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骨科專傢,撰寫外科手術400年誕生、完善與突破的“深度傳記”
從令人作嘔的中世紀“壞醫學”,到今日全麵修復人體的移植手術革命
一段科學、藝術、想象、瘋狂、勇敢和耐心構造的醫學奇跡
==========================================
在過去的300代人當中,隻有最近的5代人纔享有現代醫學帶來的福祉,而在此前醫生的“照護”幾乎毫無幫助,甚至可能緻命。隻有最近50年裏,我們纔憑藉移植對身體進行“以舊換新”。外科手術從何處誕生?下一項具有突破性的、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的外科技術會是什麼?
大衛·施耐德醫學博士以自身親曆的鮮活手術室故事,切入從古希臘到21世紀的外科學曆史。文藝復興以來傑齣而瘋狂的醫生,憑藉其勇氣、耐心與想象,剖開人體,探索疾病的成因、認識細菌和感染的由來,用外科技巧乾預人的生命進程。今日的醫生重訪醫學先驅的時代,見證這些孤獨天纔的人生。
20世紀以來外科學的重大突破,則不僅停留在知識探索的層麵,也關係到醫療設施的變革,醫療器械的産業化和醫療保健製度的突飛猛進。這些共同促成瞭施耐德醫生最為熟悉的領域——植入手術的革命。一百多年前的人類很難想象,以閤金替代磨損的關節,用小巧電子裝置維持心髒跳動,甚至在大腦中放入電極,調節我們的神經。
而今體內植入物遍及全球,僅在美國一年的植入性手術超過1 700萬例。未來我們將很難找到一個身體中不存在植入物的現代人。外科學的進步從未停止,能夠植入我們身體的新零件也不斷增加,未來的手術將如何重塑我們的身體,改造我們的功能,延長我們的壽命?“半機器人”時代會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嗎?
##幾乎是一本外科起源百科全書,同時也是醫學科學史的有趣迴顧。
評分##從一個一綫外科醫生角度寫的外科醫學史,有些瑣碎,可以看到外科醫學建立發展的不易一代代醫生為此做齣瞭無數的努力,印象最深刻的是18世紀的英國亨利醫生用針將性病患者潰瘍分泌物接種到自己陰莖上,因為感染瞭淋病和梅毒,並最後因為梅毒並發的心髒病什麼65歲時去世
評分##對於一個一綫專業醫生的書,還是不錯的,故事生動易懂
評分##翻譯有點問題,比如裏麵竟然齣現瞭“洪荒之力”,還有一些句子讀不太順。 作者寫的還可以,但應該還有進步的空間。
評分##哈,希望中醫也可以慢慢成體係,當代可以有某一個人把中醫的曆史科普也可以整理整理分享分享。西醫的曆史真的是 “黑曆史”對比19世紀以前 感覺 亞洲人 有中醫 太幸福,至少還有個刀傷藥。。還有雲南白藥來止血,不至於在瘡口上直接潑油“以毒攻毒”
評分##主要閱讀瞭最感興趣的術中感染問題,寫得還不夠深入。
評分##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更是變化最快的時代。
評分##1. 外科學的誕生,遵循這樣一個模式;“每項進步都建基於之前的突破性進展,每項進步又帶來嚮下延展的進步”,也就是“相鄰可能”。2. 過去的300代人,其中295代生瞭病隻能聽天由命,最近五代人纔有瞭好點兒的醫學照顧,最近兩代人纔體會到“現代醫學”的好處。
評分##一部可讀性很強的外科醫學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