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历史哲学长久以来一直为中文学术界所忽略,往往被视为过渡到黑格尔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桥梁,而不是一套成熟的理论。但这确实是个很不幸的误解,因为康德历史哲学自成一派,与黑格尔、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分属不同的类型。康德本人虽未撰写一部讨论历史哲学的专著,但有八篇重要的文章直接涉及历史哲学。
本书包括这八篇文章的译文及注释,并在书末附有详细的研究书目供读者参考。通过本译作,读者可以了解康德的历史观、对“启蒙”和“人类意志”的独特理解、对“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康德哲学系统中“自然”的终极目的。
以研究康德哲学为志业的学者李明辉先生,留学德国获得哲学博士后,致力于康德著作之翻译,且不时核对三种英译本及何兆武先生的中译本,直接从德文精心翻译并修订译文,终以此译本贡献于读者。
##最喜欢其中的答“何谓启蒙“?之问题、论俗语所谓、论永久和平三篇。另外译文严谨流畅,只是有个别因东西文化差异而不能理解的语句(并非译文原因)。总体或多或少涉及了康德三大批判哲学的一些内容。
评分##阅读康德是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康德哲学本身就建立在及其庞杂的公理与概念体系之上,因此,阅读时一句简单而易被忽略的话,可能反而在康德的某项论证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 这本集子的文章可能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仅就认知而言):人应该如何看待并理解历史,以及法权论的前声。就康德而言,为历史加诸目的,并非人经由经验而洞察了历史之本体,或是推动历史发展之第一因。相反,目的是人所加诸历史的主观原则“引导我们适当地运用认知能力对某类自然现象加以反思”,由此,是“为自然——或者不如说,神意——所作的这样一种辩解”,从而不同于黑格尔或马克思的传统:作为编写小说之助益的历史。而正因为这一人类自赋的认知目的,诠释了人之努力攀越与达致中的高尚。 而《理论与实践》《论永久和平》作为先声,在对读中也能发现康德法权论的扬弃。
评分##还是我未能参透的书,以后有机会重读。
评分##内容远比想象中的丰富,不少精妙论断可能因零散的分布而被忽略。历史哲学: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将目的论原则引入其历史哲学。所谓“普遍历史”即,人类就整体而言,在道德上不断趋向于更佳的境地。但它并不试图依经验预测未来,走向决定论。奈何我不了解康德哲学全貌,无法更好地理解此种意义上的“目的论”,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思辨历史哲学所招致的批判?政治哲学、法哲学亮点颇多:康德与霍布斯的关系值得一探,自然状态下“人均法官”,退出战争状态作为一项义务,否认强制权/革命权的运用,以及与国际政治的经济依赖论、防御性现实主义等观点的同与异。强调“革命总是不义的”,面对暴政,人民也只能借由结党加以反制(宪法与革命权的秘密保留,这点很有意思!)此外,很直接地反驳了功利主义,否定哲人王存在的可能性,强调言论自由……
评分##这不是目前我能读懂底书,只能潦草过目,以安慰自己浅薄之心。
评分##人的本能是自然的,但自然又赋予了人类理性,人类的道德和命运是自然决定的,换言之是人类理性决定的。
评分##Kant understand!
评分##内容远比想象中的丰富,不少精妙论断可能因零散的分布而被忽略。历史哲学: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将目的论原则引入其历史哲学。所谓“普遍历史”即,人类就整体而言,在道德上不断趋向于更佳的境地。但它并不试图依经验预测未来,走向决定论。奈何我不了解康德哲学全貌,无法更好地理解此种意义上的“目的论”,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思辨历史哲学所招致的批判?政治哲学、法哲学亮点颇多:康德与霍布斯的关系值得一探,自然状态下“人均法官”,退出战争状态作为一项义务,否认强制权/革命权的运用,以及与国际政治的经济依赖论、防御性现实主义等观点的同与异。强调“革命总是不义的”,面对暴政,人民也只能借由结党加以反制(宪法与革命权的秘密保留,这点很有意思!)此外,很直接地反驳了功利主义,否定哲人王存在的可能性,强调言论自由……
评分##人的终极的合目的性在于,在普遍意义上,人是人,都是“有限理性存在者”,对每个个体自身来说,自己本身就是目的,一切手段都要服从于这个最高原则,只有这种伦理学(在这个体系里,伦理学是第一哲学)目标确立起来,才能使人类趋近于实现“永久和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