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汉代神兽图像”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了目前所见的相关考古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以考古学方法为主、美术史方法为辅的系统研究。
首先对八十余种汉代典型神兽母题进行了分类与形态研究,发现汉代神兽图像形态与意义的产生方式主要为: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新创与剔除三种,其基础均为汉人特有的精神信仰与审美需求;总体来看,汉代神兽图像形态的主要特征是:主体形态写实,但细节或图像背景被丰富、改造出更多神异化特征,如翼、角、云气,或符瑞化明显的多足、多角、多头、连体、半人半兽等;且诸神兽图像母题并非同步出现与演进,在两汉间出现过四次关键时间点,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政治变动、主流思想信仰的演变等密切关联。
其次对由神兽母题组成的汉代典型图像场景进行分类解读,归纳出天文、神仙信仰、辟邪、谶纬祥瑞四大神兽图像系统。
最终从历史发展的宏观纵向视角出发,梳理了神兽图像从原始社会至汉代的发展脉络,以此发现汉代各类神兽母题及图像系统的时代特征;同时,以汉代社会信仰为背景,横向总结出汉代四大神兽图像系统之关系、及它们与汉代社会信仰间的互动关联。
##资料书
评分作者对神兽图像的类型学研究,标准是图像自身形态和所处的整体图像,这就有些模糊了。由于序言很模糊,也没有后记或致谢,不知道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学术经验关系到底是什么。作为归纳性研究,已经很优秀了,作为阐释者,确实还不尽人意。
评分##资料书
评分##四平八稳的论著也很好啊,方便检索。
评分##大失所望
评分##大失所望
评分##材料梳理猛如虎,一看结论??? 另外,再次意识到,进入到图画而不是纹样的时代,类型学到底能不能和怎么用在美术考古里,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答案。做得好的基本是个案研究
评分##大失所望
评分##材料梳理猛如虎,一看结论??? 另外,再次意识到,进入到图画而不是纹样的时代,类型学到底能不能和怎么用在美术考古里,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答案。做得好的基本是个案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