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1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本书辑录了这位德国著名思想家在20世纪50年代所做、集中地呈现出其后期语言思想的演讲报告,收有《语言的本质》、《词语》等。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仿海德格尔释读特拉克尔的诗歌《冬夜》 原诗: 《冬夜》 雪花在窗前轻轻拂扬, 晚祷的钟声悠悠鸣响, 屋子已准备完好 餐桌上为众人摆下了盛宴 只有少数漫游者, 从幽暗路径走向大门。 金光闪烁的...
评分##如果用什么语言能最恰当地传达出我阅读这本书的感受,那就是海氏在书里引用特拉克尔这句诗了:“在雪一般的清冷中闪烁”。或许评这本书就应该写一首绝美的诗词,只恨我没这个文采,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采取传统的“评论”模式——一评论,就沦为概念、沦为推理、沦为技术了,这...
评分 评分##海德格尔五十年代的演讲与谈话,语言与言语并不是从科学、心理、人类等来进行分析,而是说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语言是我们切近关系的呈现方式,与我们存在的经验息息相关,而不是客体对象物的结果。通过作为道说的语言我们切近本有或者说大道,47年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并不是说语言是第一性也不是最终性,而是说语言作为语言乃是本有的道说方式,通过作为语言的语言来呈现本有,语言有时候也会被集置成为工具中介,但海德格尔认为那应该是思与诗的切近存在的呈现方式。海德格尔在道说诗歌语言的时候不断反复重复可能是为了道说,却显得混乱了,可能他觉得这才是道说方式,似乎也有强制阐释的成分,因为道说乃是本有的呈现,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
评分##语言破碎处,无物存在。启发推动了后面一众法国大师的语言本体论、语言中心论。海德格尔在反技术-现代化和数理学科的泛化方面一直是旗帜鲜明的。然而我还是要说,虽然海的新构思在思想河流上很有意义,但技术化和数学化已经是不可遏制的趋势和人类文明的走向。难不成我们全部人都要恢复希腊式的沉思生活?那是不现实的
评分 评分 评分##翻译狗屁不通,简直到了令人喷饭的地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