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4
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敬称他为“毓老”而不名.毓老自幼受宫廷教育,末代皇帝溥仪伴读.师从陈宝琛、罗振玉、柯劭、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陈寅恪等国学大家,习经史子集之学.1947年被蒋介石监管至台湾,在台湾宣扬中华文化六十余年,述而不作,不喜浮世之名,不接受媒体采访,本《易经》以为体,而据《春秋》公羊学以为用,及门第子有上万人之多,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之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2011年3月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一百零六岁.
《毓老师说中庸》是毓老师讲授《中庸》这一部经典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了毓老师依经解经的特色.
《中庸》与《大学》、《论语》,均为孔学入门之书,也是中国学问入门之书.毓老师认为《中庸》与《大学》乃儒家思想精华之所在,是儒学众经之胆,比佛家的《心经》、《金刚经》还要好.
毓老师讲《中庸》首揭“用中”,《中庸》讲《易经》之道,与《大易》相表里.以《中庸》建设自信心,也知道该做什么,人必有主宰才能站得住.
毓老师说,中国是广义的中国,是中道之国.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中庸”就是用中,谁能用中道,谁就是中国人.中道之国,没有边际.
毓老师说中庸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毓老师说中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本书是毓老师对《中庸》这部经典讲授的记录,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中庸》,而是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中可以看出毓老师国学功底深厚,不过一些观点在我看来有失偏颇,有他那个时代的人的特定思维方式,不能令我完全信服。本书有深度,不能算是一本入门书,有些内容需要一定的国学知识才能理解,我也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通读了一遍,毕竟我目前读书主要追求的是广博,有些东西没有时间细品,先立此存照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是毓老师对《中庸》这部经典讲授的记录,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中庸》,而是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中可以看出毓老师国学功底深厚,不过一些观点在我看来有失偏颇,有他那个时代的人的特定思维方式,不能令我完全信服。本书有深度,不能算是一本入门书,有些内容需要一定的国学知识才能理解,我也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通读了一遍,毕竟我目前读书主要追求的是广博,有些东西没有时间细品,先立此存照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是毓老师对《中庸》这部经典讲授的记录,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中庸》,而是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中可以看出毓老师国学功底深厚,不过一些观点在我看来有失偏颇,有他那个时代的人的特定思维方式,不能令我完全信服。本书有深度,不能算是一本入门书,有些内容需要一定的国学知识才能理解,我也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通读了一遍,毕竟我目前读书主要追求的是广博,有些东西没有时间细品,先立此存照吧。
毓老师说中庸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