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極簡史 人物•思潮•建築的故事

文化極簡史 人物•思潮•建築的故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 法 ] 弗洛朗斯•布勞恩斯坦 讓—弗朗索瓦•佩潘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前言
第一部分 古典時代
人物 004
阿卡德的薩爾貢一世 公元前 24 世紀
亞伯拉罕公元前 19 世紀
哈特謝普蘇特公元前 16—前 15 世紀
圖坦卡濛約公元前 1345—前 1327 年
拉美西斯二世約公元前 1305—約前 1213 年
摩西公元前 13—前 12 世紀
所羅門公元前?—前 932 年
七賢公元前 7—前 6 世紀
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 630—前 562 年
老子公元前 6 世紀
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 580—約前 495 年
佛 陀約公元前 543—約前 480 年
伯裏剋利約公元前 495—前 429 年
希羅多德約公元前 484—約前 425 年
阿斯帕西婭約公元前 470—約前 400 年
希波剋拉底約公元前 460—約前 377 年
古地亞 公元前 21 世紀
漢謨拉比 公元前 18 世紀
埃赫那吞 公元前 14 世紀
納芙蒂蒂 公元前 14 世紀
奈菲爾塔利 公元前 13 世紀
大衛 約公元前 1010—前 970 年
示巴女王 公元前 10 世紀
亞述巴尼拔 約公元前 669—約前 631 年
薩福 公元前 7—前 6 世紀
居魯士大帝 公元前?—約前 530 年
孔子 約公元前 551—約前 479 年
索福剋勒斯 約公元前 496—約前 406 年
菲狄亞斯 約公元前 490—約前 430 年
歐裏庇得斯 公元前 480—前 406 年
蘇格拉底 約公元前 469—前 399 年
思潮 138
萬物有靈論
亞裏士多德主義
無神論
阿育吠陀
佛教
基督教
儒教
多納圖派
伊壁鳩魯主義
靈知派
印度教
耆那教
猶太教
摩尼教
俄爾甫斯教
柏拉圖主義
畢達哥拉斯學派
神道教
怛特羅密教
道教
圖騰崇拜
吠陀教
建築 202
尼格拉城門
安東尼牆
加爾引水橋
托勒密的酒杯
顱骨勝地
戴剋裏先宮
馬剋西穆斯競技場
羅馬鬥獸場
亞曆山大之戰馬賽剋鑲嵌畫
萬神殿
塔爾奎尼亞公墓
神秘彆墅
卡贊勒剋的色雷斯王子墓
帕特農神廟
剋諾索斯宮
摩索拉斯陵墓
長城
少林寺
佩特拉
馬薩達
哭牆
阿布辛貝神廟
納布塔普拉雅
法尤姆的女性肖像畫
金字塔
伊西斯神廟
第二部分 中世紀
人物264
思潮352
建築392
第三部分 近代
人物444
思潮548
建築598
第四部分 現代
人物646
思潮722
建築774
附錄 插圖索引818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一本書•群星閃耀

人物•思潮•建築三個嚮度,古典•中世紀•近代•現代四個時期:

顛闍利/尼采/奧古斯都/弗洛伊德/亞述巴尼拔/耆那教/超現實主義/伊壁鳩魯主義/阿育吠陀/顱骨勝地

帕特農神廟/戴高樂/阿伯拉爾/奧卡姆的威廉/經院哲學/托鉢修會/阿爾罕布拉宮/托爾斯泰/東方主義……

150個偉大人物

66種時代思潮

85座文化遺産

4000年人類文明,6000+知識點

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裏

極簡精神•見微知著

用最少的文字講述最多的知識,

從亞曆山大東徵到凡高割耳應有盡有。

透過文化故事看曆史,

透過曆史看自己。

故事•溫度

搜羅偉人的八卦趣事,除瞭豐功偉績,我們也要望嚮他們的生活。

一天一個睡前故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受時代的呼吸,仿佛站在鏡子麵前看我們自己。

•神學大拿阿伯拉爾為愛而閹

•大音樂傢巴赫的二十個孩子

•諾貝爾奬獲得者安德烈•紀德曾拒稿普魯斯特的神作《追憶似水年華》

•象徵主義詩人蘭波和魏爾倫的愛恨情仇

視覺•珍貴插圖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闡釋瞭什麼是健康的公共空間,以及大眾該如何理性而嚴謹地思考,任何領域都有一部分知識屬於“常識”,每一個人都應當去瞭解。

評分

很適閤通勤的時候閱讀。坐在飛機的座位上等待起飛和降落,在兩者之間迷糊糊地睡上一覺,一點兒也不違和。

評分

##不論大小還是厚度都像塊磚頭的通識讀本

評分

##這本書闡釋瞭什麼是健康的公共空間,以及大眾該如何理性而嚴謹地思考,任何領域都有一部分知識屬於“常識”,每一個人都應當去瞭解。

評分

##名詞解釋

評分

##這本書闡釋瞭什麼是健康的公共空間,以及大眾該如何理性而嚴謹地思考,任何領域都有一部分知識屬於“常識”,每一個人都應當去瞭解。

評分

##歡迎各種價值觀的碰撞,這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礎之上的,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可能不一樣,但還是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可理解的價值觀,比如那些罔顧事實盲目進行的價值判斷,還有混淆事實和價值,誇大個體經驗強加於他人之上的。

評分

##我們現有的公共空間的問題,一是共識的缺位,人與人之間並未就公共空間的存在以及它應該如何運行達成默契;二是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混沌,大量僭越事實的價值判斷使公共空間畸變為醬缸,大部分人都隻是抒發瞭自己對思想的渴望,卻並沒有摸清思想的路徑。

評分

##非常不錯的一本通識類科普書,雖然本書在大框架下沒有按照順序時間描寫每一個人的故事,但是讀起來並沒有太多違和感,選取的名人也幾乎都是耳熟能詳,作者應該有意識的增加瞭一些女性名人。作為一本通識類作品,本書內容量相當大,幾乎從古典時代到現代發展過程中的絕大部分的主義和思潮都有簡短的科普,對於碎片式的學習和閱讀非常有幫助。這本書以後就當做一本參考書來用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