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了他的家族史:沙迪德是一个无法安身立命的家族,从沙迪德的祖母那一代开始就开始背井离乡,远赴大洋彼岸。当他们想到“家”,根源或地方意义的“家”,总是想到位于黎巴嫩马佳永的房子,它代表一份永不褪色的身份认同。修缮旧宅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修整重建,更是在对家族历史乃至百年中东历史的回溯中,重建破碎的自我的过程。这两年间的记述,串起了沙迪德个人的经历和回忆、整个家族从黎巴嫩到美国的离散迁移史,以及中东的百年失落与命运。
##被简介骗了,以为是家族史才买来看的,没想到是建房子主线带着的一点点回顾,不是正经的家族史。
评分##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对中东毫不了解,但在了解之前偏见已经先入为主了,但是我还是想重新认识你,像一个真正理性的人。
评分书本身三星 记者身份和两次普利策international reporting奖加持
评分##Anthony Shadid 1968-2012,重回黎巴嫩
评分##Anthony Shadid 1968-2012,重回黎巴嫩
评分##一栋废弃的老房子,变成了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它不仅通向过去,也通向未来。
评分##被简介骗了,以为是家族史才买来看的,没想到是建房子主线带着的一点点回顾,不是正经的家族史。
评分##Anthony Shadid 1968-2012,重回黎巴嫩
评分##空房占据问题近年以色列的做法可以被“理解”但是以此来抹杀巴勒斯坦也是让我愤怒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