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醫學傢、公共衛生學傢、中國檢疫與防疫事業的先驅、中華醫學會首任會長,193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候選人伍連德的生平傳記。書中極為詳盡地講述瞭“鼠疫鬥士”伍連德1911年東北抗擊鼠疫的過程,涉及到科學、政府和外交等各個領域,對整個防控的技術細節和社會機製進行瞭復原。情節驚心動魄,讀來蕩氣迴腸。
本書也是一部縮減的中國現代防疫史。伍連德作為中國現代防疫先驅及第一人,山西、內濛、上海……哪裏齣現疫情,哪裏就有他的身影。他的經曆也錶明,同樣的科學水平,不同的政治社會環境下,防疫的效果截然不同,這給我們提供瞭寶貴的藉鑒意義。
伍連德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現代醫學的奠基人。他是中華醫學會的創建人之一和第一、二任會長。他主持創辦瞭包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協和醫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等在內的20多所醫院或醫學院校。他花費近16 年時間與人閤著英文《中國醫史》,嚮世界介紹從古到今的中國醫學。他也是中國禁毒的主要人物。
“薩斯”過後,許多人開始提到伍連德,瞭解伍連德。每一次和伍連德的時空接觸,都使人的心靈産生強烈的震撼。伍連德那種愛國為民的精神正在被各有關方麵大力提倡。
本書曾獲得第二屆中華優秀齣版物圖書奬。
相比於100年前,今天對於疫情的處理,除瞭微信、快遞、汽車這些背景元素變瞭以外,完全沒有變化,在人類曆史進程中,在沒有絕對的疫苗齣現前,這種方式還將繼續存在下去。曾經位極人臣,晚年告老還鄉,問誰與爭鋒,還看國士無雙。
評分##伍連德的人生確實頗具傳奇性,東北防疫也是很好的題材,可惜作者抒情有點多,部分場景添油加醋,內容上也有些許重復。
評分##周末工作之餘,快速翻完瞭這本剛剛到手的書。26號下的單,因為疫情一直到昨天纔收到。施肇基勇於擔當、敢於用人,還要周鏇於外交、政治和科學之間,在國勢羸弱的時代尤其難能可貴。1911年伍連德博士抗鼠疫的成功,和他密不可分。
評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中國人必須有自己的獨立主權。 信息透明是控製疫情的重要一環。
評分##我們見證瞭曆史,創造瞭曆史,我們也是曆史,但這也不重要。經過新冠,從書中看到瞭似曾相識的來源。鼠疫實慘。他的一生被我看到瞭,榮幸。好像有自傳,可以安排。
評分##文字不算多好,僅看文字最多隻值3星。多打一星,勝在事實的強大。對照《大流感》一書中美國早期防疫、醫學教育等體係的建立部分,伍先生及先賢們這方麵的貢獻更為難得。
評分##是個非常好的題材,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但是研究方法,史料支撐,尤其是論述語言,不太喜歡。還是史學的方法的問題吧。這本書得瞭很多奬,主要是對這個人物的挖掘吧。
評分##伍連德是南洋華僑,齣生在馬來西亞的檳城,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10年,伍連德在東北抗疫中一戰成名。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例以科學防疫專傢實踐與政府行為相結閤、並最終有效控製的大型抗疫之戰。在這場戰鬥中,伍連德創造瞭一係列奇跡:實施瞭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成為世界上提齣“肺鼠疫”概念的第一人;他設計瞭“伍氏口罩”,讓中國人第一次用口罩預防傳染病;他第一次提齣遺體火化,有效控製疫情的同時改變瞭國人對遺體安置的觀念。
評分##去年疫情時纔知道伍連德這位醫者,最初是看到有人調侃大清在滅亡之前把東北鼠疫止住瞭,又看到馬親王推薦《國士無雙伍連德》和《白雪烏鴉》,可惜當時舊版無貨。巧閤的是當時宅傢看瞭本《北洋夜行記》,沒想到這本書最後一個故事講的就是伍博士1910年到1911年在東北抗疫的故事,雖不全,也瞭解瞭那段悲壯的曆史,更知道瞭這位國士無雙。如今再看這本詳細介紹伍連德一生的書,更加體會到瞭伍連德的偉大,為有這樣的國士而自豪。他的成就真的要讓大傢好好看看,他的愛國憂民之心更值得後世學習。雖然本書文筆措施不夠華麗生動,稍嫌樸實,但更提現齣瞭伍連德的故事的精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