,这些年自己看的书越来越浅了,理解力跟不上。

评分

##看着看着就忘了是写给孩子的书,浅显但很吸引人。一口气看完没看过瘾。里面的插画也非常可爱哈哈。

评分

##这本书的角度蛮适合小朋友和我这种对图画史知之甚少的成年人的,它不是按照图画的发展时间线来讲,也不是根据各种艺术派别来分门别类介绍,而是从图画本身开展——笔痕、光影、空间等等。各部分内容也是点到而止,但看得不会晕头转向。看到书中霍克尼猜测卡拉瓦乔之所以能画出非常逼真的画,可能是因为他把图像投射到画布上,我莫名舒了一口气,原来那些我想不明白怎么能画到那么真的画作也是借助了道具的呀。当然不是因此看轻了他们,而是缓解了自己对天才高不可攀的恐惧吧。

评分

##第一遍读,好懂但散。第二遍读,再做完图书笔记后,感觉到艺术家的思维是一棵树,分分叉叉才是,不是线性结构,但不妨碍他们看待世界,相反很舒服,不束缚。

评分

##1. “人为什么要画画?在画过以后再看到真的野兽,也许会看得更清楚。”当遇到令人心绪不宁的事件时,把它“画”下来,观察、格物。 5. 艺术的载体:史前人的洞穴墙壁、墓室庙宇教堂建筑墙壁、纸、木板、相纸相册、电影电视电脑手机屏幕…… 10. 除了新闻和司法证物这样的功能性图像,图画的意义在作者的表达、作者作画当时的实际、给你呈现图像的人的目的吗?都不是,只在于你看到那幅画时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输入,自己认为这幅图画画了什么、如何画的、布局讲了什么故事。 11. 比起科普,这本书让人更接近大卫霍克尼对艺术的观点/思路,看到他从前到后融会贯通地将人类精神通过图像表达的历程这样讲出来,对他自己的作品,和世界上很多不知所云的艺术家在做的事,有了个醍醐灌顶的顿悟。

评分

##里面的插画适合给儿童看,文字对谈,em...成年人看可能理解得更透彻些。

评分

##看着看着就忘了是写给孩子的书,浅显但很吸引人。一口气看完没看过瘾。里面的插画也非常可爱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