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海克·法勒 文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0 到100 岁,该学会的人生大事,都在这些生活的小事里了。

◎ 编辑推荐

★ 0—100岁都能看懂的“人生预告片” ,道尽一生心路历程与智慧,让人眼底含泪。

☆ 风靡全球的“心灵疗愈成人绘本”,让心回归简单。没有“应该要过”的人生,只有“想要过的人生”。

◆ 不管你正处在哪个阶段,书中都有与你此时此刻生命状态共鸣的一句话。

◇ 书中的感悟全部来源于真实生活。

作者亲身采访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物,她只问他们一个问题:“生活教会了你什么?”将他们的所思所感汇集成了这本0-100岁的故事。

● 一岁,一年,一幅图,一句话。

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感悟只用一幅图和一句话来表达。以绘本方式写人生哲学,能给读者更多留白和解读空间,更容易引起共鸣,让读者带入自己的故事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插画奖、葡萄牙绘本插画大奖、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奖、韩国CJ 图画书奖得主纯真手绘。色粉、蜡笔等综合材料绘制,犹如小孩子的稚嫩笔触,突显初生时的纯粹,年老时的通达。

◎ 媒体评论

一岁,一年,一幅图,一句话。道尽人生历程与智慧,让人眼底含泪。——柏林文学周刊

这可能是本年度最美丽、动人的书。——奥地利新闻报

不是简单读读就完了的书,它会陪你经历真正的生活。——纽约书评

◎ 内容简介

本书的诞生源于一份礼物。作者海克·法勒是德国《时代周刊》的编辑,当她看到刚出生的可爱侄女时,突然萌发了创作灵感:写一本独一无二的书,让侄女知道即将要面对的一生。她邀请获奖无数的插画家瓦莱里奥·维达里共同创作,自己则亲身采访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物,集合成了这本从0 到100 岁的故事。她只问他们一个问题:“生活教会了你什么?”

采访后她意外发现,许多背景差异很大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世界的理解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

19 岁时,会经常讨厌自己。

36 岁时,发现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

43 岁时,学会了为自己而活。

51 岁时,接受了父母的样子。

75 岁时,学会了遗忘。

80 岁时,感到生命有限,更加珍惜当下。

92 岁时,接受了人终会死亡的事实。

你将逐年、逐页地顺着一生的时间,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小事情。相信,不管你正处在人生哪个阶段,书中都有与你此时此刻生命状态共鸣的一句话。你的人生,走到了哪一年?

用户评价

评分

##漂亮的绘本,但感觉更适合大人,因为大约只有大人能懂(也许也是大人更感兴趣),因为那画的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字很少,画面很大,在短短的时间里翻过去,会感到一种惊心:那确实就是我们欢乐与悲伤交错的人生。

评分

##100句话概括人的一生还是太仓促。

评分

##0—100岁都能看懂的“人生预告片” 道尽一生心路历程与智慧,让人眼底含泪

评分

##人生这趟单程,总从收获亲人的微笑,稚嫩的小手想抓获身边的一切为开始,直到~去装满对母亲记忆果酱空瓶的老年。或者可以理解为,我们曾经什么都想装进,因我们曾是容器空空,但往往要到老年回望时候才懂得,一路胡乱满溢出,失落掉的不论是什么,已是注定无法计较,只有珍视这仅存唯一沉甸甸的好。一个人的一生,生活教给你多少个中体味,在你这有限的容器之中?极简简笔和一页一句的碎语,韵味深厚,既轻且重,陪你捡拾人生一路片段,收获质朴纯粹的人生感动。

评分

##读书的速度就跟人的一生一样快速、短暂

评分

##在小巷里的独立书店里读过这本,只觉得人的一生都不好过

评分

##人生这趟单程,总从收获亲人的微笑,稚嫩的小手想抓获身边的一切为开始,直到~去装满对母亲记忆果酱空瓶的老年。或者可以理解为,我们曾经什么都想装进,因我们曾是容器空空,但往往要到老年回望时候才懂得,一路胡乱满溢出,失落掉的不论是什么,已是注定无法计较,只有珍视这仅存唯一沉甸甸的好。一个人的一生,生活教给你多少个中体味,在你这有限的容器之中?极简简笔和一页一句的碎语,韵味深厚,既轻且重,陪你捡拾人生一路片段,收获质朴纯粹的人生感动。

评分

##大概会是我们每个人的「你一生的故事」,当人生走到尽头时,回望这一生时,你会有「你想过怎样的一生?」这种感慨吗?人生不过匆匆百年,太过短暂了。Cherish your time.

评分

##温暖又好读,你会发现无论你身在什么人生阶段,这本书里的1-100都能打动你。无论是6个月想要抓住一切的你,还是74岁才遇到适合的另一半。不是每个人感受到的人生都是这样的顺序,但人生总是五味杂陈。我们时刻在纵向横向对比着自己的人生,但获得快乐的方式其实总是哪样简单又复杂,让我想到了《this is us》。负责绘图的画家的表现形式我也很喜欢,比如那些用空白来展现的部分,或通过图像上的表现消失的生命或者换一种视角来看人生的部分。是一本随时可以看完,却也随时可以反复翻看的书。而它没有给你关于标题里的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