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艺术史

战争艺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汉斯·德尔布吕克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卷
第1版  前 言 001
第2版 (第1、2卷)前 言 008
第3版  前 言 011
起 点 001
第一篇 希波战争
1 史籍记载中的希腊兵力 005
2 希腊人的装备与战术 013
3 希腊军队的实际兵力 020
4 波斯军队 022
5 马拉松会战 028
6 温泉关会战 038
7 阿提米西安海战 044
8 萨拉米斯海战 048
9 普拉提亚会战 056
第二篇 鼎盛时期的希腊军队
1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的希腊战术 067
2 伯利克里战略 071
3 雇佣兵 076
4 公元前4世纪对原有战术体系的完善 079
5 色诺芬理论 085
6 伊巴密浓达 092
第三篇 马其顿军队
1 马其顿军制 097
2 亚历山大与波斯:格拉尼卡斯河会战 105
3 伊苏斯会战 111
4 高加米拉会战 124
5 海达斯佩斯河会战 130
6 作为统帅的亚历山大 135
7 继业者 138
第四篇 古罗马
1 骑士与方阵 143
2 支队方阵 154
3 罗马人的操练、扎营和纪律 161
4 皮洛士 169
5 第一次布匿战争 171
第五篇 第二次布匿战争
1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研究方法 177
2 坎尼会战 181
3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基本战略问题 191
4 战前战略态势回顾 201
5 罗马占据上风 207
6 扎马-那拉加拉会战:梯队战术 212
7 汉尼拔与西庇阿 220
第六篇 作为世界征服者的罗马军队
1 罗马军队与马其顿军队 231
2 职业军队:大队战术 239
3 百夫长 248
4 米特拉达梯 257
5 罗马人与帕提亚人 261
第七篇 恺 撒
1 恺撒历次征战的批判性分析 273
2 赫尔维蒂战役 275
3 阿里奥维斯塔 291
4 征服比利其人 296
5 维钦托利 301
6 罗马针对蛮族的战法 312
7 内战记:意大利与西班牙 319
8 希腊战役 329
9 法萨卢斯会战 338
10 内战末期诸战役 343
11 战 象 345
12 结 论 349
附注选译
1 阿提卡半岛与希腊其他地区城邦的人口 357
2 马拉松会战中的跑步情况 371
3 著名战例 376
4 坎尼会战参战兵力与伤亡数字 380
5 “萨里沙”长度与队列间隔 385
6 罗马兵役 394
注 释 401
二卷
第一篇 古罗马人与日耳曼人的冲突
1 早期日耳曼民族 003
2 日耳曼战士 010
3 古罗马降服日耳曼 023
4 条顿堡森林会战 030
5 日尔曼尼库斯与阿米尼乌斯 043
6 战争的高潮与结束 054
7 古罗马与日耳曼的僵持局面 067
8 古罗马帝国的军队建制与军人生活 075
9 军事理论 112
10 古罗马军事体系的衰落与解体 118
第二篇 民族大迁徙
1 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古罗马军队 137
2 斯特拉斯堡会战 147
3 阿德里安堡会战 153
4 军队兵力 166
5 民族大迁徙时期的日耳曼军队 179
6 日耳曼人与古罗马人的混居 191
第三篇 查士丁尼皇帝与哥特人
1 查士丁尼军制 209
2 塔吉纳会战 220
3 维苏威火山会战 232
4 卡西林努斯河会战 238
5 战 略 245
第四篇 向中世纪过渡
1 古罗马-日耳曼国家的军事组织 257
2 战术变化 267
3 初期日耳曼-古罗马军事体系的衰落 275
4 封建制度的起源 279
附注选译
1 日耳曼人政治-社会结构 297
2 阿里索的位置 312
3 古罗马的人口、贵金属供给和军事体系 339
注 释 353
三卷
第一篇 查理曼及其继承者
1 查理曼 003
2 萨克森人的降伏 025
3 加洛林帝国、诺曼人与匈牙利人 040
第二篇 鼎盛时期的封建国家
1 加洛林帝国覆灭后国家的形成 053
2 莱希菲尔德会战 067
3 亨利四世皇帝征战史 079
4 诺曼人征服盎格鲁-撒克逊人 094
5 诺曼人在英格兰的军事组织 106
6 意大利的诺曼人国家 120
7 拜占庭 125
8 阿拉伯人  135
9 十字军东征综述 146
第三篇 中世纪盛期
1 种姓骑士 155
2 骑士制度的军事特征 184
3 雇佣兵 217
4 战 略 225
5 意大利市镇与霍亨斯陶芬王朝 232
6 德意志城市 264
7 条顿骑士团征服普鲁士 273
8 英格兰箭术与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和苏格兰 281
9 战例介绍 292
第四篇 中世纪晚期
1 中世纪晚期的研究路径 329
2 方阵会战、城市军队与征召民兵 331
3 下马骑士与射手 348
4 奥斯曼土耳其 368
5 胡斯派 377
6 意大利雇佣兵、敕令军团和免税射手 396
7 坦嫩贝格会战、蒙莱里会战及同时期的其他若干战斗  410
第五篇 瑞士人
1 瑞士地方共同体的形成 431
2 莫尔加滕会战 436
3 劳彭会战 446
4 森巴赫会战 452
5 多芬根会战 460
6 瑞士联邦的军事组织 464
7 勃艮第战争 477
8 中世纪军事理论 504
9 结 语 514
附注选译
巴黎围城战 523
附录一 本卷会战年表 527
注 释 533
四卷
前 言 001
第一篇 文艺复兴时期的军事状况
1 欧洲现代步兵的建立 003
2 火 器 024
3 长枪方阵战术 050
4 佣兵军队的内部建制 055
5 战例介绍 069
6 马基雅维利 099
第二篇 宗教战争时期
1 骑士向现代骑兵的过渡 117
2 射手数量的增加与步兵战术的完善 142
3 奥兰治领主莫里斯 148
4 古斯塔夫·阿道夫 159
5 克伦威尔 168
6 战例介绍 178
第三篇 常备军时代
1 总 论 207
2 法 国 210
3 勃兰登堡-普鲁士 223
4 操练与18世纪的战术变化 249
5 战 略 269
6 战略概述及战例介绍 297
7 战略家腓特烈 351
第四篇 国民军时代
1 革命与入侵 365
2 革命军 374
3 拿破仑的战略 401
4 沙恩霍斯特、格奈泽瑙、克劳塞维茨 432
注 释 441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战争艺术史》(四卷)是汉斯·德尔布吕克的代表之作。作者创造性地重构了从希波战争到拿破仑战争2300年历史,是军事史学界的一座丰碑,是军事理论家们的知识宝库。本书所探讨内容不仅包括战略和战术,还包括政治体制、军队组织和社会组织等。

《古典时代的战争》是从希波战争到罗马共 和国恺撒时期的战争艺术史。作者运用科学的史学方法,批判性地考证古代文献,如“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恺撒的《高卢战记》等,创造性地重构古典时期的著名会战。希罗多德记载的波斯军队的人数是否可信?马拉松会战是否发生在马拉松平原?马拉松会战中非职业希腊士兵长距离猛烈冲锋是否可信?恺撒为何夸大赫尔维蒂人数?作者提出并颠覆性地解答了上述问题。坎尼会战的失败是罗马军事体制的转折点,是古代战争史的转折点。作者科学叙述了坎尼会战中的包围运动,深刻影响了施利芬的作战理论。此外,他还对米提亚德、伯利克里、伊巴密浓达、亚历山大、汉尼拔、西庇阿、马略、恺撒的战争艺术进行独到解读。

《蛮族入侵》追溯了罗马军事体系的崩溃和日耳曼民族的入侵。作者讨论了日耳曼人早期部落的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并将其与早期的罗马军团进行比较。他通过分析罗马-日耳曼战争的宏观战略局势,推断条顿堡森林会战的战场。条顿堡森林会战惨败后,日耳曼尼库斯临危受命,作者深入地分析了他做决策的政治前提,并精细入微地分析了其对手阿米尼乌斯在战场上的心理活动,重构了当时战事发生的经过。接着,他讨论了当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迁居罗马后,罗马人的战术和策略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罗马人是如何组成一个不稳定的联盟的。最后考察了罗马-日耳曼军事体系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兴起。

《中世纪战争》追溯了从8世纪到16世纪时期大大小小的会战,主要论述中世纪战术和战略的衰落和消亡、15世纪的战术体制特别是战术阵列在瑞士人中的复兴(依靠各州平民和贵族的融合、城市贵族和农民大众的联合)。由步兵的复兴带来的战术形式的复兴是军事上的一次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和封建城堡。近现代战争方式开始于瑞士人同勃艮第的战争。本卷还重构了一些著名的会战和历史事件,如黑斯廷斯会战和十字军东征。

《现代战争的黎明》首先从文艺复兴时期非瑞士人首次采用瑞士战法的战斗吉内加特会战开始,一直叙述到拿破仑时代的战术方式和战略思维(包括马基雅维利、莫里斯、古斯塔夫·阿道夫、克伦威尔、腓特烈、拿破仑、沙恩霍斯特、格奈泽瑙、克劳塞维茨)的变化和发展;然后详细论述了从15世纪开始出现的以步兵为主体的战术组织到“常备军”的时代步兵战术的发展。最后描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因素的军事作用,并分析总结了法国革命所带来的战术革命。

在书中,德尔布吕克关注军事史当中的宏观道理,具体的细节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对于历史爱好者、军事史爱好者和一般读者来说,本书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

★辨识、考订、阐析西方几乎全部战争史册,革命性重构从希波战争到拿破仑时代2300年战争图景。

★著名历史学家、军事史先驱、战略思想家汉斯· 德尔布吕克传世之作。

★读懂了战争史,也就读懂了世界史,囊括人类政治、社会、军事、战略、战术的知识宝库。 ★政治家看到了家族权力的更迭。

战略家看到了战略形式的运用。

军事家看到了战争形态的演变。

社会学家看到了社会等级的划分。

历史学家看到了文明兴衰的本相。 ★汉尼拔、恺撒、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查理曼、查士丁尼、西庇阿、伯利克里、马略、腓特烈二世、古斯塔夫、克劳塞维茨、沙恩霍斯特…… 向千古帝王学习统御之道和变革与重建。

向著名将领学习为将真谛和决策要诀。

向战略家学习大知识、大视野和大智慧。

向军事理论家学习底层逻辑和深度思维。

★“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历史》、恺撒《高卢战记》等流传下来的历史名著能否全信?这些名著是否影响了我们对于人类历史的理解?是否影响了我们的自我认知?颠覆传统历史认知,真实还原人类历史真相的传世巨著。

★古今中外著名学者和机构鼎力推荐。

著名的西方战略研究学者钮先钟:德尔布吕克当年作孤军的奋斗,其远见和勇气都足以令人钦佩。他以毕生精力研究战史,并从战史研究中再产生其战略思想,真可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毫无疑问,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对旧有史料进行精密分析,德尔布吕克的成就的确是前无古人。 苏联国防部编《战争艺术史》导言 :不仅就取材范围之宏大,而且就探究辨析之严谨而言,是该领域内最伟大的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德尔布吕克无疑是现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家。他的主要著作《战争艺术史》四卷堪称现代思想的一项瑰宝,使他成为“克劳塞维茨和兰克的结合”。

———————————————————————————————————

汉斯·德尔布吕克无疑是现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家。他的主要著作《战争艺术史》(四卷)堪称现代思想的瑰宝,使他成为“克劳塞维茨和兰克的结合”。他将克劳塞维茨战争哲学的基本观念有机地贯穿于该著作,甚至显著地发展了克劳塞维茨的一些关键论点;同时,他首次将兰克开创的科学的史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军事史,以此辨识、考订和阐释西方的几乎全部战争史册。幸甚!在中国翻译出版这部巨著。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时殷弘

《战争艺术史》(四卷)对发生在西方世界2300年间的几乎所有战争进行了辨析,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力图还原其真实场景和完整逻辑。作者德尔布吕克秉承了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思维,将战争与其背后的政治动因密切结合,将战争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考量,否认了那一时代普遍流行的对战略的狭隘理解,并对如何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世纪之问给出了富有智慧的见解。不同于庸俗的技术决定论,德尔布吕克更关注战争中的偶然性以及人对偶然性的驾驭,运用多个案例体现出人的思考力、意志力对战局的引领作用,彰显了优秀领导者的人格力量与思想引领的巨大影响。

—— 军事专家 邵永灵

新世纪里资产阶级的历史编纂学产生的最重要的著作……不仅取材范围宏大,而且探究辨析严谨,是该领域内最伟大的著作。

—— 著名德国历史学家、马克思传记作者 弗兰茨·梅林

毫无疑问,《战争艺术史》(四卷)仍将是现代科学用于历史遗产的最佳范例之一,而且无论细节如何被修改,这一著作的大部分仍然无可挑剔。

—— 美国历史协会原主席、著名德国史专家 戈登·A.克雷格

在军事史学家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人物是19世纪伟大的普鲁士人汉斯·德尔布吕克……他是将现代“科学的”和“普适的”方法应用于军事历史研究的先驱者。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约翰·基根

汉斯·德尔布吕克也许是第一位现代军事历史学家,肯定也是最重要的一位。他的《战争艺术史》(四卷)是一部不朽之作。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长 艾略·A.科恩

用户评价

评分

##德尔布吕克在《战争艺术史》中的高明之处在于即使用量化分析战争,但是又不囿于战争定量分析,认为战争应该服从政治外交。他强烈批评德国在“一战”时的战略,认为没有政治目的的战略是自我毁灭的,后来德国的失败证明德尔布吕克是对的。

评分

##古往今来的军事书籍中第二好的作品。 如果仅就历史层面而言,可以排第一。 不足之处是对战役的微观分析失之简略,而且没有一幅地图对外行读者不太友好(对我这种没啥影响) 以及写到拿破仑战争就结束了,给人感觉好戏即将开始就结束了。

评分

##其实是对战争史的考订与批判,近代以前甚详尽,近代以后简略。中文版最大问题是没有地图!中文战史相关著作地图最多的是《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评分

##翻译和出版社功德无量!!!

评分

##第一卷《古典时代的战争》,德尔布吕克首先指出方阵的矛盾:纵深利于突破,宽度利于包抄。希波战争中波斯凝聚于苏鲁支教,是后来阿拉伯大征服表面的雏形。伯利克里善于消耗,汉尼拔和亚历山大则善于调动左右翼与中军的配合,如亚帝在高加米拉以右翼转进,切断对方中军的分批攻势而合围击破。最详专章给了恺撒,作者认为恺撒是古典军事艺术最巅峰:高卢之战胜在空间分化之速,内战胜在时间分化之速。高卢平民近奴,与武士二分,故表面人数为乌合之众,罗马则基于百人团选举,故自组织复杂难透(与蒙古百夫长为可汗工具恰相反),恺撒更以大队步兵、重骑兵、工程、后勤有机配合,保持彻底攻势的意志力,“战略如光速”,并全身心交给天命,坚信神护佑着自己(拿破仑也是如此性格),敢于豪赌,又亲近技术,挑战驾驭运气,以最多变充分完善的形式融会贯通。

评分

##本作有多处致命伤,从作者简介到书的观点都有极大问题! 首先作者简介里写他1874年给普鲁士国王担任家庭教师,简介里写的是当年的普鲁士国王是「腓特烈三世」,其实那一年的国王是德皇「威廉一世」 再书的观点看,作者认为古典时代的罗马胜过蛮族源于后勤补给优秀,此点已经过时 对于中世纪战争,作者认为骑士和士兵是分离的,费布尔 ·鲁根就质疑过他胡说八道 对于近代战争作者给出了一套结构,看似合理,但作者却忽略了西班牙战争,压根跳过了! 对于一战,作者认为应西线和平,东线进攻,却忽略了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总参谋部的方略,成了纸上谈兵,文人空想 总体而言乏善可陈,出版社搞出来骗钱的,评论区好多书托,恶心! 历史作品只要是超过了100年,都没啥价值 这本书跟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比起来差太多了

评分

##其实是对战争史的考订与批判,近代以前甚详尽,近代以后简略。中文版最大问题是没有地图!中文战史相关著作地图最多的是《苏联军事百科全书》

评分

辨识、考订、阐析西方几乎全部经典战争史册数据与战场位置,革命性重构从希波战争到拿破仑时代2300年战争图景。著名历史学家、军事史先驱、战略思想家汉斯· 德尔布吕克传世之作,将战争理论运用到世界史的分析中,通过世界史研究证实了自己的理论假设。

评分

##居然有人拿这本书去和富勒的西洋军事史比,这真是德尔布吕克和《战争艺术史》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