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的陷落

法兰西的陷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朱利安·杰克逊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地图目录
简要年表

第一部分 事件回顾
第一章 “我们战败了”
1940年5月16日:丘吉尔在巴黎
神秘莫测的甘末林将军
“战争准备”:坦克和大炮
空军
法军战术:“撤至西奈山”?
比利时战争:D 计划
斗牛士的斗篷
盟军的战斗命令
5月10—15日:入侵比利时
5月10—12日:突破阿登高地
5月13日:德军渡过默兹河
5月14—15日:反攻失败,三个预备役装甲师的悲惨命运
5月17—18日:突出部
5月19—20日:“不希望插手……”——甘末林的终结
第二章 靠不住的盟友
1940年5月21日:魏刚在伊普尔
寻找盟友:1920—1938年
难以捉摸的阿尔比恩:1919—1939年的英法两国
不再是盟友
甘末林的失望:波兰、比利时、英国
假战争期间的英法两国
5月10—22日:“跟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民族结盟”
5月22—25日:“魏刚计划”
比利时投降
5月26日—6月4日:发电机计划
敦刻尔克之后:为我们哀悼
第三章 失败的政治
1940年6月12日:保罗·雷诺在康热(卢瓦尔河)
法国内战
“宁要希特勒,不要布鲁姆?”
1938年4月至1939年9月:达拉第政府
战争中的达拉第
雷诺与达拉第
战争中的雷诺
5月25—28日:魏刚的提议
5月29日—6月9日:雷诺的抉择
6月12—16日:雷诺与魏刚
6月16日:雷诺辞职
第四章 战争中的法国人民
1940年6月17日:乔治·弗里德曼在尼奥尔
回首1914年
和平主义国家
参战:“介于坚决和顺从之间”
忧郁弥漫的假战争
我们为什么要战斗?
1940 年的法国军队
第一次战斗中的士兵:“充满信心满怀希望”
第二次战斗中的士兵:“德军在比尔松”(5月13日)
第三次战斗中的士兵:71步兵师的“分崩离析”
大逃亡
第四次战斗中的士兵:“重拾精神”(6月5—10日)
第二部分 原因、影响和假设
第五章 原因和假设
1940年7月:马克·布洛赫在盖雷
历史学家看法国战败
假设一:1914年
假设二:英国的辉煌岁月
山的那一边:德国
失败的解释:“雾中行进”
军队和社会
第六章 影响
1940年6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凡尔登——“无需多言”
维希:战败的教训
“20世纪的支点”
戴高乐主义和1940年
1945年后的民族复兴
1940年与殖民地怀旧
今天再看1940
延伸阅读指南
注释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沃尔夫森历史奖得奖作品;

★法国史权威朱利安·杰克逊代表作;

★军备、军力、统帅、战略,多角度解读德法军事力量;

★深度剖析法国战前社会、政治、经济,揭示法国战败深层次原因;

★大量军事动线图、军力对比图表,细致再现战争实况;

★全景式展现战争混乱而复杂的真实图景。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940年法国沦陷的全过程。这是一场著名的失败,短短六周时间,一个拥有强大陆军的国家便沦为纳粹的附庸。这次战败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格局,使法国至今仍然笼罩在耻辱的阴影之中。作者从军事、政治、经济乃至法国社会状况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这次溃败的根本原因,展现了身处战争中的法国社会全景,并真实地告诉人们,军事史上那些流畅而简单的叙述与混乱而复杂的战争现实是多么不同。

本书获得2004年沃尔夫森历史奖。

——————————

【媒体推荐】

出色的研究,展现了1940年德国迅速击败法国的过程,及其在当时和现在的广泛影响……将会成为二战历史学家讨论的焦点,并引起军事史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柯克斯书评》

法国在1940年5月令人震惊的失败是西方民主史上的重大灾难之一……杰克逊评估了这场灾难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以及外交、情报和军事背景……这是一部令人钦佩的复杂的事件分析史。

——《大西洋月刊》

杰克逊的书以扣人心弦的细节讲述了关键的几个星期里有关法国的军事、社会和政治故事,这些故事对此后几十年的欧洲地缘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本观点犀利的著作也为旧时代日渐衰落的文化谱写了挽歌。

——英国《金融时报》

才华横溢、具有权威性的书,对20世纪最让人费解的事件之一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理查德·埃文斯

一部精美、有力、可读性很强的书。杰克逊给讨论带来了新鲜感和尖锐感,读者将被直接吸引到行动和氛围中。

——罗伯特·吉尔德

用户评价

评分

##"洪水即将通过这两道水闸涌入????????”

评分

##法国的战败归根结底上是军事上的问题,法国军队准备不足、战略误判、情报失误等是根本原因,法国政治混乱或法国人士气不高并不直接造成法国的战败,实际上法国的盟国英国和敌国德国多有类似的问题,法国政治也没有那么失败。法国战败对法国和世界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战败加速了世界中心从欧洲转移,法国也荣光不再,面对战败维希和戴高乐实际上提出了两套方案,两者同点在于抛弃第三共和国遗产,维希通过主动让出霸权,专注内部的民族革命和扫除“颓废”,期待东山再起,然而他们误判了德国的实力,而戴高乐建设更强力的国家,维持独立自主,然而实际上两种方案都无力改变地缘政治现实,实现法兰西再次伟大

评分

##民主社会的党争实态,对我启发最大的大概是提供了理解维希法国的新途径。

评分

##英法向德宣战三个月还未开打,希望通过经济封锁德国,准备在隔年进攻德国,法德边境有马奇诺防线,但比利时和卢森堡没有防线,5月1日德军进攻荷兰、比利时和法国,13日逼近英吉利海峡,28日比利时投降,5月26日-6月4日英军敦刻尔克大撤退,6月22日法国投降,时隔一年德军进攻苏联;法军是欧洲的希望但不堪一击令人迷茫,本书叙述战败的来龙去脉分析原因,第一部分四章分析军事、联盟、政治和士气,第二部分分析四因素复合带来的困局,战争不是力量而是将帅智谋,战争也不是按照计划展开的;1940年5月15日,德国进攻法国第5天,法国总理保罗雷诺打电话给丘吉尔承认输了,因为法比边境的色当失守,大量德军坦克和装甲车涌进来;1936年法国重整军备提防德国,但军队对军火企业不了解,1935年研发的反坦克炮到1940年还没

评分

##或许属于题外的几点感受:二战的性质在42年前绝非是什么反法西斯战争,英国法国也绝非什么白莲花;整个欧洲自己制造出的法西斯主义,被欧洲自己否定后,拼命洗白的后遗症和负担一直影响至今;39年德国入侵波兰,直到41年末估计也没人会想得到那是世界大战的开端,那2022年呢?

评分

##祛魅,去妖魔化,这是现代史观应有的根本态度——进而直面复杂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第五章的几个假设尤为切中要害,可以凸显这些方面:1、1940年的备战并不比1914年更差;2、1940年英国的表现并不比法国更好;3、1940年的德国并不那么势在必得。这三点归谬法,可论证军事失败本身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而“沦陷”只是军事失败被不当地放大成为政治崩溃。而广为流传的“法兰西堕落论”只是某些各带预设立场的简化与说教,其背后则是极为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作者强调的是,在混乱的时局中,人的立场和决断时刻受到许多因素的左右,因此每个个体的能耐与表现也各有其悖谬之处与自洽之由。重点在于,在试图作出任何“长时段趋势”的结论之前,必须首先理解这些变化内部本身蕴含的不确定性。

评分

##单卷首语就足够打动人,“我们必须谨记,军事史上那些流畅而简单的叙述与混乱而复杂的战争现实是多么不同”。在这个日趋简单化、标签化,甚至粗暴简陋的世界里,关注事件、人物本身的复杂性、多义性,本身就已经足够打动人。何况,作者还将这种复杂用平白、顺畅的语言叙述出来,实在是难能可贵。近些年来,二战法国,越来越成为中国网友的一个迷因,伟大的法国,六周即败,成了人们日常辱法的笑料。历史与真实世界的纷乱被遮蔽,人们对事件发生的复杂性和偶然性视而不见。这本书的存在,就好像一根刺,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深度阅读的意义。

评分

##第一部分是对这场战争的概述,对战争本身着墨不多,重点放在了法国的商议和准备上,以及对政治制度及其运行者的解读,结构很立体。第二部分是分析失败,以及对二战局势和后世的广泛影响。全书篇幅并不长,对这场失败给出了一个比较圆满的解释。

评分

##绝大部分篇幅都是在谈两军的部署和交战(咦?)的经过,或许是一部军事史的佳作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