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与女性,公共与私人,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两对相互对反又极具张力的关键词。本书的上半部,作者细致分疏了西方传统思想与女性思想之间的关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马基雅维利、卢梭、黑格尔、马克思等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恰恰是这些思想资源,构成了20世纪以来激进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女性主义流派的存在前提,而这也是本书下半部的着力所在。在呈现社会与政治思想中女性历史的同时,作者针对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政治冷漠与女性主义的极端激进,进行了深切而痛彻的反思。这种“反思”,对中国当下的女性问题来说也正是必须的。
##完全把我涵摄了!
评分##书很好,翻译要我命????
评分##性别角色设定造成了对女性的社会期待,而这个设定来自于“公共-私人”的概念。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明确划分使女性被桎梏于私人领域,被要求服从。同时,由于只被限制在私人领域,女性的目标与价值就只能在家庭这个小范围内实现。部分思想家在倡导性别平衡和家庭平衡时,又期待保留原有的传统家庭模式,并不能打破这个限制。 生产劳动在为解放女性提供途径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劳动者和生育者的冲突。生育是源自两性间的自然区别,过度追求此又带来更极端的分化。 故在寻找新的解决途径时,我们必须明白,平等的选票并不意味着平等,而应通过对话和积极的行动成为有效的政治力量。重新审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关系,而女性应当在两者之间,重新审视家庭理想和家庭价值,以此达到改变和重塑两者边界。
评分##努力在看了。
评分##书很好,翻译要我命????
评分译文相当拗口。【本书把两个日常用语——“公共的”和“私人的”作为概念的棱镜,通过它们可以折射出从柏拉图至今的、关于女人与政治的故事。】译者真需要重修中文。
评分##以语言为轴心,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为线索,对西方政治思想史和当代女性主义的全局性的梳理。作者关心女性用以表达自身生存境遇的语言,反对女性的沉默,这是很有意思的。作者反对女性的自我否定(eg波伏娃),进而试图在私人-公共区分的基础上开启女性解放的叙事;但似乎到了结论部分,也没有提出,新的叙事是或者能是什么。此外,对思想史的梳理有些细碎了,有些哲学上的表述也不够准确。
评分##“如果政治无处不在,那么政治就是无处存在”。(翻译扣分,好多术语翻错了....)
评分##以语言为轴心,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为线索,对西方政治思想史和当代女性主义的全局性的梳理。作者关心女性用以表达自身生存境遇的语言,反对女性的沉默,这是很有意思的。作者反对女性的自我否定(eg波伏娃),进而试图在私人-公共区分的基础上开启女性解放的叙事;但似乎到了结论部分,也没有提出,新的叙事是或者能是什么。此外,对思想史的梳理有些细碎了,有些哲学上的表述也不够准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