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碰撞

巨人的碰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戴维·M. 格兰茨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修订版序
致谢

序幕 1918—1941年
第一章 红军,1918—1939年
第二章 剑拔弩张,1939—1941年
第三章 苏德两军对比,1941年

战争第一阶段 1941年6月—1942年11月
第四章 德国的猛攻
第五章 苏联的反应
第六章 莫斯科之路
第七章 泥泞季节,1942年春
第八章 “蓝色”行动:德军1942年攻势

战争第二阶段 1942年11月—1943年12月
第九章 “天王星”战役:第6集团军的覆灭
第十章 泥泞季节和作战间歇,1943年春
第十一章 从库尔斯克到第聂伯河

战争第三阶段 1944年1月—1945年5月
第十二章 战争的第三个冬天
第十三章“巴格拉季翁”战役: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
第十四章 扫荡侧翼
第十五章 冰雪中的搏杀,1944—1945年冬季战局
第十六章 战争结束
第十七章 总结

附录表格
注释
关于资料的说明
译者说明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广泛参考、取舍、提炼来自多国官方与民间的档案材料,尤其是俄联邦新近解禁的档案文献。这些文献在往昔以德国视角为主的记录基础上增加大量苏俄角度的内容,为研究苏德战争提供了新视角。本书考证出一些因政治原因被遗忘或掩盖的战斗,为经典战役加入了更多公正的细节描写,并用准确的数字来量化战斗规模和激烈程度,准确还原了苏联方面的更多事实,更加清晰地展示了战时苏军的实际成就,扭转了以往战史中偏袒德国的倾向,引导人们对苏军形成更加客观的印象和判断。

【从政治、经济、社会因素洞悉更广阔的战争图景】

战争的主干由军事行动构成,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则从侧面说明了军事行动的存在依据和背景状况,同时也在影响着战场。比如,更详尽地了解红军的军事目标,就能更准确地洞察斯大林在战时和战后的政治目标。同样,披露人员和经济的损失情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场战争在社会和经济层面对苏德双方产生了多大影响,注意到破坏军纪及由此引发的暴行是何等的残忍,也能警示我们种族主义、军国主义等思想泛滥引发的罪行和悲剧。

【以有限篇幅叙述真实、完整、精彩的苏德战争】

受益于俄联邦国防部新近公开的大量档案文献、战时材料汇编、新一代西方历史学家们重要的新发现等,本书较1995年版新增了9幅战场形势图、13个附录表格,及约150页注释、参考文献等内容。新增内容不仅有助于更加直观和整体地理解战争走势、重要行动与事件的发展过程,附录中更丰富的参考书目也为读者进一步研究这场战争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帮助和途径。2012年中文版原班人马再度联手打造,译者注多达551条。

本书以公正的视角、严谨的态度、流畅的文笔叙述了整部苏德战争史。书中主要描写了这场战争的始末,包括战前苏德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具体过程、战斗结果,这场战争对战后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并对战争中的一些经典战役或是阶段性事件进行了介绍,例如“巴巴罗萨”行动、哈尔科夫战役、库尔斯克会战。除此之外,作者以苏德战争作为叙述主线,同时还介绍了诸如作战双方的盟国军队实力、轴心与同盟两大阵营对于这场战争施加的影响;这些内容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叙述主线、把握战争进程,也有利于他们对这场战争形成更为直观、立体、公正的印象。

用户评价

评分

##枯燥的描述

评分

##枯燥的描述

评分

##①希特勒的决策不一定是错误的,有些失误是听取职业军人的建议而造成的;②德军的闪击战术无法用在有着充足空间、资源和受过训练人员的苏联上;③在战争过程中,苏军的质量有着显著的提高;④东线无疑是德国的主战场;⑤盟国的贡献一是地面战场,二是战略轰炸,三是租借法案;⑥没有盟国的租借法案苏联也会胜利,但会付出更多的代价;⑦德军失去优势的关键在于德国领导层。

评分

##从1918年红军建立到二战前的对比,二战三个阶段,用书中所说德军之矛进攻苏军之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转为苏军之锤击碎德军之盾,苏俄铁骑的滚滚钢铁洪流碾碎了曾称霸欧洲不可一世德意志雄鹰。双方数千万人员损失触目惊心,前后攻守易位,战役战术各自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应该是对苏德战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析和记述了。

评分

##很震撼 以前只是感叹德军的神话 通过这本书更深刻了解了苏德战争 最后的结论很同意 避免像1941年的入侵拖垮了苏联的经济 间接也导致了苏联的崩溃

评分

##很震撼

评分

##东线是二战的主战场。纳粹狼觉得自己能一口咬死苏联熊,却被拖入持久战和消耗战。虽然狼的装备、组织、指挥能力在战争初期有优势,但熊毕竟脂肪厚,一口咬不死——人员、动员和指挥能力,还有装备、后勤,时间一拉长就全起来了。P100 “整个局势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我们低估了俄国这个巨人… 按照我们的标准,苏军各个师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战术领导层往往也表现得很糟糕。但他们就是挡在那里。如果我们干掉了一打,俄国人轻易地便能弄出另一打… 他们离自己的资源产地很近,我们却越来越远。因此,我们散布在漫长战线上毫无纵深的部队往往要经受敌人发动的无休止的进攻。” ps.非军迷勿近,不如去看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1-3章较好,4-15章打来打去容易晕,给你张地图都不一定能搞明白。

评分

##从1918年红军建立到二战前的对比,二战三个阶段,用书中所说德军之矛进攻苏军之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转为苏军之锤击碎德军之盾,苏俄铁骑的滚滚钢铁洪流碾碎了曾称霸欧洲不可一世德意志雄鹰。双方数千万人员损失触目惊心,前后攻守易位,战役战术各自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应该是对苏德战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析和记述了。

评分

##从1918年红军建立到二战前的对比,二战三个阶段,用书中所说德军之矛进攻苏军之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转为苏军之锤击碎德军之盾,苏俄铁骑的滚滚钢铁洪流碾碎了曾称霸欧洲不可一世德意志雄鹰。双方数千万人员损失触目惊心,前后攻守易位,战役战术各自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应该是对苏德战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析和记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