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集《幻化》收入日本第一次战后派文学家梅崎春生的三部代表作——《樱岛》《日落处》《幻化》。
中篇小说《樱岛》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二战结束前夕,海军通信兵中村兵曹调离坊津前往鹿儿岛的樱岛赴任。他在旅馆邂逅谈论“我想美丽地死去”的伤感的谷中尉,被右耳缺失的妓女追问“你会怎么死”,在樱岛的战壕里与性格乖张并恪守军规的吉良兵曹长产生激烈冲突,面对死于格鲁曼机扫射的瞭望哨发出痛心疾首的哀号,在啼笑皆非的情报乌龙事件后终于迎来战败的“玉音放送”。
短篇小说《日落处》,故事发生的舞台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中的菲律宾战场,它来源于梅崎春生从战场生还的兄长梅崎光生所讲述的故事。菲律宾北部群岛战役中,日军节节败退。在美军的炮火袭击中腿部受伤的花田军医趁机携情妇脱队逃跑,宇治中尉奉命带领射击高手高城伍长前往追杀。难以名状的嫉妒和愤懑令他无法原谅花田的行为。然而,深陷密林的孤独与恐惧感,以及极度疲惫造成的生理极限,同时也让宇治萌生已久的懵懂的逃跑念头变得清晰起来,他的内心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矛盾纠葛……
中篇小说《幻化》是梅崎春生的绝笔之作。患有精神疾病的久住五郎,逃离沉闷的精神病院,坐上了从羽田飞往鹿儿岛的飞机。他在飞机上邂逅电影推销员丹尾。因亲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同样有着强烈自杀倾向的丹尾与之惺惺相惜。两人乘车抵达枕崎后,五郎随即独自前往坊津。二十年前身为通信兵从坊津前往枕崎的五郎,为了确认曾经的青春,踏上了从枕崎前往坊津的旅途。淹死在海湾中的密码员阿福、妓院窗口抬头望见的大学教授、棺木中香气四溢的曼陀罗花……记忆中的林林总总与现实中的幻觉、幻听交替出现。他不再记得眼前风景的细节,那些年的生活实感也荡然无存,映入眼前的只有道路两旁茂盛的花草。五郎离开坊津,想起丹尾说要去阿苏山的话,决定前往熊本。五郎抵达阿苏山,在汽车站再次偶遇丹尾。两人登上可见火山口的高地,丹尾提议,自己沿火山口绕行一周,和五郎打赌自己会不会中途跳入火山口。五郎用望远镜望着走在火山口边缘的丹尾,喷火口就在他的下方。渐渐地,五郎分不清望远镜里的究竟是丹尾还是自己,他在心中高喊:“好好走路。打起精神!”……
##日本人喜欢把团体摆在第一位,我以为,这是战争的一个根源。梅屿春生小说予我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人物的离散感和间距感,他们开始意识到并且寻找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因此质疑战争与传统价值观的束缚。所以,三部小说都落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然后才是外化的行为,通过心理层面的细腻挖掘来揭示战时和战后日本国民的精神气质。另外的共同特征,即“男-女”的对应,作为战争主体的男人陷入了末世情结,迷惘绝望,他们在小说里是以实像现身,但在情感上是虚无的,相反,以侧面虚笔描写的女性,却仿佛有着更实在的力量,可以成为男性的救赎,而男人对于所渴望的女性(或女性所代表的的家庭归属)的无法触及,加深了小说的幻灭感。在《幻化》,青年丹尾也是五郎的一重化身,比之《樱岛》与《日落处》,《幻化》更复杂也更成熟。
评分##PTSD
评分##本书是日本战后派文学第一人梅崎春生的经典作品结集,“战后派文学”是指二次大战后日本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流派。成员多数是战后初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中、青年作家,他们在军国主义统治期间,饱受摧残、迫害、从本身经历中认识了军国主义的罪恶和现实社会的弊端,因而或控诉军国主义镇压人民的法西斯行径,或揭露日本军队内部的黑暗腐败与不人道,或描述侵略战争在人的心理、生理方面造成的扭曲与恶劣影响,或反映日本军国主义的衰败与普通士兵厌战绝望的情绪。他们作品中的强烈的愤慨和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对日本文化的复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全书三个故事《樱岛》讲述困守海岛时困兽之斗的迷茫士兵,《幻化》书写了战后一老一少旅行散心中的创伤回忆与自我觉醒。最喜欢《日落处》一篇,逃兵与追逃者心灵与手枪的对决,最后一幕细节描写神韵通灵。
评分##虽然是虚构,但战争的烙印感很强也很真实,绝望的阴影扣住大地。技巧和节奏都好,最后一篇,走火山口的情节设计也相当喜欢。
评分##战后文学
评分##战争伤痛是永恒的。在个人难以撼动的大环境下,日日面对着死亡,不断确认自己随时会死去的事实,个体的生命变得轻薄又沉重。想要美丽的死去是最伤感的希冀,因为看不到活下去的可能,但在它的背后更是彰显了生命的张力。这本集子我读得很慢,总是被主人公眼中如残阳般的景色吸引。那句“好好走路。打起精神!”给了我太大的震撼和感动。
评分##一位日本作家反思侵华战争的作品 由一位南京大学译者翻译 本身也有很特别的意义 尤其喜欢同名的这篇 林总的回忆和现实的交织 仿佛真如精神病患者在叙述那样 战争的创伤与记忆永远也无法抹去 无论日本右翼如何颠倒黑白 如今的日本社会就像书中的主角在思想政策文化上不断精分撕裂着
评分##战后文学
评分##看了前面两篇。 颓势难挽,败局已成之时,正是战败方的士兵们思想最为动荡的时刻。战友死伤大半,敌军横扫似飓风来临,绝望和悲凉在身边蔓延,还背负着国家和荣誉的无比沉重的担子……要么选择沉默和等待,要么选择疯癫与逃离。 不愧是日本战后文学的杰作。 看了最后一篇《幻化》。 《幻化》沉重且迷离。五郎的幻觉与关于战争破碎的感知让人困惑。有丹尾作伴是让人喜悦之处。译者在后记中说梅崎春生的创作特征鲜明、独树一帜。同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